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識別技術
- 廖建尚等編著
- 569字
- 2024-01-08 16:42:32
第1章 物聯網與識別技術
最早的識別技術源于人類利用自身的感知系統對外界的物理對象進行的識別,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和味覺等系統。人體是一個高度復雜的感知系統,從衡量識別技術性能的指標來看,其在識別準確性、識別速度等方面都達到了很好的性能。然而,其最大的弊端是成本太高,對于大量的識別任務,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來完成。因此,學術界、工業界的研究者、工程師們都在致力研究如何使用機器來代替人類進行自動識別。
識別技術的本質是利用被識別物理對象的一些具有辨識度的特征來對其進行區分和識別。這些具有辨識度的特征可以是物理對象自帶的特征,如指紋、人臉、語音等,也可以是通過第三方賦予的特征,如條碼中的特征信息等。具體來說,目前的自動識別技術主要包括指紋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條碼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等。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以及針對不同的應用領域,物品的識別方式主要有人工識別和自動識別兩種,其發展過程和分類如圖1.1所示。

圖1.1 物品的識別方式的發展過程和分類示意圖
本章主要討論目前流行的一些自動識別技術,并對RFID技術的主要特點、核心技術、歷史現狀、發展趨勢,以及與物聯網的聯系進行闡述和探討,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全局的輪廓來透徹地理解RFID技術的“前世今生”。通過對本章的學習,讀者能夠對RFID技術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并進一步激發對RFID技術探索與研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