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只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笑容,外面馬車聲響起,裴行儉此時一身朝服,顯然是剛從宮里出來,就來了這里。
“裴行儉見過殿下,見過太子妃!”
裴氏起身,看來是想回避一下,卻早被李弘拉著手,按著坐了下來。
“自家人,回避什么!”
裴行儉是朝臣,同時也是李弘的外戚,是裴氏的娘家人,李弘怎么會讓太子妃此時回避。
“來人,賜坐!”
裴行儉坐下,本想開口,卻見李弘先開口,不過不是敘事,而是讓人準備了茶水點心,還有昨日帶回來的杏子。
“裴愛卿,嘗嘗這杏子,這時節,尋常杏子可還未熟!”
裴行儉一來,感受的是來自殿下的熱情,此時只當是妻子娘家人來了。
“殿下,行儉今日來是向殿下和太子妃辭行的?!?
“這么快?”
“圣旨昨夜就送到府中,今日朝會陛下就讓擬出具體日程,剛才在翰林院,陛下也讓行儉去了,出來時,就讓行儉趕往云州,軍馬調動的旨意也已經傳到十二衛所。應該隨行的軍馬已經趕往行儉府中了。”
李弘聽著裴行儉的話,看著自己妻子。父皇這雷厲風行的作風,果真是一點都不耽誤事??!
昨晚才定下的事情,今天就擬訂好了章程,而且新任的云州都督此時就要趕往云州。
這效率,怕是古往今來也沒幾個皇朝比的過了。
“朝會討論的結果對本宮說說!”
“具體細節由各部負責,戶部統計人口,調動錢糧。吏部草擬前往云中九原的官員。兵部負責調派兵馬,工部已經著手向北方招募工匠。至于具體細節,陛下讓各部自己定奪,在朝會并不商量。”
這就是典型的各司其職,若是皇帝什么都管,那要百官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不過有件事,行儉要告知殿下,陛下想重修直道!這次行儉的行程也是走的直道,沿途先做探查,然后工部會具體對沿途損毀和荒廢路段再做具體記錄和查驗,以呈陛下?!?
“重修直道?”
李弘真是沒想到父皇不動則已,一動就是如此聲勢。
直道指的是秦直道,當年秦國從云陽林光宮一直修到云中九原兩郡的戰略大動脈。
這條直道為當年蒙恬帶人所修,全長近八百公里,在古代可謂是巨型工程。
秦直道當時是連接秦國中心地帶到北疆最短最快的一條道路,快馬一日之內從林光宮出發,可直達后世內蒙鄂爾多斯一帶,在古代堪稱奇跡。
父皇想重修此道,顯然是想加強關中地區,也就是帝國心臟地帶和北方的聯系。
可以想象,如果當年的秦直道重新修成,從長安出發的商隊最多兩日就能到達云中九原兩郡,裝載的貨物可以直接和草原各族進行貿易。
而秦直道寬三十到五十米,可以想象其通行能力有多強,到時候就是關中連接北方的一條大動脈。
其作用一點不下于南北通航的大運河,到時候重建云中九原兩郡,在周圍設置貿易區域,可以想象到時候兩郡周圍會有多繁華。
最重要的是,這條直道此時雖然損毀荒廢嚴重,加之黃土高原地區本就是水土流失重災區。
不過當年蒙恬修此道之時,工程的質量是足夠過硬的,到了此時,至少不用開山,不用將直道所經處的樹木重新砍伐一遍,因為直道的夯土強度,就算到了后世,依舊無法長出樹木,只長荒草。
此時想到父皇這決定,李弘也深深明白昨夜父皇和他所說的話。
大唐現在的錢糧收入,怕是很快就會全部撲在秦直道的重修和云中九原兩郡的重建。
甚至作為直道的起點,林光宮都會重建。
這其中的工程量,所用人口,耗費錢糧可不是一個大明宮可比。
真的要趕緊和吐蕃使臣談談了,之后幾年的大唐國力都會耗費在北方的巨型工程之上,邊境安穩,國內的建設才能穩步進行。
今日和裴行儉也沒有多說什么,就是問了北方之事,然后太子妃與他閑話家常幾句。
送裴行儉離開麗正殿時,李弘看了看裴氏,裴氏對他點頭。
當裴行儉離開東宮,馬車之中已經多了一些金銀細軟,其中甚至許多都是金銀首飾。
這是以太子妃名義送的纏費,作為裴家人,裴行儉自然也不好推脫。
多少不重要,其實到了裴家這個層次,真不缺銀錢,不過這是一份心意。
離開東宮的裴行儉,此時還想著從昨夜到剛剛發生的一切。
從太子將他扶起,從太子舉薦他到云州任職,再到太子那句自家人,然后再是太子妃和他閑話家常,贈予纏費。
此時裴行儉的手捏著那個裝著金銀細軟的布袋,喉結還微微滾動著。
東宮,裴氏回到麗正殿時,李弘看了看她,裴氏微微點頭。
裴行儉這樣的大才,李弘自然會拉攏到自己身邊,而且他姓裴,是自己的外戚,天然就是李弘這一方的最好人選。
“殿下,您在看什么?”
此時裴氏走近,卻見李弘拿著一個木盒,木盒之中鋪著上好的蘇綢,蘇綢之中卻有一個奇怪的東西,呈規則的多面體,黑不溜秋,上面許多刻印。
“哦,這是本宮昨日在宮里無意看到的,就拿了回來?!?
…
這不就是從宮里順東西么!不過好像也沒什么,畢竟順東西的是當朝太子,反正是從自家拿東西,有什么不對。
“殿下,這東西倒是奇特!”
“這是我家祖上元貞皇后父親的印信!”
“獨孤信的印!”
李弘點頭,此時從木盒之中將其取了出來,裴氏其實也是第一次見這么奇怪的印。
一般無論是父皇,還是朝臣,印信都是一個模式。可這枚就顯得和普通印信沒有絲毫相同的地方。
“本宮這位祖上親戚一生官職太多,足足四五十個,若是用普通的印,隨身帶著極其不便,所以就讓人做了此印,每一個面都刻著他的一個用印,方便隨身攜帶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