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兵進天蕩山
- 三國逆賊
- 風雨十年瀟瀟路
- 2015字
- 2023-06-27 19:50:00
“欽天監處應該有存檔,元常一查便可知五日前出現了雙星伴月的天象。”
“按古籍所載,此天象主大旱,不是今年便是明年,若不趁春水充足時做好應變準備,受苦的只會是我關中百姓。”
軍墾這一塊,郭汜早就讓軍隊挖足了蓄水池,但民間么,他卻不敢太過提前,怕的便是會引發不必要的輿情。
所以,他一直在等,直到出現了能牽扯得上的天象時,這才下達了開挖的命令。
“原來如此,下官受教了。”
一聽這么個解釋,鐘繇的臉色不由地便是一白——別看關中倉廩充實,可,那些糧秣全都屬于軍隊系統所有,真論起來,都屬于郭汜,朝廷根本插不上手,一旦真發生了大旱災,那,后果可就嚴重了。
“司空府在此事上須得高度重視起來,若有需要,各地駐軍可以出動協助。”
郭汜之所以明知楊彪等人背后小動作不斷,卻硬是生忍了下來,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手下的文官還無法形成體系,在徹底壯大前,真就離不開那些文臣們的配合。
當然了,他也不是一味在隱忍,暗中也在拉攏著文官們,鐘繇就是他最看重的幾名干才之一。
“下官知道該如何做了。”
鐘繇顯然不打算讓軍隊插手地方事宜,真若如此,那,這朝廷就將徹底改姓郭了。
“嗯,那就先這樣吧。”
聞音知雅意,既是還沒到能收攏對方的火候,那就沒必要去試探,郭汜無所謂地擺了下手,便算是結束了此番會談……
鐘繇辦事還是挺認真的,并未全信郭汜,在從大將軍府請辭后,直接就去了太常寺,找欽天監要來了這段時日的天象紀錄,果然發現有“雙星伴月”的記載。
再一查歷法,還真就有大旱災的說法,頓時就被驚到了,在忙不迭地下令關中、涼州各地官府督導民眾開挖蓄水池的同時,也讓各地官府加緊建造水車,以準備應對災變。
不僅如此,他還向中原各地下了預警通告,但,很遺憾,關外群雄們此時都在忙著打仗,根本沒人將司空府的警告當一回事兒。
也就只有劉表比較謹慎,盡管不曾下令開挖蓄水池,可卻是急匆匆地從關中引進了各種式樣的水車,在境內大力推廣。
這一切,都在郭汜的預料之中——人啊,就是賤,不到碰得一頭血,都學不會乖。
不過無所謂了,這樣也正好適合他來扮演救世主。
為此,他刻意下令四大商賈抓緊時間,多多轉運牛羊馬匹,到夏收時,再狠狠囤積一把糧秣,并讓軍隊出動,在弘農、蒲津渡等邊境地區多設糧倉,做好救災準備。
四月底至六月初,冬、春小麥皆大收,關中因此糧賤,百姓難免有怨聲,郭汜下令安撫,明言明年應有大旱,奈何百姓對此都不是太相信。
這就沒轍了,郭汜遂下令朝廷敞開收糧,并給百姓開出了購銷憑證,言明到明年時,可憑此憑證平價回購定額糧食。
結果,絕大多數百姓還是不以為意,隨意丟棄購銷憑證者不在少數,這,就是自尋死路了。
郭汜對此也自沒轍,只能無奈嘆息——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六月底,在郭汜的精心照料下,八株棉花提前豐產了,每株平均結出了十個棉桃,最終得飽滿的種子628粒,產出的棉花勉強夠整出一件小棉褂子。
不過,郭汜可沒打算這么浪費,全都先讓馬云蘿收著,打算等拿下了漢中之后,再用來試驗織布機,以為后續的大規模推廣做準備。
七月初一,在經過一番調整后,郭汜留賈詡、徐晃、陳進、齊奎率三萬兵馬坐鎮長安,自率十萬步騎于長安城外誓師出征,天子郊送,聲勢可謂是浩大已極。
張魯聞知關中探子回報后,大為恐慌,一邊向劉焉求救,一邊集結八萬兵馬齊聚沔陽(今之勉縣),在定軍山、天蕩山一帶嚴密布防,打算御敵于境外。
七月十八日,大軍已至天水,馬騰率眾來迎,郭汜好生籍慰了馬家父子一番,但,并未同意馬騰所部一道進兵漢中,只讓馬超率三千騎軍跟隨作戰。
七月二十一日,大軍迤邐而行,已過故道縣(今之甘肅兩當縣),徐徐向沔陽逼近。
沔陽有名山兩座——天蕩山與定軍山。
定軍山,位于沔陽城南十里處,屬大巴山脈尾端,一共有十二座山包隆起。
主峰定軍山高八百余米,山南有一個天然鍋底形的大洼,號稱仰天洼,可屯兵過萬,北麓則是一片廣漠沃野,易守難攻,自古就有“得定軍山則得漢中,得漢中則定天下”之美譽。
而天蕩山則位于沔陽城北五里處,山高近千米,延綿十數里,地勢險要,與定軍山、陽平關成犄角之勢,為漢中盆地西部門戶,西控川陜要徑,為歷代兵家必爭之要地。
去歲,張魯在燒毀了褒斜道之后,為防朝廷報復,早就已在兩山修筑了穩固的軍寨。
尤其是擋在突前位置上的天蕩山,更是防御設施齊備,糧秣輜重不缺,兵力堪稱雄厚。
很顯然,強攻絕對不可取,要知道原時空里,黃忠就是在天蕩山折戟沉沙,差點連老命都丟了,真要硬來,那就不知得往山腳下填上多少條的人命。
而這,顯然不是郭汜所愿意接受之結果,所以,兵至山前四里開外處,他便即勒住了兵馬,就地安營扎寨,并派出不少斥候游騎前去打探軍情。
“報,稟大將軍,現已查明,囤兵于天蕩山的是賊將楊昂,有兵約兩萬五千步騎。”
“報,稟大將軍,賊將張衛守沔陽,有兵約一萬五千余,定軍山上的守將是楊任,手下兵馬約一萬二千余。”
“報,稟大將軍,張魯自率精銳步騎近三萬囤于陽平關,內外皆有結寨。”
……
大寨立好后沒多久,各路哨探就已將大致的敵情分布探了出來,陸續匯總到了郭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