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結果論(目的論)的道德理論

學習目標

■解釋結果論(目的論)和非結果論(義務論)的道德觀。

■比較心理利己主義和倫理利己主義,并解釋這兩種理論。

■根據三類倫理利己主義的優勢和劣勢,對它們加以區別。

■比較和對比兩種主要的結果論——倫理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

■區別行為功利主義和規則功利主義。

古希臘文theoria(理論) 一詞的字面意義是“觀察的方法”。道德理論就是要力圖以全面的觀點“看清”或“觀察”道德現象,從而理解道德。可靠有效的道德理論還要為人的行為提供指引、指導的實踐原則。本章闡述的理論關注對行為之結果、后果或目的的評估,因而是奠基于行為結果的理論。

倫理學史上有兩種主要理論,即結果論(以行為結果為基礎或關心結果的)和非結果論(不以行為結果為基礎或不關心結果的)。這兩種理論傳統上分別被稱為“目的論”和“義務論”,但本書分別稱之為結果論和非結果論,因為后兩個概念準確地表明了兩種理論的真正區別。

兩種主要的結果論的道德理論是倫理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它們都認為,人們應該以將會帶來好結果的方式行動;其區別在于,它們對誰應從這些好結果中獲益的看法不同。倫理利己主義者實質上是說,人們應該為了自身利益而行動;而功利主義者實質上是說,人們應該為一切相關者的利益而行動。

假定約翰有機會從自己所在的公司盜用一筆資金。他如果是個結果論者,就會努力預測盜用和不盜用的結果如何;他如果是個利己主義的結果論者,就會努力預測怎樣做才符合自己的最大利益;他如果是個功利主義的結果論者,就會努力預測怎樣做才符合每一個相關者的利益。初步接觸倫理利己主義的一些人,往往隨即臆斷:如果約翰這樣的人堅持這一理論,他就會盜用資金,因為這樣就能搞到一筆錢,過個舒坦日子,等等。然而,注意到這一事實是耐人尋味的:倫理利己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從各自對待結果的對立觀點出發,都可能做出不盜用的決定。倫理利己主義者可能認為,由于自己的行為會觸犯法律,或激怒公司及其股東,或冒受懲罰的風險,因而都不符合其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功利主義者也會得出同樣的結論,但其理由是:盡管盜用資金可能給自己帶來好結果,但給公司里其他有關人員帶來了壞結果。正因為利己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可能各以不同理由得出同一行為方式的結論,所以說他們的道德論證是相似的,這種相似在于都關心自己打算實行的行為的后果。現在,要緊的是更加徹底地對這兩種道德理論分別予以考察,以弄清它們的優劣和異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宝坻区| 连江县| 仪征市| 桃园县| 精河县| 西乡县| 镇巴县| 开原市| 昌黎县| 砀山县| 八宿县| 康乐县| 灌云县| 江安县| 文成县| 沅江市| 固始县| 图片| 青阳县| 江口县| 丹巴县| 玛沁县| 临澧县| 海丰县| 镇康县| 山阳县| 湟源县| 维西| 达孜县| 濮阳市| 平凉市| 积石山| 巴彦淖尔市| 黄冈市| 安溪县| 咸丰县| 武山县| 庄浪县| 封丘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