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山突破成功,不僅讓楊家眾人等人又驚又喜,同時也讓李錚然松了口氣。
最壞的情況總算避免,讓人遺憾的事情也并未發生。
這位將他視作子侄的叔輩,歷經坎坷,終是成為了壽享兩百載的筑基修士。
“錚然哥?!?
翌日正午,紅光滿面的楊大海來到了藥田山莊,臉上笑容綻放了一路。
楊青山筑基成功,不僅化解了他的悲痛與擔憂,同時也讓他跟著沾光,在族內地位水漲船高。
莫名的,李錚然還能感覺到,經歷此次一事后,對方的眉眼雖沒變化,但隱隱間卻像是成熟了兩分。
只不過,這一切,都暫時被遮掩在了舊友重逢的喜悅里面。
順勢看去,在他身旁,還有著一位并肩同來的黑袍青年。
四目對視,腦海記憶不停浮現。
最終定格在十五年前,不同選擇的揮手告別。
看著與記憶里沒有太大變化的身影與面容,李錚然臉上露出一絲緬懷與感慨,駐足原地,微微張嘴。
“林寒……”
多年未見,實則他也有些猶豫和忐忑。
對方如今身為玄劍門這等大宗門的練氣七層弟子,且得了某種傳承蘇醒而來。
兩者地位差距,不可謂不大。
他也不敢確定,這份舊時的友誼,是否還被對方放在心里。
許是察覺到了他的心思,黑袍青年嘴角微挑,冷面如冰山融化般笑容浮現。
“錚然,好久不見?!?
話音落地,既無疏遠,也無居高臨下之意。
那份隱藏其中的暖熱緬懷,依舊如當初一般熟悉未變。
剎那間,李錚然釋然一笑,心里忐忑消失無蹤。
......
“來,錚然哥,林寒,再來一杯?!?
老友再見,自然免不了一番談天說地。
為此,楊大海帶來了兩壇靈酒,三人對飲,不一會兒就像是回到了當初分離前的融洽時光。
那一層多年未見的陌生隔閡,也隨著靈酒入肚,悄然散去。
閑談一陣,李錚然也因此知道了林寒最近幾年的情況。
數年前,對方下山執行完宗門任務后,因為一時僥幸,偶然落入一處洞府遺跡,得到上古傳承功法,陷入沉睡。
之后,恰好被玄劍門擅長卜算的真人推測出蹤跡,解救回宗。直到半年前,他才勉強消化傳承功法,通過考驗,蘇醒而來。
并且,他還因此得到了某種好處,一舉突破到了練氣七層,引得宗門關注。當初那位解救他回宗的假丹真人也因此親自露面,收他為徒。
因此,他在玄劍門地位上升,如今已然成為宗門執法堂弟子。
在這之后,林寒原本打算書信于楊大海,告知此事,免得他們兩人擔憂。
但是,由于偶然聽說了楊宋兩家的爭斗,并且想起楊青山已然快要六十歲,面臨氣血下滑的大關。
所以為了報答對方當初相助遠遁數千里,提供靈石資源的恩情。最后,他便主動向宗門貢獻了自己所得的遺跡傳承,以此兌換了筑基丹,一路趕來。
“也算是僥幸,剛好趕上?!?
林寒臉上浮現出一絲慶幸,如刀刻般的五官也在這一刻柔和了兩分。
對他來說,楊青山亦是當今世上,他唯一最親切的叔輩。能夠為對方延續仙途,他打心底里覺得,此行十分值得。
見狀,李錚然默然點頭,為對方的果決報恩感到佩服。
唯一向宗內換取筑基丹的機會就這般用去,哪怕楊家會向他補償靈石,但日后想要再謀取筑基丹,需要花費的代價無疑更大。
這一點,他與楊大海兩人都心知肚明。
似是看出了他們的擔心和慚愧,林寒擺了擺手,冷面泛起笑意:“一枚筑基丹罷了,算不得什么。”
“至于日后筑基之事,我自有辦法?!?
語氣清朗,神色坦然,話語內的自信不似作偽。
見狀,李錚然與楊大海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倒是知趣未再提起此事。
氣氛一時有些沉默,只余靈酒吞咽之聲。
隨即,就見楊大海眼珠轉了轉,好奇向往道:“林寒,能不能給我們講講?!?
“這白云山外面,到底是個什么光景?”
“還有北林仙城,聽說最近這些年熱鬧的很?”
從小都沒怎么離開過白云山的他,一直都對外面世界十分好奇,尤其修為突破練氣中期后,不止一次動過心思想要出去見識見識。
但礙于這些年的楊宋之爭,他一直都被族內長老勒令禁足,難以私自離開。
聞言,心里盤算著日后離開的李錚然也來了興趣,附耳靜聽。
“呵呵。”
林寒知道他的性格,冷面笑容依舊,雖然僵硬,但目光卻頗為柔和。
放下手里靈酒,不一會兒就見他將這些年的所見所聞,娓娓道來。
“北林仙城,這些年確實是名聲大噪?!?
“畢竟北林真人已然突破結丹中期,哪怕放眼整個齊國,也找不出幾個比他更強的散修?!?
“因為這一點,萬獸山脈附近秩序井然,獵妖人與商會等勢力都愿意前去。當初第一次下山時,我便是跟隨宗內師兄前往此地誅賊。”
語氣稍頓,林寒抿了一口靈酒,繼續說道:“不過,除此之外,聽朝湖、碧峰山等大型坊市之地,這幾年也名聲不錯,都有規模擴大的跡象?!?
“各有數位筑基后期大修坐鎮,甚至個別地方還誕生了假丹真人。”
“總體來說,我們齊國北方這一片,還算是秩序平穩。”
清朗話音輕緩有力,一幅幅畫面悄然浮現在李錚然心底。
以往通過楊大海關系,他曾大概看過一下楊家藏經閣內的地圖。
但即便如此,受限于接觸人群層次較低,他對于白云山外面的世界,也只是死板知道一個大概。
此時此刻,隨著林寒的耐心講述,他對于一些齊國北方的一些勢力分布,周圍地形,劫修出沒情況等等,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尤其是聽到對方描述的一些大型坊市和仙城之地時,李錚然也會旁敲側擊,故作好奇的詢問兩句。
見他這般表情,林寒倒是沒有多想,只是更加耐心的為他詳細解釋。
得益于此,李錚然腦海里的那份地圖記憶,就像是自動補充般,不停出現勾與叉的圖案。
漸漸地,他未來離開白云山的規劃,也因此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