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宰相根苗(求追讀!求收藏!求月票!拜謝!)
- 知否:百年世家從我爹盛長柏開始
- 下雨天我睡大覺
- 2113字
- 2024-07-02 15:11:01
“話說淑蘭姐姐和孫秀才和離之后,就去了桂姐兒嫁的村莊,那里物富民豐,民風淳樸,再加上貴姐的公公便是當地的里正,沒人敢說閑話。”
“后來嫁了當地村里的大戶,這家有地有田心姐夫師哥和妻有憨厚的漢子,這回大伯和大伯娘是仔細看了人品,也端足了架子,才開開心心的答應的。”
“現在都已經生了一對兒龍鳳胎!”
“那孫秀才呢,現在怎么樣?你快說!”如蘭主要是想聽孫秀才,想知道他會落個什么樣的結局?
“那孫秀才啊!”明蘭把盛子成放下,別看孫子成剛一歲多,但是身上的肉都是實的,抱了會兒還真把明蘭給抱累了。
“那孫秀才拿著一紙和離書換來的半份陪嫁,立刻就將那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舞姬娶進了家。”
“后來孫秀才被當地學正當面斥責“斯文敗類”,孫母也被人引誘虧了錢。”
“最后那個舞姬和孫母的侄子一起,將孫家的財產全都卷跑了。”
“以至于現在孫秀才只能靠著典當度日。”
“哦,對了,孫秀才和孫母還曾經去找過淑蘭姐姐,但是被當地的鄉人給打了回去。”
“沒了?”
“沒了!”
“六妹妹還是這般的不會講故事!無趣!無趣!”如蘭聽完明蘭的敘述之后,直接撅著嘴點評道。
明蘭雙手一攤無語道:“給你信你自己不讀,非要我給你講,講完了你還嫌棄!”
盛子成也感覺明蘭姑姑忒不會講故事。
于是他就爬到如蘭的腳下,坐起來,指著明蘭,鼓起腮幫子,好像是在生氣一樣。
他這個樣子逗的兩個蘭以及屋子里的丫鬟婆子都咯咯的笑了起來。
“哈哈哈!全哥也覺得你六姑姑不會講故事對吧!”如蘭笑的肚子疼,彎下身,就親了盛子成一口。
盛子成外表是個小孩子和內里卻是個成年人的靈魂,這突然被親,小臉刷一下就紅了。
“宰相根苗”“有辱斯文”的孫秀才,典型的軟飯硬吃,只不過最后沒有吃成,反而斷了自己的前程。
其實盛子成當初看這段劇情的時候就一直很疑惑,為什么盛家大房那么的委屈求全。
明知道淑蘭在孫家受氣,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替淑蘭撐腰。
要知道盛家大房在宥陽可是數得著的人家,更有盛纮這個當官的兄弟做靠山,但是還是不敢輕易動孫家。
甚至逼的大老太太非得等到盛老太太親自帶著盛纮給縣太爺的書信到了,才敢明目張膽的提出和離。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孫秀才十二歲中秀才,這份天資可比盛長柏,當時轟動了整個宥陽。
而且被算命先生斷言,說他有當宰相的命。
古人很信奉命理一說,十二歲歲就中了秀才,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孫秀才的確可能是宰相根苗。
在盛家大房自己的子侄都沒有讀書天賦,科舉無望,又想改變自己的階級,不做被人欺壓的商賈的情況下,聯姻就是最好的選擇。
而孫秀才無疑成為了盛家大房最好的人選。
別看他只是一個秀才,可是在當時當地的地位卻很高。
作為商賈的盛家大房,不敢輕易招惹,哪怕是有盛纮做靠山。
而且淑蘭嫁給孫秀才后的確三年無所出,再加上孫母一直指責淑蘭不孝。
這在古代可是犯了“七出”中的“兩出”,孫就才一紙休書休了淑蘭,就是皇帝老子來了也沒有辦法。
而在當時如果哪家的女兒被一紙休書給休了回去,是會影響到整個家族子女的婚事的。
所以盛家大方才如此的忌憚,眼睜睜的看著淑蘭忍了三年,才請生老太太到場,逼著孫秀才和離。
既然已經得罪了孫家,得罪了孫志剛,那做事就要做絕,不能給自己留隱患。
于是乎,孫秀才被學政大人當面呵斥為“無行無德”“斯文敗類”,這一下算是徹底將孫秀才的名聲給毀了。
孫母也被人引著,一會兒開胭脂鋪子,一會兒是米糧行,還放印子錢,只是結果都很一樣,虧錢!
這樣一來不僅斷了孫秀才的仕途,也更是斷了孫家的產業,可謂是斬草又除根。
如蘭還是嫌明蘭不會講故事,沒讓她聽盡興,于是就纏著明蘭給她講一些有意思的。
明蘭被煩的不行,突然想起了祖母臨走之時,給自己留下的一些賬本,上面有一些問題挺有意思的,于是她便對如蘭道:“祖母問過我一些問題,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五姐姐從小就比我學問好,想必一定能回答的上來,這樣祖母回來了再問我,我也好有個應對。”
“什么問題?”如蘭狐疑,要說她自小,就比明蘭的學業好,她還是有點心虛的,她知道,兄弟姐妹幾個里面其實就她最不愛讀書習字了。
“問:一畝中等旱地約五兩銀子,水田十兩上等水田可賣20兩,如果你有一千兩銀子,該怎么置辦田地?”
“當然是買上等水田了,上等水田的產量高,可以賣更多的糧食!”如蘭堅定道。
“如果上等水田的稅率高?,你糧食產的越多,你要交的稅就越多?”
“那就買中等水田和旱田!”
“可是中等水田和旱田可能辛苦一年,產量不高,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呢?”
“這……”
“當然是要看實際的情況和當地的政策!”
“可能在這個地方買上等水田合算,可能去到另一個地方則買一般的水田,甚至是旱田更好。”
“有道理……”
“這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蘭一臉的得意,這個答案可是在盛老太太那里得了滿分呢!
“繼續!”如蘭還不服了。
“家原有陪房十戶,經主家三代,家仆孳生繁多,還依仗輩分拿大,不堪使用,家需開支卻漸大,如何削減?”
“這太好辦了,不聽話的,沒用的,全部找人伢子通通發賣!”
“可是這些積年的奴仆,知道不少主家的秘辛和隱私,如果就這樣發賣出去,免不了得罪人,就有可能在背后使壞。”
“而且萬一被仇家或者是政敵知曉,那就會壞大事。”
如蘭皺眉道:“那如何是好?打也不能打,賣也不能賣,難道要白白養著他們?”
“嘿嘿!可以讓他們實行計劃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