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雄戰死的第三天,孫家高層就知道詳細的情況。
悲痛倒還其次。
關鍵現在的孫家是內憂外患下死了唯一的頂梁柱。
西邊有東山氏這個百年大敵。
東邊有東林徐家。
北邊有北林徐家。
就算不考慮東林徐家,幾十年前,孫家對東林和南林便失去了管轄。
直到孫英雄死亡三天,孫家到現在還有知道內情的族人,在質疑孫英雄的決定。
雖然只有兩年壽元,但有紫府庇護這兩年,天知道能發生什么事?
但其實,孫英雄的決定不一定算錯。
假如說徐策真的死了,那徐家會怎么辦?
按照邏輯,嫡長子繼位,四歲的徐鯤繼位,軍隊怎么服?
更何況徐家內部,還有四大家族這樣渾水摸魚的大勢力。
尤其是剛剛徐策聽從了徐涯的計策,分軍權于各大家族。
當然,徐涯有絕對統治力,暫時也沒人懷疑徐涯的狀態。
按照孫英雄的設想,等到徐鯤十四,十五歲的時候,雙方鬧矛盾了怎么辦?
就算是叔侄和諧,假如按照徐家原本的攻略計劃,徐家打下了南林堡。
誰來負責南林堡的鎮守,并劃分南林堡的利益。
要么就是外姓,難道讓外姓獨攬一堡的軍權,政權?
東林徐家怎么會答應。
他們自己不就是這么起來的嗎?
那徐家還有誰?
除了徐霽就是徐涯?
沒有人認為徐霽是這塊料。
所以,在徐策死之后,徐家至少有二十年的發展停滯期。
而且徐家一亂,東林和南林就會亂,甚至還要牽扯上北林徐家。
這是孫英雄希望看見的。
至少也能拖住了徐家的腳步。
孫英雄是計劃核心,用自己的兩年換徐家的二十年發展停滯。
而如今孫英雄死了,死在了東林,反而是孫家遇到了本應是徐家遇到的難題。
內部問題。
徐家二代四人,三代算徐賁的兒子也只有三人,七個人的小家族,族長死了,還會有內部問題。
那孫家,這個傳承千年,族人過萬的大家族,亂七八糟的問題不算少。
孫英雄畢竟不理祖中政事多年,棋手的思維還在,但是他卻忽略了裝棋子的棋奩,也就是家族內部矛盾。
徐家,徐堅死之后,嫡長子徐策繼位,沒有問題,一方面是約定俗成的嫡長子繼位制,另一方面是徐策在軍中的威望。
徐策死后,若是徐涯想篡位,也沒有什么難度。
雖然他沒有遵循嫡長子繼位制,但徐涯威望夠,同時他身后有岳父關家一族力挺。
但是孫家不一樣。
之前說,一些大家族,尤其是身為棋手的大家族,族長或者直系繼承人意外暴斃,會導致家族陷入內亂。
所以,族長或者代族長,有時候,會盡量避免直接參與戰爭。
像徐堅,徐策這種整天在戰場最前沿的畢竟少見。
而這樣做的缺點,就是會導致族長與軍隊無法形成將軍與軍隊間的直接從屬,會有割裂感。
一般這種問題,會用家族宗親進行指揮管理軍隊,負責一些相對危險的戰爭。
但是宗親,姓孫,值得宗族完全信任。
但無論如何值得信任,這個宗室,他和孫家族長,孫家少主不是一個人。
孫家,在孫英雄戰死之后,遇上了這種事。
孫家,內宅。
“請留步,銘澤叔,軍督大人,少族長正在辦公。”
“讓開。”
孫家最近的四代,字輩為“英銘閔玉”。
孫銘澤是即將繼任族長的孫閔然的親叔叔,年近六十,氣境先天,原任烏林軍督,現任家族宗正,也就是家族大長老,負責族內獎懲,雖無直屬軍隊實權,但在族內地位超然。
他的身邊,跟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神色漠然,氣境先天,現軍督孫閔龍,家主孫閔然同父異母的親弟弟。
烏林縣是仙秦府內縣城,雖然實際上由擁有城主令的家族接管,但是作為名義上歸國家所有的城池,是會設置一個名義管理者——縣令,正九品官職,只有正九品家族及以上家族子弟才能任職。
差一點,擁有城主令的縣城最強大的家族,一般都是從九品家族,再加上仙秦法律規定,當地家族不能在本縣城擔任縣令,所以縣令是外來戶。
縣令是不管事,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們家族是強,但他們是孤身上任。
即便如此,但像孫家這樣的縣城實權家族,是要給縣令背后家族一部分利益的,不用太多,就是一點人情世故。
縣令下邊有兩個從九品官員。
一個叫軍督,管軍事;一個叫政督,管政務。
這個可以由本地家族接任。
孫家的烏林縣,現任政督是馬家族長,馬欄山,無任何實權,榮譽官職。
軍督是孫閔龍。
反正你要是占據城池的大家族出身,就有權力,不是的話,也是一個榮譽職務
但孫家的軍督,那就是純實權派。
烏林縣,上林堡,下林堡,所有駐軍,無論是正規軍,還是預備兵都是由孫閔龍族長的親弟弟,親自指揮。
孫閔龍對這些軍隊有戰時調令,獎懲權。
面對族人的阻攔,孫銘澤根本不慣著,直沖沖地往里沖,孫英雄一死,他就是家族最老的那一批,還是家族大長老。
身后的孫閔龍直接上前一步,把那個不開眼的族人扒拉一遍,硬闖了進去。
孫銘澤一馬當先,呵責廳內其他族人,“所有人離開!”
眾族人先是扭頭看向少族長孫閔然,待公布孫英雄死訊之后,他便是孫家族長。
孫閔然無奈地擺擺手,“下去吧,記得守住門,別讓人靠近。”
“是。”
眾人紛紛下去,臨走前還關上了門。
孫閔然目光從叔叔身上,移到了弟弟身上,“小叔,我倒是想過你會來,但我沒想到閔龍會和你一起。”
不單單是因為孫閔龍是自己的親弟弟。
當初就是因為政見不合,孫閔然撤掉了孫銘澤的軍督一職,改任族內大長老,明升暗降,奪了他的軍權。
緊跟著,軍督的位置,是孫閔然親手交付給弟弟。
如今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親弟弟,在族長繼位的關鍵時刻,居然給自己使絆子?
孫閔然不禁有些不自信,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這個家主之位。
孫閔龍面色陰沉,在他的臉上絲毫看不到因“背叛”而產生的羞愧,“大家都是孫家人,所為也不過是孫家,大兄,這一次我站族叔!”
“閔然,老族長和你的方針,執行了兩百年,可現在的孫家是越來越弱,我不在乎這個族長之位,我只有一個條件……”
孫銘澤一腳踢碎了眼前桌子,碎木屑掠過孫閔然的鬢角:
“變法,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