事實上的剽竊者,并未受到任何譴責和懲罰,反而是左洋,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中。
本來他只是音樂區當中一個不瘟不火的小UP主,剛剛兩萬粉絲,體量也確實不大,甚至很多作品的播放量連破萬都做不到。
而站在他對立面的,是一個已經58萬粉絲的大UP主,并且處于流量上漲的高峰期。
粉絲更是多如牛毛。
那么,結果如何,已經不言而喻了。
左洋的前身由于缺乏證據,面對如此譴責,加上作品又確實在人家手上,他反而成了那個被罵的人。
并且被罵的還挺難聽,很多言論,記憶當中都還清清楚楚的記得,歷歷在目。
“你不就是嫉妒別人嗎?你說是你寫的歌?那怎么譜子和東西全到人家手上了?你反而什么都拿不出來?”
“見不得人火是吧,不是我看不起你,就你這粉絲數,還有你那些作品的播放量,你還真寫不出《白樺樹下》這種歌,我也去看了你的往期作品了,質量真的比不過別人,下次陷害別人前,先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然后再好好想想。”
“十一位數的UID,人家二道君九位數,所以我信二道君,已經破案了。”
.....
當時真的是密密麻麻的惡評。
說好聽點,是惡評,但是其實說難聽點,這就是網暴。
在現在這個網絡化信息時代,人們的戾氣都太大了,似乎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似乎這已經成為了很常見的事情,因為網絡上誰也不認識誰,面具一戴上,誰知道誰是誰。
只不過這種事情沒輪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肯定是沒什么感覺的,也不會覺得有什么。
但是一旦發生到自己身上,真的,那種令人窒息的壓抑感,就來了,是真的把人往深淵里壓的那種。
畢竟,千夫所指,無外乎就是這種感覺了尤其是那種所有人都不信他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指責他的時候,有苦說不出的時候。
那一刻的左洋全身,清晰的感受到了那句‘六月飛雪冤屈難申’的感覺。
但是其實當時前身還是有一絲希望的,還不是完全的絕望。
他將目光轉移向了那個小圈子里的人。
就是那個群里的其他UP主。
其中有不少和前身的關系還挺好的,而且有不少和和他合作過。
他們之中,有很多人是知道這件事真正的前因后果的,甚至是見證者。
要是他們愿意站出來給自己證明,給自己作證的話,那么一切都會有所不同...
于是,懷揣著希望的前身,去找了那些UP主,希望能讓他們出來說出實情,包括那些曾經和他合作過的UP主。
然而.....
事實給左洋的前身又潑了一盆冷水。
所有人面對他的請求,毫無例外的,全都沉默不語。
甚至顧左右而言他,找出了各種理由,含糊的拒絕。
前身不明白,這是為什么?
他的最后一絲希望,破滅了。
最后,甚至還是那些所謂的朋友,給了他最后一擊。
一位和他合作最深,曾經關系最好的UP主,公然發出作品,站在了二道君那邊。
甚至公然把他的隱私,也就是他曾經患過精神病的事情,給曝光了出來!
這是他一輩子可能都不愿意提及的噩夢,因為就是這個病,讓他剛開始的前半生直接就陷入了昏暗。
一時間,B站上笑聲一片。
人們笑言著,原來這是個精神病的自我臆造罷了,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這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一個夜晚,前身再也頂不住壓力,舊病復發,在極度的混亂下,和病痛的折磨下,一時間選擇了自我了斷。
然后,有了現在左洋接手的故事。
“還真是....慘啊。”左洋由衷的發出了一句感嘆。
雖然被網暴,被冤枉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是他。
但是記憶是真實存在的,他也是真真切切的接受了前身的一切。
所以現在相當于他自己也面對了這些。
什么感覺呢?確實也挺不好受的。
“好歹接手了你的身體,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那我幫你做個控訴吧。”左洋這時候笑了一下。
不得不說,也是很有緣分的,不然說他能夠穿越呢,可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和前身確實很契合,他前世也是一個音樂人。
他自己也是很反感這種事的。
既然遇上了,那既然就要管一下。
現在的人....或者說戴上面具了,還是不是人?這里得打一個問號。
浮躁和戾氣,大概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也許是戴上面具,但是也有可能是摘下了面具,反正可能很多人經受的謾罵,僅僅只是某些人發泄的手段罷了。
至于接受了他們發泄的人如何了,他們才不會管那么多。
而且,他以后想要好好生活,這件事肯定是不得不解決的。
那就讓他,繼續拿起筆吧....
左洋站起身來,從抽屜里拿出了一本泛黃的筆記本,隨后掏出了一支鋼筆。
他洋洋灑灑的寫下了三個字。
《受難曲》!
這首歌曲,來自于前世G.E.M鄧紫棋于2022年9月發布的概念ep專輯《啟示錄》當中的一首歌曲。
所描述的主題,就是控訴網絡暴力,和網絡施暴的劊子手們的暴行。
所選用的表達方式,是說唱為主題,加上一部分歌劇元素,還有放克音樂獨有的驟停打擊鼓點,再糅合流行元素的一首頗有實驗性的作品。
整首作品的表達,偏向于哥特風,有一種站在黑暗中吶喊嘶吼控訴的憤怒感。
站在說唱的角度來說,它不是純粹的說唱,也不是純粹的流行樂,更不是純粹的歌劇。
它就和它對于音樂實驗性的嘗試一樣,這是一種全新的控訴。
所以,用來當做控訴的作品,沒有比這首《受難曲》更適合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