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xué)武望著老媽笑,老媽望著他一副憨厚的樣子,同樣笑著說:“你不傻呀,怎么站在那兒傻笑?”
“整體不傻,但偶爾也會犯傻。”趙學(xué)武順著老媽的話說到。
嫂子坐在桌子邊說:“媽,二弟吃飯了吧?媽,你可別說咱二弟傻,比他大哥聰明100倍,他大哥才是真傻。”
白倩倩說自己的丈夫傻,別人聽了沒啥,婆婆聽了卻皺了皺眉頭說:“咱家的孩子誰也不傻,老大就是讀書少,有點兒老實。
老實跟傻不是一回事。”
“媽說的對,媽,我開玩笑的,我知道咱家誰也不傻,首先咱爸媽都很聰明。”
白倩倩非常乖巧,發(fā)現(xiàn)了婆婆的臉色有點兒微變,還有說話的腔調(diào),立馬就換了一種語氣。
本來就是婆婆劉彩娟誤會了,白倩倩說自己的丈夫傻,那是因為說慣了,并不是因為他真傻。
如果真的是傻子,白倩倩長得這么漂亮,當(dāng)初她會愿意嗎?
嫁給一個傻子,豈不是打自己的臉?所以她真不是這個本意,而是習(xí)慣性這么說。
但是,總說自己的兒子傻,作為婆婆的劉彩娟,心里聽著顯然是有點兒不舒服。
好在她的態(tài)度好,只是隨便提了一下,皺了皺眉頭,顏色有點兒微妙的變化。
沒想到就被兒媳婦撲捉到了,兒媳婦更善解人意,感覺到了婆婆有想法,趕緊打圓場。
這樣的家庭自然是吵不起架,也鬧不了矛盾。
吃飯的時候,白倩倩跟婆婆夾菜,還笑嘻嘻的說:“媽,還介意剛才我說的話嗎?我真不是有心的。”
“我知道啊,不過這種話不能說順了,開口就說自家男人傻,別人會笑話你的,說你怎么睜著眼睛找一個傻子?
你想,如果別人這么說,你心里舒服嗎?”
劉彩娟說完笑了,兒媳婦白倩倩也笑了,趙學(xué)武不好插話,低頭吃飯。
小姑子趙學(xué)敏說:“嫂子,我知道,其實你就想映襯,二哥聰明,大哥傻,大哥的傻是在二哥的襯托之下。
因為二哥太聰明了,大哥趕不上他,是這樣的意思嗎?”
“對呀,小妹,咱家小妹真聰明,人又漂亮,將來肯定有出息。”白倩倩望著自家小姑子笑。
別人家媳婦和小姑子是天敵,她倆卻好的像姐妹,白倩倩偶爾還給小姑子零花錢。
不過趙學(xué)敏從來不問嫂子要錢,直接問自己的媽要。
她覺得嫂子手上也沒多少錢,再說自己不歸嫂子管,是歸媽管。
媽才是家里的當(dāng)家人,掌握著家里的財政大權(quán),說話一言九鼎,擲地有聲。
“好啦,別總是糾結(jié)這話題,我跟你們說個事兒,馬上中秋和國慶節(jié),你們打算怎么過?”
老媽問起這個事兒,趙學(xué)武才想起來,今天都9月28號了,明天29號,后天就是中秋節(jié)。
1955年非常的巧,9月30號是中秋節(jié),10月1號國慶節(jié),10月2號星期日。
雖然當(dāng)時不像后世那樣有什么黃金周,但應(yīng)該要放三天假。
而且當(dāng)年的國慶節(jié)非常的隆重,什么天安門,城樓上這一天更是彩旗飄飄,下面的廣場人山人海。
國慶六周年,那可是盛大的節(jié)日,雖然有些地兒想去,去不了。
必須要邀請,要街道辦組織,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但有些地兒還是可以去。
比如北海公園,還有天壇公園,頤和園,香山,等等等等,四九城好玩的地方太多了。
正因為這樣,劉彩娟才說起這個話題,想聽聽大兒子,大兒媳婦,小兒子,還有閨女心中的想法。
至于又玩兒這件事,趙學(xué)武沒有太多要求,如果家里人去,他就陪同去,家里人不去,他一個人是不會去的。
畢竟這種地方,是一種歷史厚重的地方,如果帶著走馬觀花的心情,也看不了個什么名堂,了解不了太多。
而且穿越前他喜歡歷史,看了很多歷史書籍,這些地方他也去過。
雖然那是在后世,現(xiàn)在是1955年,跟后世有些不同,但他覺得差距也不會太大。
所以他啥話也沒說。
嫂子白倩倩見二弟居然不說話,這種事兒老大趙學(xué)文從來不會發(fā)表意見,他在家里的存在感最低。
媳婦兒你說他傻,當(dāng)然也是有原因的,畢竟他平常比較木訥,除了上班,下班回來幫著老媽干干家務(wù)。
其他好像沒太多的想法,對生活也沒太多的追求。
當(dāng)然在那樣的大環(huán)境下,想追求也未必追求的到哇。
但是,話少,不懂浪漫,不懂得討媳婦兒歡心,在媳婦兒看來,不是傻就是笨。
扯遠(yuǎn)了,現(xiàn)在老媽把話題拋出來,可老大不說,老二不說,白倩倩也不方便說,最后只剩下小妹趙學(xué)敏。
趙學(xué)敏想了想,又望了低頭刨飯的大哥,二哥一眼,試探著說:“要不咱去頤和園吧?不過這個點兒上肯定人多。
去了人山人海的,也看不到一個名堂。”
“哦,對了,小妹聰明。”趙學(xué)武說了一句。
老大趙學(xué)文扭頭對自己的媳婦兒說:“倩倩,中秋節(jié)你不回娘家嗎?中秋節(jié)咱應(yīng)該去小虎姥姥,姥爺家,陪他們過節(jié)。”
“哦,你不說我還忘了。”白倩倩尷尬的一笑。
其實她怎么可能忘?她這樣說表示自己對娘家不重視,免得婆婆有想法。
但劉彩娟卻笑了,她非常和藹的說:“過中秋這么大的節(jié)日,肯定都回娘家啦,我禮物都給你們準(zhǔn)備好了。
有月餅,有紅棗,有黑桃,以及兩斤冰糖,和兩瓶酒。”
“哇,媽,這么多呀,不用那么多都行,隨便買點兒東西,只要人回去了就好了,他們照樣很高興。”
婆婆的禮物準(zhǔn)備的很豐盛,白倩倩嘴上這么說,心里卻就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回娘家東西帶的多,除了有面子,還顯得自己有孝心,父母也高興,多好的事兒啦。
但這種想法她不能表現(xiàn)出來,當(dāng)然,即使她表現(xiàn)出來也沒事兒。
婆婆劉彩娟不會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更不是那種容易生氣的人。
兒媳婦嫁到城里來,難得回一次娘家,東西少了怎么成?
反正劉彩娟就是這么想的,所以每次到逢年過節(jié),她都很早就跟兒媳婦準(zhǔn)備了禮物,準(zhǔn)備的還很豐盛。
“奶奶,你真好。”孫子小虎原本低頭刨飯,一直沒說話,突然說了一句,把全家人都逗笑了。
“奶奶當(dāng)然好啦,不過咱家每個人都好。”劉彩娟喜滋滋的說:“奶奶出去跟別人八卦的時候,每次都非常硬氣的告訴他們,咱們家從來沒吵過架。
每天的日子都過得很溫馨,家里人團(tuán)結(jié)互助,其樂融融,喝口水都是甜的。
你們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