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那我發了?
- 選秀當明星?不,我是要教書育人
- 買犢還豬
- 2176字
- 2023-08-02 21:44:42
趙新的發言,也已經進入了正題。
“我的回應,要從一個心理學概念開始,叫巴納姆效應,也叫巴南效應、弗拉效應。”
“這個心理現象,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
“標準說法是,人們會對于/他們認為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和普遍,以致能夠放諸四海皆準,適用于很多人身上。”
“是吧?挺難懂?我簡單概括了一下,就是說的人在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從之。”
“而聽的人,自作多情。”
“比如,很多人明明知道星座理論并不能算是現代科學,可是還是愿意信。”
“因為他們發現,那些星座理論,放到他身上,說的非常準。”
“實際上,那些理論不過只是一些籠統的概括而已,你放到牛身上,一樣也準。”
“就像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只要你愿意去交新朋友,你就有可能會交新朋友。”
“我知道每個相信我的人,都是聰明人。”
“因為他們具備破除巴納姆效應的基本特質。”
“第一,善于面對自己,認識自己。”
“第二,有準確的信息收集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
“第三,習慣與自己身邊的人對比,通過總結經驗教訓來評價自己。”
“第四,能夠避免心理定勢。”
“第五,做事情靠理智而不是靠情緒。”
“好了,羅羅嗦嗦說了這么多,回到正題。”
“我寫那一篇,確實是有感而發。”
“那些語句,是在感慨我一個草根,能夠小有成績是多么不容易。”
“我看到,很多人在批評我。我之所以沒有回應,是因為明白,這些人批評我,是懷著好心,怕我驕傲。”
“他們更希望看見我進步,而不是走上了歪路。”
“所以,我并沒有專門進行回復。現在的回復,也并非是澄清我的一些做法,只是想向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謝。”
“至于那些不自信的人,無法破除巴納姆效應的人……我想,畢竟是少數。”
“既然我并沒有針對誰,那也不需要澄清什么。我就說這么多,再見。”
說罷,他故意笑了笑,還向鏡頭作了一個拜拜的手勢。
屋里的其他人,又有點兒呆了。
趙老師……果真是趙老師。
都這時候了,又上了一課?
這作風,這內容,這說話方式,一如既往!
只是,他們有些擔心,這樣說,到底能有啥效果?
可千萬別引火燒身啊。
趙新卻是完全不在意,一副胸有成竹之相。拿過手機,自己把視頻之中沒有用的開始和結尾剪掉,又在電腦上寫了一篇文字稿。
內容,與視頻之中的大同小異。
雖然說,現在人們對視頻的接受度極高,但還是有一部分人愿意看文字的東西。
因為,省時省力,一眼下去便能找到重點。
準備妥當,他看了一下陳喆,“那我發了?”
陳喆根本就不知道趙新這么問是什么意思,“那就……發了?”
再無多話,文字和視頻一起上線。
趙新像是輕松地擺了擺手,“好了,剩下的交給你們了。”
順便看了一眼系統界面,完成人數,5。
好吧,原來這5個人也是算的。
時間近11點。
趙新這時,才感覺到確確實實的疲勞。
這兩天,一直這事那事,根本就沒有睡好。
明天,節目組將會把新一輪的安排進行明確,后天就是第一場。
也到了該好好休息一下的時間了。
他與這些人辭別,一個人回了賓館。
臨走,樂隊的人還有些緊張:現在外面安全了?
趙新的回答也很直接:你們覺得不安全,繼續在這里睡吧!
這一覺,睡了七八個小時。
醒來時,透過拉著的薄紗簾,陽光滿屋。
趙新第一時間查看系統。
完成度,71428。
看看時間,還有4個多小時。
居然按照平均值,剛剛好能達到?
趙新心里,還是有點失望,甚至有點兒緊張。
看來,人們對于這種模式的知識譜及,接受程度還是有些問題。
而且,萬一中間出現點兒什么差池……可千萬別到最后也沒有達到預期!
他趕緊給陳喆打了個電話。
顯然,陳喆也一直在關注此事。
從掌握的數據一分析,還好。
數據多數是天亮以后才漲起來的,按照現在的勢頭,10萬是沒有問題。
趙新輕舒了一口氣,拿起了地面上從門縫塞進來的一個信封。
這是節目組的后續安排。
不知道是自己睡得太沉沒有聽到敲門聲,還是那些人就沒有敲門,趙新對這什么時間送進來的,一點兒感覺沒有。
他打開,掃了一眼。
看起來,還算正常。
最后三場,每場單獨計分,但不再單獨排名。
最后的總分,將作為最終排名的唯一依據。
內容上,兩首歌,加一項自由才藝。
所有的安排,也將通過網絡向大眾公開。
趙新看完,扔到一邊。
總覺得,節目組這安排風格突變一樣。
原來,不是基本隨機定的嗎?
但他沒有過多研究,而是把自己那臺用了快十年的筆記本電腦拿過來,打開網頁,去看看網上的情況。
回帖,其實還是蠻多的。
“我就喜歡趙新這種直率的性格,和普及科學知識的認真勁兒!其實從一開始我就想說你們都有巴拿馬效應,可是怕你們噴我!”
“那是馬納姆!你以為你現在裝清醒,我們就不噴了?”
“趙新是人間清醒!把我們的良苦用心看得一清二楚!”
“學到了學到了!我一直以為,我媳婦公司的人在暗示我,說我媳婦和上司不干不凈,給我帶了綠帽子,原來這就是巴納姆效應!真不該多想啊。”
“聽趙教授一席話,勝讀萬卷書,我終于知道為啥我擺的算命攤不火了!走了,擺攤去了!”
到后面,趙新邊看邊笑。
一是因為這里面有些人說的,確實只是在博人開心。
另一方面,明顯有人還是在對號入座:我是聰明人,我之前沒有自作多情,我是懂趙新的,我不是產生巴納姆效應的那種人!
不知不覺,趙新看了將近一個小時。
除了最早挑起控訴的那家長還在堅持,其他人的反懟基本平息。
特別是隨著幾個小明星轉載或發聲,巴納姆效應,一時又成了網絡熱詞。
直到十一點多,“叮”一聲,系統給出了提示。
當前任務完成!
一個盲盒,再次出現在系統界面。
趙新也不猶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