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開什么玩笑
- 大唐:史上第一藩王,坑你沒商量
- 藕大
- 2034字
- 2023-09-25 00:47:14
“我們要為民眾讓出一些地方,讓一些有心人在《西游釋厄傳》完全火起來之前,先讓他們吃點苦頭。”
思索了半天,李二憋著一口氣說道,盡管他說的很有道理,但說的太慢,讓李誠凡很不舒服。
“要不,我們在鎮上住兩日吧,反正也沒人跟你說工作,休息一下也是好事,上次我們在客棧的那個胡姬就是個很好的姑娘,她身上沒有那種臭氣,而且性子還比較開朗,跟她在一起很舒服,一點都不覺得別扭。”
李誠凡索性岔開了話題,說到了美食和娛樂上。
李二搖了搖頭,道:“我要是不動腦子,可就會生銹了,光是剛才的事情,就讓我頭痛,我就是擔心你會小瞧我,所以一直在考慮。”
“哎……”李誠凡長吁短嘆,“你我還能有啥好面子的?天下三大鐵人,曾經同床共枕,共同戰斗,共赴青樓。咱們只拿了兩件東西,怎么就這么丟人呢?”
李二瞪了他一眼,“我們又不是一伙的。”
李誠凡道:“戰爭不如戰爭?”
李二沉吟片刻,道:“好吧。如果是這樣的,那就是三種了。”
“怎么說?”李天命問道。
“你不是告訴了我許多關于仙界的事情嗎?在老師的課堂上,他總是一本正經地寫著什么,甚至連一塊沒有窗戶的小黑板,都應該是開著的,也就是說,這三種東西都是一樣的。”
李誠凡一怔,“現在沒暈倒吧?”
李二氣了,“你在我面前就像是在教訓的孩子,我怎么可能不記得?”
李誠凡有些不好意思地揉了揉自己的鼻子。
說到這里,李二轉移了一下注意力,問道:“我要不要到高句麗看看?”
李誠凡一怔,“什么,這么著急?”
李二擺了擺手,道:“我的思維很混亂,我知道。不過,有兩樣東西,我卻不能放下。”
李誠凡眼睛一亮,“就是你說的那兩個?”
李二點了點頭。
“……”李誠凡。
非常的別扭。
一個即將步入暮年的皇帝,腦海中最清醒的,竟然是一國之事,一種被人看不起的事情。
這件事情就是李誠凡一手促成的。
“我們要不要回到教室里去?”李誠凡最終還是轉移了這個問題。
高句麗之事牽扯到整個大唐,牽扯到的東西太多了,他倒是不擔心說漏嘴,但問題在于,李二能有幾分頭腦?
如果李二把最后一句話給忘了,他豈不是要說四五次?
這不是在教孩子嗎?
既然如此,不如先談教育的事,順便激怒李二,或許他會訓斥幾句,李二就會想通了。
“不,高句麗的事情,只要我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就會一直耿耿于懷,很不自在。”
李二的固執讓李誠凡有些說不出話來,他忽然想起李二已經快成了老年癡呆,固執是這類病人的特點。
李誠凡道:“你要好好休息。”
李二愣了愣,“這么長時間?”
李誠凡道:“大唐并沒有什么優勢可言,山東士族表面上參與了大唐的發展,實際上也參與了朝廷的政策,讓他們下海種地,但那僅僅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好處,并不足以讓他們背叛,我只是擔心他們會成為我們的累贅。”
李誠凡抬起頭來,望向李二,看到李二沉默不語,他就明白,李二此時并不是很在意這些,而是一個聆聽的人。
所以,他接著說道:“山東士族,是大唐的末代家族,對大唐沒有太多的歸屬,而且距離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經常會遭遇搶奪,每個人都在刀尖上滴著鮮血,如果大唐和高句麗開戰,勢必要從山東士族中汲取養分,這是他們無法容忍的。到了那個時候,如果糧食短缺,或者在長安城中制造混亂,那就麻煩了,讓你和善良的人反目成仇,對大唐來說,就像隋煬帝一樣。”
李誠凡盡量放緩自己的語速,解釋為什么不是進攻高句麗,盡量讓李二明白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
李二這才放下心來,道:“你覺得,新兵怎么樣?”
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但也在李誠凡的意料之中。
“新軍團的組建,有尉遲敬德坐鎮,你不用擔心,他們正在研究和研究大炮的特性,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投入戰斗。對于大炮,海軍雖然早就熟悉,但想要在大海中航行,還是很吃力的。最重要的是,大唐并不重視海上的情況,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數據,所以他們還在尋找與海上有關的信息。”
“你不是搞到了一個海外霸主么?難道不能讓國外的王子們,給我們一些水文方面的信息嗎?”
李誠凡再次嘆息一聲,李二對國外國王的情報非常熟悉,但現在李二竟然完全忘記了,看來他是不可能恢復了。
早知道就不能再硬氣了,直接說教育就好了。
李誠凡只好接著說道:“北方那些被封為王位的親王,都是從陸地上來的,因為順著海岸線往北方,無異于將他們送到高句麗的口中,因此,北方的水文信息,也只有靠他們自己去尋找了。有些平民的商隊雖然也有,但卻不太適應海上的大型活動,所以探索的過程就變得緩慢起來。”
李誠凡說到這里,不再多言,任由李二去琢磨。
李二看上去很是痛楚,雖然沒有捂著腦門錘兩下,但他卻皺著眉,兩個手指放在自己的額角上,顯然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半晌之后,李二終于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問道:“既然不能急于得到水書,那么如何將山東士族納入麾下?”
“我早就想好了,這也是你來洛陽的原因。”
李誠凡不想讓李二看到自己的無助,只能在心中嘆了口氣,表面上還是溫和地應了一聲。
李二也是在洛陽。
但是李二之所以會留在洛陽,卻不是因為楊妃薨,而是因為貞觀十八年后的事情,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在魏征的威脅之下,他決定和高句麗開戰。
洛陽,他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戰斗做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