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唐的第十二天,李弘漸漸已經習慣身邊這些宮女的貼身服侍。
看來人真的是銳意上進很難,自甘墮落卻極容易。
宮女為自己舒緩筋骨,真的很是舒服,年輕女兒家的手,尤其相貌上佳的女兒家的手,真的讓李弘很是受用。
從洛陽到長安,路途遙遠,一路之上,李弘會偶爾看看沿途風光。
最喜看官道兩旁綿延麥田,其實到了此時,大唐的小麥種植一直還是在持續推廣之中。
關東地區還好,小麥已經有了極大的種植面積,而關中地區,小麥一直推廣不開,當地以種植粟米為主,也就是小米。
一直到了高宗時期,關中的小麥種植面積才開始穩步增加,不過增加也是有限。
說起來也是無奈,因為關中人口增長過快,相應占有的土地就會縮減。農民為了求生存,有些農戶不得不放棄傳統的種植作物粟,而用畝產更高的小麥取代。
小麥從秦漢時期就一直是統治階級推廣的農作物,東漢時期,甚至皇帝親自下旨推廣了九次小麥,不過封建時期的農業一直如此,求穩為主,變更為次。畢竟農人是要靠土地中長出的莊稼過活的。
粟米種植的好好的,沒人愿意忽然換了小麥去種,萬一一年顆粒無收,那吃什么。
莊稼在此時可是農民的命根子,民以食為天。沒人愿意去犯險換種小麥,除非逼不得已。
而統治階級有心推廣小麥種植,卻并沒有實際的優惠政策和萬一歉收的保障扶持,只是留于言表,農民哪敢以身犯險。
杜甫有詩:“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到了唐玄宗時期,公家和私人的倉庫中,南方主要是水稻,北方主要還是粟米。
孟浩然有詩:“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到了孟浩然時期,關中人家待客的方式依舊是殺雞煮黍,一盤煮熟的雞肉,一碗油亮的小米粥,如果條件好些,再加上自家釀的米酒。
小麥種植,在關中地區還是要想辦法推廣。
此時看著綿延麥田,李弘的內心是喜悅的。
尤其看到農人勞作,李弘更是會多看一會。
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這些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農人,就是以農業為根基的大唐皇朝的根本。
李弘看著他們,也在思索著此時大唐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這些問題該如何去解決。
來了大唐,他的初心還是不會變的。
為自己所在的華夏族群,為天下的普通百姓,李弘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當然,就此時而言,他要處理好自己和母后的關系,要鞏固他在大唐的地位,坐穩這個太子,才能說其它。
這一路李弘最怕就是夜宿,館驛的床有跳蚤,這是一個現代人不能忍的小動物。已經許多年沒見過這種可愛的小動物了,這一見就親熱的咬的李弘一夜一夜不能安眠。
車隊經函谷關,經潼關,過了連接關中和關東的大函谷,也就進入了大唐王朝統治的中心地帶,關中。
李弘特意留意了關中和關東農作物的種植情況,果然,小麥在關中地區的種植面積不如關東。
關中人口還在增長,均田制到了高宗后期其實早已岌岌可危,買賣土地變的更加頻繁,土地兼并的趨勢越來越巨。
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也是李弘最在意的問題。
李弘走一路,思一路,直到車隊近了長安城,李弘看著遠處暗灰色的龐大城池,整個人的目光都變的和路上截然不同。
長安,這就是長安!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這就是長安,自己終于來到了長安,看到遠處那巍峨綿延的巨城,李弘腦海中那些夢里的畫面此時愈發清晰起來。
終于來了,長安,好久不見!
那一瞬間,看著遠處的城池,李弘內心一瞬間竟是百感交集,眼中止不住的熱淚盈眶。
曾經多少次夢中夢到你的身影,此時終于來了你的面前。
為何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傳令下去,加快速度,我們今天進城!”
李弘話音剛落,不遠處的官道出現一批馬隊,馬隊揚起塵土,在隊伍后方卷起一條龐然土龍。
馬隊很明顯是沖著太子座駕方向而來,不過太子的隨行人員神色坦然,這是迎接殿下的隊伍。
待馬隊接近,一個英俊男子,一身錦衣,早已翻身下馬,看到李弘,就疾跑著向李弘奔來。
李弘看了看他,來人和他有五六分像,很是俊秀,和自己一般,只是更為年輕。
他已經猜出來人身份,看到他向自己跑來,李弘也向著他奔去。
來人剛想停下對李弘見禮,卻早已被李弘一把抱住。
來人見自己兄長如此,一時間也是緊緊將自己兄長抱緊,兩個男子就這樣在兩邊的隊伍眾人注視下緊緊抱作一團。
“皇兄,你終于回來了!”
“六弟!”
他就是李賢,武媚娘為高宗李治誕下的第二子,歷史上那個出名的章懷太子。
章是文章,懷是懷念。
他是高宗的嫡二子,在高宗所有兒子中排行老六。
兩人緊緊抱了一會,那里太子妃也走了過來,李賢趕緊拱手,叫了一聲皇嫂。
“對了,父皇現在如何了?”
“父皇的風眩癥越來越重,這些日子,經常頭疼的厲害,疼起來就不停捶打自己的頭。母后回了宮中以后,一直都陪在父皇身邊,只是父皇的病…”
“父皇的病…走,我們現在就趕去大明宮,這次我在洛陽聽聞河北道有一個名醫,讓人請了來。現在就帶他去宮里為父皇診病。”
“好,皇兄請!”
李弘也不上車,而是問自己弟弟要了一匹馬,他當兵的時候在草原也駐扎過,騎馬沒任何問題。
此時和自己弟弟并行,其余騎兵已經分開,散布在車隊周圍,拱衛著車隊。
長安城此時因為太子歸來,朱雀大街已經戒嚴。
隊伍迅速經過長安城,不做任何停留,直接繞過太極宮,向龍首原上的大明宮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