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對于這二人的話語并不是太感興趣,在李由看來,雖然他們二人的功夫在武林之中已算是一流。
可是,別說是對上楊逍了,就算是對上武當七俠之中的任何兩人,都不可能是對手。
只怕,這二人這一次也是要做無用功了。
當即,李由走出客棧,在街道上轉了起來。
也算是李由運氣比較好,遇到了一個冒著風沙運送水果的老農。看了一下他攤位上的水果,李由直接便給全部包圓了。
實際上,也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水果,什么蘋果、梨子、桃子什么的。
聽他的話說,這都是從瓜州跟著商隊一起運來的。
也因此,東西都比較貴。
而李由能夠找到這些東西已經算是不錯了,也就沒有怎么講價,便是全部買了下來。
就當是給空空的儲備糧食了。
而后,李由便將這些水果全部打包,向著客棧的方向走去了。
他沒打算在此處常住,只是準備在客棧休息一晚,明日便準備離開了。
就這般,一夜無話,時間來到了第二天。
因為上午的風沙較大,無法趕路,李由一直等到時間快到正午的時候,風沙慢慢小了的時候,才出了房門,正式啟程了。
......
沙洲府西二十里處,有一處兩面皆是崖壁,而中間狹窄的山道。
此時,一個相貌俊雅,風度翩翩的男子,正一手拿著折扇,另一手背在身后,獨自走在這山道之中。
此人,便是明教光明左使楊逍。
這明教,乃是源自于波斯的一個教派,因為其創教祖師名為‘摩尼’,所以這明教的本名,乃是摩尼教。
而在唐朝武則天時期,明教傳入中土,并開始在中土開花結果。
明教的教義是懲惡揚善、度化世人,因此如果皇帝昏庸、官員腐敗、民不聊生,明教必定會起義造反,與一般的江湖門派渴望稱霸,且與朝廷井水不犯河水的態度不同,明教想要建立一個人人都吃得飽、穿得暖的大同社會。
因此明教屢屢遭受到朝廷的鎮壓,而為了躲避官府的圍剿,明教中人行事就難免隱秘,故而被江湖中人視為“魔教”。
既然與尋常的江湖門派不同,目的是推翻朝廷,其組織架構自然也與尋常門派不同,中土明教以教主、左右光明使者、四大護教法王、五散人、五行旗為主要架構。
而這光明使者,也因為是摩尼教創始人摩尼的代稱(明教信仰明尊,而創教者摩尼稱自己為明尊的使者),自然,光明使者便是教主之下最尊貴的存在。
這楊逍,便是現如今,除了已經不在了的明教教主之外,最尊貴的存在。
若只能用一個詞來評價楊逍的性格,那最恰當的,或許應該是“孤傲”。
楊逍此人少年得志,年紀輕輕便學成一身高深武功,位至明教光明左使,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再加他相貌生得清逸俊朗,又博學多才、見識廣博,不考慮角色光環的話,絕對算得上是天子驕子。
也正因此,天下間叫得上名號的人物,除了曾經的明教教主陽頂天以及好友光明右使范瑤之外,再沒誰能讓他看得起。
也因此,這楊逍即使只是走路,也是一副鼻孔看路的架勢。
此時的山道之中,只有楊逍一人,正在自東向西前進,不知是要去往何方。
而在山道的上方,不知何時,卻是埋伏了一群人,看樣子,是要對這楊逍不利。
突然,楊逍的腳步頓了一下。
原來,就在楊逍的對面方向,不知何時,走來了一個一身麻布衣服,頭戴斗笠的人影。
而這人,牽著一匹瘦馬,卻是連看都沒看楊逍一眼,徑直向著楊逍的身側走去。
楊逍注意到,這人牽著的馬上,是一只的猴子正趴在馬的身上睡覺。
這打扮,這行頭,正是我們的主角李由無疑了。
而在山崖之上,此時那埋伏的人看到底下除了楊逍,竟然還有別人,但是,那領頭之人只是猶豫了一下,當即下令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動手!”
而后,就見身后一人立馬點燃了地上的一根引線。
引線燃燒的很快,再加上底下的二人走的很慢,就在底下的二人即將擦肩而過之時。
突然,上方傳來了“砰!!!”的一聲巨響。
底下的李由和楊逍,自然也是聽到了上方的動靜。
李由皺著眉頭看向上方,便看到,上方的崖壁,不知何時竟是被什么東西弄斷了。
結合剛才的聲音,想來是有人用火藥將上方的崖壁炸斷,以殺死下方的人。
李由結合昨天聽到的那些話,也是明白過來,眼前的這個豐神俊逸的中年人,應該就是那位明教光明左使楊逍了。
但是,李由此時卻是沒興趣想這些有的沒的,還是先活命再說吧。
但此刻,李由猶豫了一瞬,當即便是一把抓住楊逍,另一手將正在睡覺的空空扔到了肩膀上,然后抄起馬上掛著的真武劍,然后便是迅速向前方疾馳而去。
楊逍被人突然抓住,剛準備動手,結果發現這人是在帶自己跑路,也就沒有動手。
李由的速度,簡直已經超過了人類可以想象的速度了。
此時的李由,速度達到了60米/秒,那楊逍只感覺眼前一花,便和李由一起躲過了上方巖石砸下來的范圍了。
等楊逍回過神來,便看到上方的巖石,將李由牽著的瘦馬砸了個正著,那馬僅是悲鳴一聲,便是沒了聲息了。
而此時,楊逍才正式的向著李由行了一禮,開口道:“感謝這位義士搭救,楊逍在此謝過了,若是日后有用得著我楊逍的,我楊逍一定義不容辭。”
李由卻是完全沒有看那楊逍,而是向著崖頂看去。
楊逍自然也是想清楚了,此次,必然是有人在此埋伏他。
就聽李由開口道:“幫我照看一下我的猴,我去去就回。”
說完,李由將空空扔給楊逍,隨后,整個人如一枚利箭一幫,向著崖壁之上激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