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費曼超級學習法:理解更快、保留更高,27個高級學習模型作者名: (美)彼得·霍林斯本章字數: 1680字更新時間: 2023-03-31 17:32:23
學習金字塔
聲名遠播的學習金字塔,也被稱為“經驗之錐”,它表明,用講授給他人聽的方式學習可以幫助學習者最大程度掌握所學內容。從本質上講,以教授他人的方式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可以讓人最大程度地發揮自我主觀能動性。事實上,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將圍繞著“被動學習的效果不佳,而主動學習更有效率”這一核心原則展開,而這恰好也是學習金字塔包含的內容。
有些人可能將其奉為圭臬,但我個人建議是,將下面的數據視為粗略的指導方針,反而可能收獲最好的效果。但是,它們仍然展示了不同形式的學習方式,以及在知識保留率方面取得的不同效果。學習金字塔理論的內容如下:
◎ 學完之后立刻教授他人或使用技能,可以保留90%所學的內容
◎ 學完之后立即練習,可以保留75%所學的內容
◎ 參與小組討論,可以保留50%的所學內容
◎ 觀看他人的展示,可以保留30%的所學內容
◎ 僅通過閱讀學習,可以保留10%的所學內容
◎ 僅聽講座學習,可以保留約5%的所學內容
當然,這些數據不一定精準,甚至不一定被證實為正確的,所以,與大多數現代教育理論或模塊一樣,學習金字塔也面臨來自反對者的質疑。但學習金字塔的確顯示了一個真實的總體趨勢:參與度越高,學得越好;越是積極和慎重,學習的效果就越好。
毋庸置疑,將所學知識以教學的方式傳授給他人是所有與新信息互動的方式中,參與性最強、參與度最高、最不被動的一種類型。教授他人不僅能夠使信息在我們的頭腦中扎根,還將迫使我們認識到自己掌握了什么,沒有掌握什么。
教學能夠幫助暴露學習者在知識層面的缺陷,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指導他人,并進行解釋,這也使得我們無法躲在一知半解的舒適區內,告訴自己“是的,我已經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了,可以跳過它了”。如果你需要向他人解釋一個知識點,這樣的說法是無法令人信服的,你必須清楚地知道,每個步驟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每個步驟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你還將被迫回答與所教內容或知識相關的任何問題,并理清各種不同的觀點之間的確切聯系。
“向他人解釋發生了什么”,在本質上,是對學習者掌握知識的一個測試,而測試的結果,要么是知道,要么是不知道,不存在含糊不清的狀態。如果學習者無法向他人解釋,或轉述自己所學的知識,那么他就沒有真正地學會。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被迫通過教授他人證明自己的理解之前,大多數學習者會自以為自己無所不知。
讓我們以攝影為例,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閱讀和講座的學習方式,能夠保留的知識總共加起來是15%,這樣的結果也是有道理的。我們從教科書或講座中,能夠學到的攝影知識是有限的,而通過視聽輔助工具和示范——例如,某些角度會使物體看起來像什么,或如何使用計算機過濾打印等——將會對拍攝和處理照片的學習更有幫助。以小組形式,討論攝影相關的技巧或心得,或許能夠提供一些令人難忘的想法。當然,花時間練習拍攝和沖洗照片,必然能夠帶來最有效的第一手實踐體驗。
現在,讓我們看看學習金字塔與教授他人有關的內容。在教授他人時,你需要強化他人對攝影基本知識的認識,向他們解釋攝影的原則、類型和一般操作準則。理論上,在教授他人的過程中,你已經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金字塔上的所有部分的內容,并將個人的攝影經歷,作為知識提供給學生,以期能夠指引他們的學習和探索。這甚至還沒有包括你為這個課程準備內容和教案花費的時間。
所有這些與教學相關的活動,都是刺激大腦調用已經掌握知識的積極因素。從大腦中提取一些信息,比將信息塞進去更有用,能夠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這正是學習金字塔在最頂層(信息留存率90%)產生作用的原理。在教授他人的過程中,我們積極主動地從大腦中提取以前學過的知識,輸出這些知識,重新組織語言表述,以確保別人能夠理解和學會。這個過程又反過來強化了我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并同時加深了我們的理解。
在將信息簡化或壓縮后,在大聲地表達、解釋或推理的過程中,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獲得了更多、更深刻的見解。通過將模糊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文字和圖像,學習者能夠理清個人對知識的理解。教授他人這一行為,將迫使我們將籠統的信息,拆分為可以迅速理解和消化的細小信息塊,并傳遞給他人。在這個過程中,既鞏固了自己的所學,又傳播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