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此時既然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開挖煤礦,自然是不能讓普通百姓身先士卒,怎么也要讓這些重刑犯先去探路。
要知道,此時對于大唐來說,挖煤,尤其是大規模開挖,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新事物,總要先積累一些經驗,尤其這種高危作業,自然是重刑犯先去探路。
他們死多少,李弘都不在意,因為在李弘眼中,這些人已經不能算人了。所謂衣冠禽獸,用來形容這些人再合適不過。
李治和兒子的觀點基本一致,現在確實要為之后的采礦提前做準備了,大唐現在是以農業為主,土地將農民基本牟定在一定的區域,也不可能大量征集民力用來采礦。
刑徒確實是個比較好的選擇,與其讓他們在牢房里浪費糧食,不如讓他們去采礦挖煤,讓他們對大唐也能有點作用。
只是此時又要重修秦直道,又要為之后的采礦做準備,刑徒確實只能當一個選擇。
若是兒子今日不來,李治倒是沒細想等這些礦藏勘探出來,該怎么開采的事,現在想想,確實要未雨綢繆才是。
“弘兒,只是刑徒到時候肯定不夠!”
此時大唐的刑徒是真的不多,太宗高宗兩朝連續的大治,先是貞觀之治,后是永徽之治。加之大唐此時施行的是均田制,大致做到了耕者有其田,所以為了一口吃食踐踏律法的人真不多。
看看秦朝,光是章邯從驪山陵墓帶走的刑徒就高達七十多萬,大唐舉全國之力,怕都沒這么多刑徒。
李治望著兒子,等著兒子的回答,李弘稍微考慮了一下,就去父皇的桌案那邊取了筆墨和紙張。
他極其順手在紙上畫出了一副蜿蜒曲折的曲線圖,又在這道曲線旁邊畫了一些島嶼和半島圖形。
若是對地理稍微有些了解,可以看出這就是大唐此時的海岸線和周圍的半島以及隔洋相望的東瀛。
李治身為唐皇,自然看明白了這是什么。
“弘兒你的意思是用這兩地的人來挖煤?”
兒子專門將半島和東瀛畫出來,李治自然明白兒子的想法。
“父皇,高句麗和百濟舊地一直暴亂不斷,弘兒覺得他們就是吃的太飽,太閑了撐的,不如讓他們挖煤活動活動。”
“還有新羅,我們這幾年和吐蕃打仗,他們就趁機攻打我們的熊津都督府。還鼓動高句麗和百濟舊地民眾暴亂,這次劉仁軌好不容易平息暴亂,擊潰了新羅兵。這次怎么也不能讓新羅就送幾個女人,一些珠寶就了了此事。”
高宗看著兒子,一直以來,李弘在高宗眼中那可都是恭敬有禮,仁愛有加,無論是對弟弟妹妹,還是對朝中大臣,就算對他東宮的內侍宮女,自己這兒子也是極為善待。
此時兒子一說到外族,卻是完全另一番樣子。
其實之前他對吐蕃的言論就是如此,不過當時高宗也沒太注意,他注意的就是如何挑起吐蕃內亂,解決吐蕃這個大唐的勁敵。
這次說到挖煤所缺的礦工之事,李治才注意到兒子對外族的態度。那簡直是要多狠就有多狠。
“弘兒,你的意思是讓新羅人也來給我們挖煤?”
“還有這里!”
李弘毫不猶豫指著東瀛。
“這里?”
李治看著草圖中的東瀛位置,只是搖頭,這里的人怎么肯來大唐挖煤呢!
看父皇搖頭,李弘就在海洋這邊畫了幾艘船。
“我們開始肯定不會告訴他們是來挖煤的,只說我們和北方貿易頻繁,加上絲綢之路也需要大量貨物消耗,需要大量勞工,用來趕制所缺貨物。”
“只要我們許諾的條件豐厚,不愁沒有人來。現在在東瀛人眼中,大唐可是物產豐饒,寸土寸金的地方,是他們心中向往之地。”
李弘說的一點沒錯,此時大唐在東瀛人眼中,就像圣地一般。
畢竟白江口一戰,大唐剛剛將東瀛軍隊打的片甲不留,血染白江口。
以東瀛的尿性,那就是誰能將他們打趴下,踩著他們臉在地上可勁摩擦,誰就是他們要學的榜樣,要恭敬對待的對象。
看看后世東瀛人對燈塔國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此時大唐通過白江口一戰,可是徹底打服了東瀛,在大多數東瀛人的眼中,大唐可不就是他們向往的地方么!
“弘兒,你這是準備騙他們過來?”
“我們自然是不會做這種事,再說東瀛和我們隔海相望,船只都是大問題,隨便一個浪涌過來,都可能翻船。”
“父皇,我們距離東瀛實在有些遠,隔著重洋。可是新羅距離東瀛可是很近的,中間還有幾個島可以作為中轉。當年百濟請東瀛幫忙,四萬的東瀛軍隊可都能一次通過海運送到白江口附近,。我們可以讓新羅作為中轉,將東瀛人送往我們的礦山。”
“你想讓金法敏派人去東瀛招勞工,然后轉送到我們這里?”
“父皇,他招的東瀛人越多,他新羅出的人就越少,如果招的足夠多,我們還可以給新羅一些好處。”
李弘這里是典型的讓新羅干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事,要么你新羅出勞力,要么你派人騙,啊不對,是招東瀛人到大唐挖礦。
“父皇,如果金法敏他不肯做,正好我們借此滅了新羅!這次我們和吐蕃暫且和好,正好可以從西線抽調兵力前往大同江畔。”
李弘話音剛落,外面響起腳步聲,母后來了。
此時武媚娘走近,也看到了兒子畫的那張潦草地圖。
“陛下,您和弘兒在說什么呢?”
“說礦工的事,弘兒想用暴亂的高句麗和百濟舊民,還有讓金法敏到東瀛招人到我們大唐挖煤!”
“這個,媚娘就不參合了。不過上次弘兒不是說想通過季家,讓那群老門閥也開采新勘探的礦藏么?”
“母后,老門閥用什么人我們不用管,可皇家經營的礦山怎么也不能用普通百姓挖礦。一來土地離不開人,二來挖礦風險實在太大。普通百姓家死一個壯勞力,家里根本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