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原生數據庫:原理與實踐
- 李飛飛等
- 1151字
- 2024-01-25 18:25:15
推薦序三
數據庫管理系統是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最重要的系統軟件之一,更是各類信息系統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平臺,其主要任務是對數據的歸集、分類、組織、處理、存儲、分析、應用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共性技術支撐。可以說,沒有數據庫管理系統,就沒有各行各業的信息化。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商業化以來,數據庫管理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其中關系數據庫以其簡潔的概念體系和良好的抽象、強大而通用的表達能力以及對事務的一致性保障奠定了其在信息化中的主導地位,成為數據管理技術的“事實標準”。
互聯網的大規模商用極大加速了數據的產生、流通和匯聚,給數據管理帶來了一系列新需求和新挑戰:數據規模的指數級增長使得更多的數據需要管理,數據類型的日漸豐富亟需更靈活多樣的數據模式;互聯網作為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各類應用面臨更大規模的數據吞吐量、更大規模的并發訪問以及更短的檢索響應時間;互聯網的無地域限制也要求業務系統不間斷地提供服務,對數據庫的多點高可用以及可擴展性帶來了更高要求;如此,等等。這些新特征和新場景開啟了數據庫技術的一輪變革,催生了大量創新數據庫技術和產品。其中,分布式技術的融入成為主要特點,帶來了良好的擴展性和高可用能力,可以有效應對大規模數據處理與存儲分析的需求。
云計算模式開啟了互聯網應用的新階段,計算和存儲的能力以隨取隨用的服務形式提供給用戶,基礎設施服務化之外,更是各類底層平臺技術,包括數據庫、中間件等的服務化,以及應用軟件的服務化。云計算觸發了數據庫技術的又一輪變革,在分布式技術應用的基礎上,需要充分利用云平臺資源池的彈性能力,將數據庫的計算和存儲分層解耦,按應用負載提供實時彈性伸縮、全域多點可用的數據庫服務。這一變革不僅是技術上的演進,也是商業模式的更新,可以為用戶提供易于使用、高性價比、彈性伸縮的高可用數據庫服務。由此,帶來了對云原生數據庫的需求。
利用云原生技術重構數據庫系統,同時順應了技術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李飛飛博士領銜編寫的這本教材對云原生技術與數據庫的結合進行了系統性闡述,回顧了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歷史發展脈絡以及各個重要階段的主要技術特征,梳理了數據庫技術的走向及其發展到云原生形態的歷程。該書在對數據庫技術發展趨勢做出詳細分析的基礎上,自底向上拆解數據庫系統的技術棧,分別講解分層解耦后的共享存儲系統、存儲引擎、查詢引擎等部件的實現,重點闡述云原生、分布式、高可用、軟硬結合等新技術如何融入并拓展數據庫系統的能力,詳解了使用和運維云數據庫的實踐和操作。全書內容布局有度,循序漸進,原理與實操兼備,適合數據庫技術領域從業人士閱讀參考。
數據庫的云化正在成為一個重要趨勢,為數據庫管理技術及其相關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對人才培養的需求。該教材的出版,恰逢其時。是為序。
梅宏
辛丑年孟冬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