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主意
- 大唐:史上第一藩王,坑你沒商量
- 藕大
- 2030字
- 2023-08-14 12:00:00
長孫無忌一屁股坐在了一張圖紙上,“俗話說,沒有一條線路是沒有盡頭的,我們可以按照學校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順序修建一條線路,首先選擇一處或者多處地方,讓它們互相聯系,這樣就能節省更多的精力和精力。”
“這倒是個好主意。”
李二沉吟片刻,點點頭,“與此同時,修建一座,收取一座,收取一座,然后再收取一座城池,再收取一座城池的銀子,如果還不夠,就由官府出一筆,想必也不會太多。這個主意不錯。”
房玄齡又說:“至于要建哪一處,我看還是從長安、洛陽入手,這兩座都是天下間最大的兩座城市,自然是首當其沖。”
大家對長孫無忌所說的地區劃分方法,并沒有什么異議,而房玄齡所說的先修長安和洛陽這兩個地方,他們也沒有什么異議。
最重要的事情,他們都說了出來,其他人七嘴八舌地說著,很快就說完了。
首先,他找到了一片新的土地。
從長安到洛陽,再到煤炭產地,再到北方的幽州,從長安到登州,再到海口。
其次,大唐最重要的一條經濟支柱,也就是長安的一部分,而不是在地盤上。
長安和安西都護府只有一條道路,而不是一條火車和一條火車。
這樣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卍”字,李二心中一喜。
他很不要皮賴臉地纏著自己,想要將自己的李氏后裔當成李耳的后代,“卍”這個符號在道教里也是有用處的,這讓李二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還不算什么。”
李二微笑著搖了搖頭,“這個方案看上去很漂亮,但問題很多,再說了,修建鐵路是學院在做,他們只是個審核和設計,總不能等到他們的方案完成后再動手,這不符合常理!”
李二將李誠凡的口吻模仿得惟妙惟肖,十分滑稽。
房玄齡推測:“難道是要和仙師商量,讓朝廷和書院聯手?”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是黯然地搖了搖頭。
自從李誠凡來了之后,這些自以為是的智者,就一直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就像是一頭戴著鼻環的老牛,辛勤耕耘,別人說他們是主家的莊稼。
這不是又丟了他的臉?
“這可是朝廷的計劃,如果被學校干涉,那還叫什么朝堂?”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將鹵水的味道完全驅除,所有人都捂住了臉,只聽到撲通撲通的聲音。
高士廉充耳不聞,繼續說道:“而且,朝堂上下都在書院的掌控之下,若要向書院請示,那豈不是說,書院就沒有朝堂了?我們都是朝中官員,什么時候成了書院的附庸?”
這句話說得很污澀,如果是其他王朝或者皇帝,肯定不會這么說,會被冠以叛國之名,如果是一個小肚雞腸的皇帝,李誠凡就算是仙人也要扒了他的皮。
長孫無忌勃然大怒,一躍而起,指著他的鼻子,指著他的鼻子,聲音都在發顫:“你胡說八道!如果沒有了這位神明,沒有了書院,大唐又怎么會有今天的成就?你們現在談論的鐵路和蒸汽列車,都是我們學校的產物。我們一文也沒有出,我們是靠自己的本事,而且,你要我們用它,你不領情也就罷了,居然還敢在這里胡說八道,看來是你上次抽的不過癮,想要挨揍嗎?不用你出手,我親自出手!”
眼看著長孫無忌挽起袖子就要抓住高士廉的衣襟,李世績一個箭步沖了上去,高大的身形瞬間將兩人分開,眾人紛紛上去勸解,過了許久,這才平靜了一些。
李二只是在一旁看著,自顧自地啃著燉著的肘子,在他的大廳中,他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面。程咬金有時候生氣了,可以一巴掌將一個言官從大殿里扔下去,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兩個官員互相推搡,還不如一只螳臂使劍。
“不管怎么說,現在朝堂上到處都是掣肘,我只是大唐的左侍,為大唐做事,不會為神明效力!”
高士廉憤憤地轉過身來,與長孫無極相對,從長孫無忌的角度望過去,只見高士廉脖子和耳朵都漲得通紅,頓時心中暗罵。
“皇帝,這座書院的全稱就是大唐的皇家書院,從一出生就沒有脫離大唐的打算,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為大唐考慮。再過數個月,《專利法》就要正式實施了,現在所有的商人和匠師都在翹首以待,生怕朝廷反悔。鐵路和蒸汽機都是由學院提供的,按照《專利法》,就算不投資,也要向學校繳納一大部分的使用費。但你卻只字不提,這是對大唐的一片忠心耿耿,還望陛下定奪。”
“還望皇上定奪!”
高士廉平日里對李誠凡頗有微詞的文武百官,像李世績這樣與李誠凡并沒有太多交情的官員,自然知道書院與朝堂之間的聯系,當即帶著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齊齊向李二下禮,讓李二做主。
“說了這么多,最后的決定權,還輪不到我來詢問。”
李二把剩下的一塊骨頭丟進了飯碗中,一邊用棉布擦拭著自己的雙手,一邊說道:“瞧瞧,你這副德行,不是給我跪下磕頭,就算是有好事,也絕對不會給自己人扣帽子,說的沒錯,你只是凡夫俗子,為了自己的利益,連田野上的閑言碎語都比不上。”
誰也沒有料到李二會罵人,頓時滿面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砰!
一份小冊子被李二丟到了所有人面前。
所有人都是一驚,好吧,看到這本書,肯定會有人被抽耳光的。
他甚至都沒有去查看,就已經面色漲得通紅。
李二道:“你可要看好了。仙師的新著——《學術研究與科技發展與王朝興衰》。這本書將學術與科技發展、王朝興衰聯系在一起,可以說是互為補充,互為補充。唯有這三樣東西,才能完成。”
高士廉和長孫無忌對視一眼,高士廉出身名門,沒有什么世家支持,能坐上這一職,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就像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