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藍皮書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 963字
- 2024-01-19 15:12:48
二、產業結構
(一)產業鏈結構
2015—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制造業、封測業都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其銷售收入及增長率情況如圖 2-3所示。2018年,設計業實現銷售收入 2519.3億元,同比增長 21.5%。設計業務的增長及生產線投產,推動了下游制造產能的增長,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1818.2億元。封測業成為率先受行業景氣度下降影響的產業環節,增速低于集成電路產業增速,2018 年銷售收入2193.9億元,增速16.1%。
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環節各季度銷售情況如表2-1所示。從整體來看,相比之下芯片制造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制造業的高速增長主要來自近兩年新建產能投產,2019年這一趨勢仍將持續。

圖2-3 2015—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及增長率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2019,03)
表2-1 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環節各季度銷售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2019,03。
2009—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制造業和封測業的銷售收入和所占比重情況如表2-2所示。設計業占產業鏈的比重自2009年穩步增加,從24.3%增加到 2018 年的 38.6%。制造業由于生產線陸續投產,產業鏈占比增長至27.8%。封測業所占比重持續下降,降到33.6%。從總體來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結構更加趨于合理。
表2-2 2009—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三業銷售收入及產業鏈占比


圖2-4 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結構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2019,03)
續表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賽迪智庫整理,2019,03。
圖2-4所示為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結構。
(二)區域分布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主要分布在京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合計銷售收入占產業規模的 90%以上。近年來,西安、武漢、合肥、成都等中西部地區重點城市,在國家及地方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下,也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產業集聚,福州、廈門、泉州也由于生產線的建設正在逐漸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最大的是長三角地區,其中的江蘇省和上海市是我國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地。其次為珠三角地區,以深圳市為代表的設計業發展迅速。以武漢、西安、合肥、成都等中心城市地區為主的中西部地區,近兩年在武漢長江存儲、西安三星、合肥睿力等多條生產線建設/擴產的帶動下集成電路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京津環渤海灣地區以北京市為代表,在芯片設計、制造、裝備領域都很突出。從區域分布總體來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在長三角地區較為集中,其他地區正在向著比較均衡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