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中國很多合伙失敗的企業無一例外地印證了中國創業模式中的兄弟式合伙,仇人式散伙。很多創業企業之所以失敗,最大的原因并非對手過于強大,往往來自內部——一起創業的合伙人可以共患難,卻難以同享樂。
以新東方故事為原型拍攝的《中國合伙人》,電影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很勵志,但現實中的合伙人往往都是一地雞毛,失敗大于成功。
哥們之間合伙做事業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因為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礎,無論是由于共同籌措資金還是因為能力走到一起,最終能把事業做長久的卻少之又少,因為這里面摻雜了很多復雜的私人感情。
合伙之時,彼此都把對方當成好哥們對待,而沒有把對方嚴格定義為合伙人。所以,在制度約定等方面就不會像正規對待合伙一樣那么嚴格和規范。正是這一點,為后來埋下了隱患。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現代企業沒有完善的制度,還談何發展?創業初期這種隱患可能還不太顯眼,一旦企業發展起來,資產達到一定規模,沒有規范的弊端也就顯露出來了。最終,只能上演彼此撕破臉的悲劇。
兄弟式合伙人多數要經歷以下過程:開始的時候同心同德,創業中期漸漸同床異夢,合伙后期變成同室操戈,末期反目成仇或同歸于盡。所以,那種關系不錯的鐵哥們,酒桌上一拍胸脯就開始合伙創業,幾個人平均股份,開干,這樣的合伙結局基本不會太好,股份均等的情況下更是必死無疑。股份均等就證明沒有老大,沒有拍板的決策者,每個股東都是老大,彼此都不服管理,那么公司有任何需要做決策的事情,都需要驚動全體股東。這樣就會造成資源浪費和內耗,最終的局面就是出力的時候往后躲,分錢的時候爭著搶。
尤其最初合伙的時候談到錢就覺得傷感情,或者礙于感情不好意思談錢,結果在利益分配和責任承擔上搞不清楚。最后出現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沒有回報的付出誰都不愿意付出,付出多的人又感覺收益不公。
另外,導致仇人式散伙還有幾個原因:
1.缺乏真正的了解。平時是好哥們兒的人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時候多,沒有涉及利益,即使有請客花錢的費用也只是零零散散,加上大家彼此客氣,誰也不覺得誰小氣或大氣。而等到真正合伙做生意的時候,是真金白銀的付出與得到,利益面前真正能夠擺正位置才行,要不然一定會產生誤會,與錢有關的矛盾慢慢積累就會造成更多的不愉快。
2.共事才能看清本性。一起做事才能顯出人的格局和本性,原來不在一起做生意只能了解表象,真正看清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是有利益紛爭的時候。在合伙做生意的時候彼此都要有做人的道德底線,人有私心很正常,但超出底線就不正常了。
3.有事不往明說。合伙做生意就怕有話不說,有誤會不解決,讓別人猜心思。開誠布公地談,對事不對人才是合伙的核心。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也有過分歧和矛盾,馬云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坦誠相對,把彼此的不滿都和盤托出,最終才有了他們擰成一股的合伙狀態。一起合伙不可能一點問題不存在,要看問題的出發點是為了整體還是為了個人,這個區別開來相對就容易理解。即使沒有核心意見,要避免日常積累的小誤會也是需要技巧的,需要定期坦誠溝通,才能消除一些誤會。
4.不能及時化解矛盾。所有的矛盾都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走到散伙的那步也一定是前期有了小矛盾沒有及時化解,導致小矛盾演化成了大矛盾,或者戰略上有了問題彼此推責無法坐在一起商量對策。絕大部分的公司不是被外部競爭打垮的,而是內耗把公司搞垮的。
總結一句話,好兄弟明算賬。好兄弟可以打江山,前提是一定要把合伙這件事悟透,不能憑著兄弟感情行事。豪情萬丈的兄弟情誼有時候在利益面前脆弱如紙,一戳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