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研究內容

1.我國紡織業與勞動密集型工業一致性研究

本書主要以紡織業為基礎,實證研究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與經濟增長的互動與協同問題。對紡織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一致性的研究是出發點,最終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現階段我國紡織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工業,二者無論從發展演化趨勢,還是從所處的環境及表現特征來看,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書將對此進行比較和詳盡研究,從統計數據中找出二者共同存在的特點、規律和關系,并據此以紡織業為實證分析的基礎,找到就業與經濟增長互動與協同中存在的問題和最終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

圖1-1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

2.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與經濟增長的互動機理

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經濟增長是所有生產要素結合產生的結果,而就業者(勞動力)是其中最活躍的要素,決定了其他生產要素的結合方式與生產效率。所以,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經濟增長對就業具有拉動作用,而就業對工業經濟的增長具有反作用。本書將深入挖掘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及其傳導機制,并進一步分析勞動力數量、質量及工資水平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反作用。在此基礎上,用系統論方法構建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與經濟增長的因果反饋環,以論證二者存在的協同關系。

3.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經濟增長研究

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本書以紡織業為實證基礎,用工業生產總值分析工業經濟增長的狀況,并用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等的變化分析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變化。

4.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的就業研究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在當前的知識經濟社會中,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各國的發展實踐證明了這一點。由勞動密集型工業和紡織業的發展可以知道,科學技術也是推動產業升級與演化的主要因素。自1957年索洛把技術進步因素引入經濟增長模型后,經濟學家開始研究科學技術對經濟因素變動的影響。本書用我國紡織業數據實證分析了我國紡織業技術進步及實際工資水平、實際產出水平、資本和實際相對工資水平對就業的影響。在實證研究中,建立了以紡織業為典型代表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的勞動力需求和供給模型,并以此為主線從勞動力市場供求兩方面實證研究勞動密集型工業的就業,指出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5.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結構分析

在以紡織業為典型代表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發展中,由于技術進步的作用,就業結構會發生變化,一般的演化規律是技能型勞動力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實現就業結構升級。基于此,本書使用我國紡織業勞動力需求和供給模型實證研究紡織業科技人員(技能型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通過研究,找出我國紡織業科技人員需求和供給存在的問題與需要改進的地方。

6.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與經濟增長互動與協同的實證研究

在對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與經濟增長互動機理的研究基礎上,本書用紡織業數據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方法實證研究了就業與經濟增長存在的因果關系,進行了互動關系的實證研究。由于二者的因果關系及它們是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系統中的重要因素,因此變動需要協同一致。鑒于此,本書用系統論方法及紡織業數據計算了二者的耦合度與協同度,并從實證結果分析二者的互動狀況,從而找到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7.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與經濟增長協同發展的改進對策與建議

本書通過對以紡織業為實證基礎的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的實證研究,發現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狀況及就業與經濟增長互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書提出一些改進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狀況與促進就業和工業經濟增長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以進一步完善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就業與經濟增長的互動關系,提高我國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安福县| 孝义市| 孝昌县| 三河市| 昌平区| 南投县| 自治县| 湘乡市| 宁晋县| 华池县| 郑州市| 塔城市| 电白县| 长汀县| 元氏县| 峨眉山市| 松滋市| 张家川| 江山市| 谷城县| 循化| 汉阴县| 绩溪县| 日喀则市| 利津县| 于田县| 成安县| 阜新市| 莱芜市| 玉山县| 永丰县| 黄石市| 彰化市| 巫溪县| 长顺县| 晴隆县| 平武县| 安陆市| 济宁市| 滨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