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BIM:構建數字孿生的未來
-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物聯網應用分會主編
- 12字
- 2024-01-22 19:23:36
第1章 物聯網基礎技術分析
1.1 物聯網的概念與基本架構
物聯網是通過智能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設備、衛星定位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各種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顯而易見,物聯網所要實現的是物與物之間的互聯互通,因此又被稱為“物物相連的互聯網”,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
物聯網的應用備受各界關注,也被業內認為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當前,物聯網已被應用在倉儲物流、城市管理、交通管理、能源電力、軍事、醫療等領域,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前公認的物聯網基本架構包括三個邏輯層,即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
感知層:感知層位于物聯網的底層,傳感器系統、標識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及相應的信息化支撐設備(如服務器、網絡設備、終端設備等)組成了感知層的基礎部件,其功能是采集包括各類物理量、標識、音頻和視頻數據等在內的物理世界中發生的事件和數據。
網絡層:網絡層由各種私有網絡、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網絡管理系統等組成,在物聯網中起到信息傳輸的作用,該層主要用于感知層和應用層之間的數據傳遞,是連接感知層和應用層的橋梁。
應用層:主要包括云計算、云服務和模塊決策,其功能是完成相關數據的管理和處理,并將這些數據與各行業信息化需求相結合,實現智能化應用的解決方案。
此外,還有一個公共技術層。公共技術層包括標識與解析、安全、網絡管理和服務質量(QoS)管理等技術,它們被同時應用在物聯網的三個邏輯層。
物聯網技術體系框架圖如圖1-1所示。

圖1-1 物聯網技術體系框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