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姍姍上學第一周就生病了,腰部骨頭感覺像針扎一樣疼,咬牙到周六回家去醫院,醫生一看帶狀皰疹,都半圈了。醫生說免疫力低的時候會被細菌入侵,那個時候的醫院還沒有光照治療儀器,以至于姍姍因為這個病打了一個月的屁股針。每周復診,然后帶著針劑回學校找校醫一天打一針,姍姍到后面真的打怕了,看見校醫的辦公室門都覺得心底打顫。
第一個地理單元考試沒考好,自己覺得學的都會,考前在老師面前自夸了幾句,考完成績下來不理想,這個年輕的地理老師嘲笑一句:不是說自己很好么,才這幾分。因為這句話的緣故,姍姍受到了刺激,突然開竅一般,在接下來的三年高中生涯中,這門功課的成績從未掉出年級前三名,問姍姍怎么學習的,姍姍上課聽老師講的就懂了,考試前快速翻書一遍,考試時感覺是開卷考,腦子里那本書自己會翻頁,試卷上的知識點都在書上。當然,也僅僅是這一門功課而已,其他課程還是正常的,沒有如此夸張。
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總成績排名,姍姍在60名左右,高中里高手實在太多了,姍姍成績不均衡,這個排位再正常不過。
姍姍看著這個排名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再往前靠靠就好了。
春節姍姍家很熱鬧,親戚們看見姍姍就會聚在一起夸姍姍聰明,不得了,問的最多的是學習辦法,甚至玩笑般地要求姍姍給他們家小孩補習。姍姍媽春風滿面,情緒一直高昂,每個遇見的人都是夸夸夸,姍姍爸爸笑道:你媽心里美啊,比十全大補丸有效!
新學期開始,姍姍為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大綱,她不會去分得太細,只要大方向不偏離框架就對了。姍姍感覺自己青春期已經過去了,整個人情緒穩定了許多,和外婆也重新親呢起來,姍姍猜可能是繁重的學業磨平了棱角,也可能是寄宿后拉開了一點距離重新緩和了氣氛。無論是什么原因,現在的結果是好的。
學習氣氛是靠所有人帶起來的,在安靜刷題的環境中你不可能一個人傻傻地杵在那里,自然而然也是拿起試卷默默做起來。
姍姍的智商和同年級的尖子生們比起來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但在班里也是頭部優等生,得益于姍姍學期開始時的學習大綱,自己的學習計劃有序進行,知識吸收得還算順利,而且越積累得多,學得越輕松,效果是舉一反三后更精進一步。期中成績出來時,姍姍的排名躍入40名以內了,雖然貼著40,但進步就是進步,姍姍對自己的努力加以肯定。
姍姍上了高中以后又了新習慣,每一次有排名的考試后都要用宿舍樓里的公用電話給媽媽打電話,對自己的考試開始總結。知識點有哪些缺失,哪些地方是不夠仔細造成的,哪些地方是一直沒有掌握的等等。起初媽媽還聽得挺起勁,能附和著給姍姍出出主意,擺擺家長的架子說下次要注意啊,可是一學期下來媽媽已經適應了,不再有起初時的津津有味,大部分時間都只是聽著應著,末了加一句:那你自己知道就加油啦!姍姍不管媽媽愿不愿意,想找人傾訴時媽媽就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姍姍釋放學習壓力的一種方式,媽媽懂她,所以即使有再著急的事也是耐心聽完姍姍的電話再去做,姍姍最重要。
在媽媽的精神陪伴下,姍姍迎來了又一次的期末考試,結果很不錯,穩定在33名,基本和前幾次的模擬考排名相等,再往前姍姍覺得自己應該是沒有這個本事了,接下來就是穩定在這個排名就行。爸媽對姍姍的學習沒有任何更多的要求,姍姍很努力,爸媽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