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永遠的老四
- 首輔嬌娘:我在古代農村燒大席
- 渦渦R
- 2982字
- 2023-06-15 11:00:32
唐元元馬上出聲:“娘,村正老爺明鏡高懸,你就別給他老人家添亂了。”說著,給她使了個眼色。
村正頗為意外地瞧了她一眼,神色緩和不少。
解決完這邊的事,回到家,唐父把那張解約書遞給了唐元元。
感慨萬千地說:“你的這樁婚事真是苦了你了。”
唐元元可沒心思管這份婚約書,只讓唐父詳細說明在沈婆子家的情況。
唐父就從昨晚開始,把他和唐母商量到沈婆子家解除婚約的事情給她說了一遍。
說起這個,唐母皺著眉立馬出聲:“我說四水你怎么回事啊,那馮家母子的嘴臉你也看見了,村正也在場,娘想讓他給我們判個公道怎么你還要攔著?”
“是呀四水,村正老爺肯定能給我們家斷個明白,娘這么做也沒錯啊。”小伍媳婦也極為不理解她的做法。
“那我問你們,馮啟是童生,今日發生的事村正也在場,馮啟的娘那樣說村正能聽不明白?但是他明說了嗎?他只字不提,只說解除婚約的事,這還需要細想緣由?”
一語驚醒夢中人,唐家一家全都禁了聲。
大周自開國以來便極為看重人才,但凡考中童生的學童,都受各地明府記錄在冊,倘若因天災故去或家中出重大事故,當地明府最高長官還要撥款下去告慰。
若是考中秀才,便被授予見官不跪,不充徭役,不納賦稅的優待。
這也就是為什么馮啟在唐家這么趾高氣昂的根本原因。
唐母現下感到懊悔,她只顧著想給自己的閨女討回公道,卻忘了馮啟的身份。
就憑這點,他只要給村正吹吹風,他們個窮苦百姓,又能拿他怎么辦。
“而且,我的名節我相信也不是平白無故就這么傳開的,這里面肯定有馮氏的功勞。”
唐元元神色陰郁地說:“這么做是為了貶低我,給她那好兒子掙名聲,好讓大家都覺得是我做了什么讓馮啟不得不退婚。”
一家人沉默了許久。
唐母愁的白了臉色,啞著嗓子出聲:“就這么看著他們耍威風,我咽不下這口氣。”
“誰說要忍著了?”唐元元冷冷笑了笑,一家人全都驚疑地轉頭看她。
扳不倒馮啟,從他那個囂張跋扈的娘身上找口子,很容易,只要讓她抓住把柄,肯定有辦法讓馮啟做不成童生。
既然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這些話她沒跟家里人細說,而是轉移了話題。
“對了,我今日澆地的時候,發現咱們這土壤又干又松,就連我們世代種植的青稞,每年的收成都不足一畝地的八成,這也難怪稅交著緊張。”
唐父還在愁悶著馮啟母子的事,乍一聽她換了話茬,反應了一會。
點頭回道:“咱整個清水縣的地都這樣,也就興利縣稍微好一些,因為它靠近府城江臺城。”
這樣啊,原是土壤不行,怪不得這片地的人活得又苦又累。
馮啟母子的事就在唐家人的消極中沉浸,它像根刺一樣扎在唐父唐母的心底。
到了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唐母伺候著唐父躺下,黑暗中重重嘆了口氣。
“孩子她爹,你說四水像不像她祖父那一支?今兒這事全是她提醒的我,許是她長大了,我總覺著這孩子最近比以前更聰明了。”
“…原本就不姓唐,又怎么能跟我老唐家一個樣呢。”
黑暗中,聽得出唐父的語氣有點傷感。
唐母也默了一瞬,似是想起什么,憐愛地笑了。
“不管將來如何,當年爹把這孩子抱進來讓我撫養的時候,從那一刻起,她就是我的孩兒,永遠都是…”
“是啊,爹的用意不管如何,她永遠都是我們的老四。”
第二日天蒙蒙亮,唐元元就把早飯做好,留給小伍媳婦和還沒起的唐父和六水,自己則是推著小車出門了。
今日十五,清水縣下轄四大村有聚合集市,她要趕在人們扎堆之前,尋摸個攤子賣吃的,要賣的吃食便是前日唐母買的牛骨。
原以為她把買來的都煮了,結果今早蒸土豆時下地窖一看,還剩些許牛脊骨被唐母小心翼翼包起來存放著。
望著滿地的土豆和麩子,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們不舍得一次全吃完,只嘗個鮮。
唐元元覺得與其這樣放著,不如把它變成可賣錢的吃食,這樣還能增加稅錢。
上次給嫂子做的是簡化版牛脊骨湯,牛脊骨若是調料齊全,做好了味道可是能香飄十里,她當即決定,用掙來的錢采購些熬煮牛脊需要用到的作料和副菜,準備熬煮好了推去集市上賣。
現代的時候,她爸爸沒事在家,就經常教她做各種菜式,久而久之,牛脊湯的做法她也爛熟于心。
何為牛脊湯?
牛脊湯實際上是有嚴格配比的,藥材共分五種,白芷,生枳殼,枯芩,除開上述三種,還有朱茹,黃連,調料共計二十六種,其中最為核心的底料需要烘炙,八分火候炙出水分來,鎖住底料原本的本味,再配合牛蹄峰下的山泉水浸泡后的牛脊,先是烘藥材,后入底料,山泉入味了在放入牛脊,步驟嚴格繁瑣,一步都不能少。
這個配方她原本想著可能派不上用處,便從不輕易示人,這是她的看家本領,若是拿去賣,能換一棟樓,是她現代的原生家庭爺爺那輩傳下來的,所謂一方傳三代人,這話一點都不假,只是沒想到會有一天成為拿來賺錢的買賣。
這次的湯便是復雜版本,比原先的多了許多食材,比如里面添加了大棗,枸杞,紅蘿卜,山藥等,出鍋后,味道立時四散開來,比之上次的牛骨湯濃郁十倍不止,更是飄散到院子外頭,惹得路過的村民紛紛翹起鼻子使勁兒聞。
“啊…好香的味道啊,哪家在吃飯?”
“好像是從老唐家傳出來的,他家這兩日賺錢了?”
“聞著好像是牛肉湯,這也太香了,我都走不動道兒了!”
唐元元聽不到外界的討論聲,自顧自地舀出一小勺來嘗過味道,她要分辨好壞。
一勺下肚,她滿意地砸吧嘴,嗯,湯色不油不淡,味道鮮美爽滑,火候也正好,把脊骨里面的骨髓都熬煮進湯里了,她還能喝出藥材的清香來,混合著蘿卜山藥的熟爛,實在是讓人垂涎欲滴。
為了不讓味道飄散沒影響了一會的賣湯,她趕忙蓋嚴實了捂著。
可是唐父卻被引著從屋里出來,六水跟在他后面。
“你在做啥呢老四,什么味道這么香?”
“四姐姐,我也想喝!”六水蹦蹦跳跳著,巴巴地望著她,咽著口水。
“爹,改良版的牛脊湯。”
這次她沒有給他們單獨留下多余的,本身牛脊骨就所剩無幾,還是先賺錢要緊。
她心疼地摸摸六水的發頂,安慰道:“六妹妹乖啦,這次的湯不能喝哦,等姐姐從集市回來,給你買個糖人作為補償好嗎?”
家中窮慣了,六水養成了乖巧懂事的性子,臉上雖是有些不舍,但還是脆生生地道:“姐姐不用給我買糖人,我不吃的,娘說吃多了牙會壞掉。”
“真是乖孩子。”她越是這么說,唐元元越是心疼了。
推著車出門,她才發現門口聚集著三三兩兩的村民,全都瞪著一雙狼吞虎咽地眼珠子瞅著她的湯,不住地咽口水。
唐父見狀,連忙吆喝眾人,生怕他們的湯被搶。
唐元元則是趁著這檔口,趕著牛車來到集市。
集市位于清水縣外陽山坡,不大的一塊平地上,這會已經聚集了不少忙忙碌碌的人。
她推著車四處走了走,覺得靠近賣饅頭的攤主最為合適,就停在了他旁邊。
不出一會,管理這場子的監市便挎著刀來到她跟前。
“這娘子,你準備經營什么營生?”帶頭的監市厲聲問道。
“回大人的話,小女子要賣牛脊湯,這是市金,您辛苦了。”
唐元元恭敬行禮,并雙手奉上攤位費。
監市瞇著眼睛掃了一眼,除了十五文的市金,還附著額外五文的敬贈金。
這種做法監市很滿意,收了錢便領著隊伍去別處了。
應付完官差,唐元元又跟隔壁賣饅頭的攤主打招呼,提議兩個人合作。
起初攤主都不搭理她,等她掀開大木桶,一陣肉香四散,攤主立馬換了語氣,表示一起互助。
集市上不乏賣肉的,但他卻只有饅頭,旁邊有個賣肉湯的,總會帶動他的生意。
游人逐漸熙熙攘攘起來,唐元元把棉被掀開一半,讓香味飄散出去,也開始大聲吆喝。
不多時,就有被香味吸引過來的游人,咽著口水。
“哎這位娘子,肉湯咋賣啊?”
“大娘,三文一碗。”
一聽要三文,人立馬轉身就要走。
唐元元隨即說道:“這是牛脊骨,里面添加了杞子、大棗、白蘿卜和少量紅蘿卜,味道鮮美還養身,大娘您可以先嘗嘗。”她舀了一小碗遞給那村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