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以神之名
- 三國:從黃巾軍首領之子開始
- 亂風少年
- 2167字
- 2023-07-01 00:10:01
張角此時正在與教內首腦商量提前起義事宜,收到馬禹的通報后立即朗聲笑道。
“諸位,我太平道的得力干將來了!”
說罷,無視廳堂內各首領神情各異的眼神,連連招手,示意馬禹進來。
馬禹尷尬的手持九節杖進入堂中,手捧圣物,俯身恭敬道:“禹不負天師所托,已將教內所有投靠世家,接受賄賂之人鏟除殆盡!”
張角聞言放聲大笑,拍了拍馬禹的肩膀,道:“子岳能力出眾,如今跟著元義無官無職著實可惜了!”
說罷,張角朝著眾人道;“子岳先是查出唐周叛徒,不遠萬里親身送信,其后又將教中蛀蟲揪出,實在是勞苦功高。
如今我欲以子岳為我太平道監察使,諸位可有意見?”
在座眾人都是人精,一早便收到馬禹帶兵屠戮教內叛徒的消息。
再加上張角對馬禹如此寵信,甚至將圣物九節杖都暫時交由馬禹掌管,自然不可能對此提出異議。
眼見各方首領皆連連贊同,張角滿意的點點頭,朝著馬禹嚴肅道。
“馬禹聽令,現命你為監察使,掌教內監督之職,兼戰時督軍之任!
望你不負重任,好生履行職能!。”
馬禹頓時誠惶誠恐,雙手作揖,俯身領命道:“唯!”
說罷,張角便將手中九節杖鄭重的交予馬禹手中,沉聲道:“吾教內圣物九節杖便交由你手,若有他人不服命令,可殺之!”
馬禹聞言頓時瞳孔一縮:雖說記憶中自家父親馬元義與張角結識于微末,相交莫逆。
可如今對自家這個子侄輩是否也太過恩寵了些?
如此一來,直接將馬禹從名不經傳的小人物直接拔擢為太平道內實權人物!
他自知此事蹊蹺,可送上門的好處豈有不接之理?
于是馬禹立即上前,視若珍寶的將九節杖捧在手中,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
偏偏此時,冒出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天師,此事是否還需商議?九節杖乃我教圣物,子岳雖立下大功,但如此賞賜是否過猶不及。
況且我等既已決定提前起義,更應當賞罰分明,明確軍中制度,如此方能有條不紊,以謀大事!”
說話之人身著粗布麻衣,面容堅毅,此時正拱手朝著張角不卑不亢的道。
張角瞬間感到頭疼,似乎對面前此人感到無從下手。
原來此人名為閆生茂,乃是追隨張角元老級別的人物,向來耿直,說話直言不諱,但卻并無其他心思。
此番閆生茂出來質疑張角,實在是情有可原。
九節杖對于太平教來說,猶如西方十字架之于耶穌教,乃是教內圣物一般的存在。
而如今隨意便賞賜給了馬禹,對于他們這批最早的太平道骨干而言,實在是難以接受。
故此張角一時間也找不到什么合適的理由回應。
馬禹見張角一副看著“刺頭”般的頭疼模樣,心中還以為又是教內位高權重之人嫉妒心作祟。
于是向前邁出一步,彬彬有禮的朝著閆茂生道;“閆兄言之有理,以禹的微末功績,實在愧對天師如此厚愛!”
馬禹說的情真意切,仿佛真的認同閆生茂的說法。
反觀閆生茂,其人并沒有什么勝利者的姿態,仍然一認真的等待馬禹接下來的說辭,似乎只在就事論事。
馬禹隨即話鋒一轉,不緊不慢道:“不過天師既然寄予禹厚望,若禹畏畏縮縮不敢擔負,豈不是有負天師識人之明?
故禹在此斗膽狂言:唯有禹能擔此圣物!”
在座眾人皆面面相覷,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毛頭小子敢在他們這幫“老資格”面前口出狂言。
“哼!子岳倒也有幾分自知之明,曉得自己是在‘狂言’!”
“子岳此話著實有幾分魯莽了!”
人群中頓時議論紛紛,反倒是最開始的閆生茂,并無嘲諷之言,反倒是態度更加認真。
“哦?不知子岳從何說起,可有證據?”
一旁的張角見他這幅認真的模樣,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
馬禹不緊不慢的解釋道:“在座各位皆是禹之長輩,自然不敢虛言!
禹于月余之前,曾得神人夢中所托,神人頭生雙角,騰云駕霧,有祥瑞之象。
言我等起義必敗!待禹仔細追問,神人只在禹手中寫下一個唐字。”
馬禹話還沒說完,閆生茂便皺起眉頭思索道:“莫非是中黃太乙神顯靈?”
馬禹心中暗自給閆生茂豎起大拇指,臉上卻是不動聲色,繼續說道。
“隨即禹依神人所指,暗中搜查,終是揪出唐周此人。
故禹能有此功勞,全憑神人指引,獨領功勞實在是慚愧不已!”
馬禹自問演技已經愈發爐火純青,說話時當真是一副愧疚的模樣。
閆生茂聞言立即朝著馬禹俯身欲拜,神情肅穆。
馬禹見此卻大驚失色,長者跪拜他可受不起!
閆生茂執意要給馬禹賠罪,認真道:“子岳先前所言,必定是中黃太乙上神賜福于你,來襄助我等事業。
生茂先前卻在質疑子岳能否配得上我教圣物,實在是對黃天之大不敬!故此拜,乃是告罪于黃天!”
馬禹見此人如此執拗,心知此人也是個宗教的狂信徒,也不好再勸,施施然的受了一禮。
“好了,既然生茂已無異議,其他人呢?”。
張角眼見最大的“刺頭”閆生茂已被說服,暗地也松了口氣,隨即一雙威嚴的眼睛掃視在場眾人。
其他人本身就與馬禹沒有沖突,在張角的推動和“黃天賜福”的加成下,自然不敢多言。
隨即馬禹緩緩接過九節杖,拱手行禮,退出廳堂內。
......
片刻過后,巨鹿城外。
馬禹等人騎著駿馬,身后背著張角贈與的九節杖,離開了這座“黃巾發源地”。
與此同時,商議完畢的張角,此時正憂心忡忡的望著雒陽的方向,身后是他的二弟、三弟。
“大哥,這樣做真的好嗎?”
眼見張角沉思良久,張寶不由得出聲問道.
聽到張寶的話,張角方才清醒過來,無奈的道:“吾也是無可奈何......宦官雖貪婪無度,我等還需借其與世家周旋。
況且,元義決心已定,便是吾也無法改其志。”
張寶隨即沉默不語,其身旁的張梁也是認同的點點頭,道。
“只可惜了子岳那孩子......”
張角聞言眼神中頓時生出些許愧疚,但隨即被堅定的信念所掩蓋。
“為了黃天,為了這億萬黎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只希望今后能再補償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