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燕王就不會有援軍了
- 逆賊之大明戰(zhàn)神
- 瘋?cè)嗽旱拈儇?/span>
- 2061字
- 2023-07-10 08:00:00
至于第三后勤問題,李佑更是不看好。
朱棣的北平城只有十多萬人,而李景隆光是士兵就有五十萬。
按照慣例,大軍出征一月以上,士兵和民夫的比例是一比三。《夢溪筆談》中曾有一段話,“凡師行,因糧于敵,最為急務(wù)。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人負米六斗,卒自攜帶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zhàn)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fù)加矣。”
即使按照人餉一卒的最低比例,五十萬大軍也要五十萬民夫做后勤支援,朝廷供應(yīng)一百萬人的吃喝,也是一筆極大的開支。如果不是冬天,利用水陸運輸糧草,或許朝廷還能承受得了,但馬上入冬了,天寒地凍,只能用人運糧草,朝廷肯定會被拖垮。
聽完李佑的話,李景隆一臉慘然,思索了半晌,李景隆開口說道,“按照你的說法,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不成這仗不能打了?”
“當然能打,但怎么打有講究!”李佑笑了笑,說道。
“你有什么想法,說來聽聽!”李景隆眼光一閃。
李佑指了指腦袋,一臉神秘兮兮地說道,“他老人家說,等機會到了,才能把全盤計劃告訴我……”
李景隆一聽,愣在了原地,瞬間臉色一黑,有發(fā)怒的跡象。
合著李佑分析了一大通,完事了,壓根就沒有任何可行性計劃,玩呢?
李佑當然有計劃,只不過計劃還不算完善,他需要再仔細考慮一下,有很多情況是他進入軍營后才了解的,他需要對原有的進行調(diào)整。
不過當李佑看到李景隆臉色變了之后,趕緊開口說道,“國公休要惱怒,實在是變量太多,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變量?什么變量?今天你要是說不出子丑寅卯來,看我能不能饒了你!”李景隆聽了李佑的話后,怒氣沖沖地說道。
看到李景隆怒目的樣子,李佑有些心虛,決定拿個王炸出來,于是說道,“國公爺有沒有想過,燕王會有外援?”
“外援?”聽了李佑的話,李景隆皺了皺眉頭,說道,“朝廷五十萬大軍壓境,是個人就不會看好燕王!這個時候站出來支持燕王,除非那人是傻子……”
“如果人人都像國公爺這么理智,那么這天下將永無戰(zhàn)亂……”李佑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說道,“但這世上總會有幾個不理智的人,國公爺請想一下,燕王為何要反?”
聽了兒子的提問,李景隆瞬間反應(yīng)了過來,“你是說其他藩王會援助燕王?”
“燕王起兵靖難,內(nèi)因是他不愿屈居人下,想讓自己王上加白;外因則是皇帝削藩的手段過于激烈,讓燕王有了兔死狐悲之感。這種感受,不僅僅燕王有,其他藩王現(xiàn)在恐怕也是人人自危,整天活得提心吊膽,生怕下一個就削到他們頭上。”李佑說道,“因此,藩王自然會將皇帝視為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就給了燕王和其他藩王結(jié)盟的可能……”
聽了李佑的分析,李景隆點了點頭,說道,“就算這樣,藩王們也不會選擇這個時機,站出來支持燕王?畢竟朝廷有五十大軍陳兵北平……”
“話雖如此,但我們來算一筆賬!”李佑搖了搖頭,說道,“朝廷五十萬大軍,汰弱留強,有戰(zhàn)力的士兵三十萬已經(jīng)算頂天了!燕王現(xiàn)在有五萬人馬,如果能再尋找五到十萬邊軍為外援,邊軍戰(zhàn)力強橫,那么燕王的兵力就能跟朝廷抗衡!”
李景隆聽了李佑的話,身子往后一靠,閉上雙眼,開始思索起來。
不可否認,李佑的話有幾分道理。朝廷五十萬大軍,可以說是老的老,小的小,很多是沒有上過戰(zhàn)場的新兵,戰(zhàn)力堪憂。這些士兵與經(jīng)驗豐富的邊軍對戰(zhàn),以五敵一或許能勝,若以三敵一,勝負也未可知。
如果朱棣真能找到五到十萬邊軍做外援,那么這次平叛就懸了。
“五到十萬外援,至少要有三到五個藩王才能湊齊,燕王已經(jīng)起兵一個多月,也沒有其他藩王呼應(yīng),燕王如何能說服這么多藩王共同起兵?”思索了半晌,李景隆說道。
李佑轉(zhuǎn)身走到大帳中的地圖前,指著看上去很別扭的地圖說道,“國公請看,燕王現(xiàn)在控制的地盤是北平、密云、薊州、武清、永平。”
“北平的西北是宣府的谷王、西面是大同府的代王,西南是太原府的晉王,南面是開封府的周王,東南是青州府的齊王;永平府的北面是大寧府的寧王,東北是廣寧府的遼王。”
“燕王如果要找援軍,必然在這些藩王中尋找。目前,周王、齊王、代王已經(jīng)被削爵為民,剩下的就是谷王、晉王、寧王和遼王四人。”
“我在出京之時,聽說皇帝已經(jīng)下旨召谷王、寧王和遼王三人,回京議政……”
聽了李佑的解釋,李景隆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說道,“照你這么說,燕王的唯一選擇就剩下晉王了!但是,從太原府到北平,要經(jīng)過河間府、真定府和保定府。目前朝廷還有十余萬大軍駐扎在這些地方,晉王如果想追隨燕王,恐怕很難……”
“的確如此!”李佑看了李景隆手指的方向,點了點頭。
“這樣分析下來,燕王就不會有援軍了……”李景隆扭頭看向李佑,滿臉疑惑。
“從理論上看,燕王是不會有援軍了!”李佑笑了笑,說道,“但誰說皇帝下了旨意,藩王就肯定會遵旨而行?不要忘了,皇帝這兩年可是滅了五個藩王,如果換做您是藩王,您就不猶豫一下嗎?”
李佑這么一問,李景隆有些猶豫,如果換做他是谷王、遼王和寧王,肯定會猶豫,找一些借口推脫皇帝的召見,靜觀其變,謀動而后定,“你的意思是谷王、寧王和遼王不會應(yīng)召回京?”
新書起航,求收藏,求推薦票支持!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