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赤使者團的一二三建議
- 貧道我不裝了,茍不住就請君赴死
- 睡在夾子
- 3178字
- 2023-07-18 23:00:00
大靖王朝,靖興殿。
諸部主管百官進朝,山呼億歲過后,于壯闊的大殿內分兩排站列。
大靖王君也不耽誤時間,沉凝開口:“召大赤使者團進見!!”
殿門處,立馬有宦官扯長聲音道:“奉吾王令,召大赤使者團進見!!”
朝會內容在被宣召進朝時就早已通達,大靖文臣武將都清楚大概是怎么回事,目光盡皆帶著深思之色看向大殿門口。
“你們大靖打仗不怎么樣,排場倒是講究,談個事還處處給我們擺譜!!”
伴隨著一道不滿的譏諷聲,大赤王朝一行七八人,均是高階至人境,高昂著頭旁若無人地走進來,禮也不行,目視王座上的大靖王君,直接開口:“大靖王,上次我們提的建議,你考慮得怎么樣了??”
雖然大赤使者團代表的是大赤王朝,但他們進見大靖王君時這樣無禮,簡直是目中無人。
大靖百官立馬怒了,紛紛怒視大赤使者喝罵。
“大膽!!”
“放肆!!”
“爾等焉敢如此猖狂!!”
......
面對大靖百官的憤怒和喝罵,大赤使者團視若無睹,全都用赤裸裸的眼神看著大靖王君。
如此不加掩飾的作態,不是傻就是有恃無恐,大靖王心中一沉。
上次大赤使者持小勝提議大靖王朝向他們進獻王貢。
進獻王貢代表臣服,答應的話大赤馬上就會退兵。
但以大靖的國力,每年向上頭的大魏皇朝上獻皇貢就已經夠捉襟見肘,再向大赤獻王貢,那絕對是不堪重負。
雖然戰事對虛弱的大靖王朝來說尤其不利,但也不是不可以咬緊牙關死撐。
堂堂神武王朝,怎么能如此輕易就屈服于人?
“來使不必白費力氣多問,若是進獻王貢之事,孤絕不同意。”
大靖王君冷冷地看著大赤使者團:“若是無有他事,你們請回吧!!”
“哦?!”
大赤使者團中,領首的赤服主使驚奇一聲:“看不出來......你大靖王還蠻有骨氣的嘛。”
他話頭一轉:“進貢之事暫且可以不談,我等來此,確是另有提議,大靖王可是要聽?”
你都強闖過來讓我上朝了,還問我要不要聽?
大靖王君心中一怒,輕喝道:“說!!”
“今我大赤鎮國柱將赤霸將軍,率軍三十萬兵壓定靖關。”
大赤主使貌似為你好地說:“大戰一觸即發,為免你大靖損兵折將,我來此提議,你等割讓定靖關以西兩百城予我大赤,兩國就此罷戰,各自以通靖河為界分而治之,如何??”
什么?
大靖王君一聽,手背青筋凸起,差點把王座抓裂。
大靖文武百官也是更加憤怒,再次喝罵大赤使者團無恥。
就連王座屏風后,經過母后解釋知曉了其中要點的李青姝,也氣得兩眼瞪圓。
通靖河是定靖關外連同大赤大靖兩國的一條通天大河,自西彎流往東,劃開小半個大靖西北地界,神人難渡。
如果割讓定靖關西面兩百城給大赤,那大靖西面就等同打開了半扇大門,雖然有通靖河略作分隔,但定靖關差不多也就形同虛設了。
舍棄西北,自西而入。
后面大赤王朝想做什么,還不是就能做什么?
這已經不是獅子大開口,而是打算予取予求了。
“你在說什么廢話!!”
大靖王君差點被氣炸,目中火氣滾滾地喝道:“爾等給孤滾!”
“即刻離開大靖國境,不然休怪孤不講戰中禮儀!!”
王君發怒,眾大臣紛紛附和。
“你們憑什么開此巨口?”
“滾!滾出大靖!!”
“若不走,定叫爾等死無葬身之地!!”
......
面對大靖君臣的憤怒,大赤使者團淡定自如。
“先別忙著發怒。”
大赤主使擺了擺手:“若要問我憑什么,我自會細細跟你等分說,等我說完,你們再做計較如何??”
大靖君臣忍住憤怒,全都目光噴火地死死盯住大赤主使,看他能說出個什么憑仗。
對此,大赤主使也不以為意,微微一笑:“方才說過,我鎮國將柱率軍三十萬兵壓定靖關,這,只是先鋒軍馬。”
“我大赤已調兵七十萬整裝待發,若爾等不割城臣服,不日后,將由另一鎮國將柱赤猛將軍統軍到來。”
說到這里,他鼻孔朝天,傲氣地說:“我大赤起百萬大軍,兩鎮國將柱齊出,麾下上將無數,皆是至人八、九星,你等小小定靖關,兵不過二三十萬,將不過二三,如何能擋?”
“屆時,還不是抬手即破。”
“若是定靖關一破,四周諸國必然聞風而動,到時爾等四面皆戰,頃刻間便會亡國滅種。”
“如此,可夠你們計較得個明白清楚?”
什么?
百萬大軍,鎮國將柱齊出,上將無數??
大靖君臣一聽,盡皆又驚又懼。
如果真是這樣,那大赤王朝幾乎是兵馬齊出,舉國一戰了。
大靖全國也才一百多萬兵馬,良將又不足,真的很難抵擋得住。
定靖關一破,群狼分肉,大靖亡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想到這種后果,大靖王君眼睛都紅了,質問道:“你們大赤兵馬齊出,國內必然空虛,難道就不怕先被諸國群起而攻之嗎?”
“諸國群起而攻之?呵呵,笑話!!”
大赤主使不屑地笑了下,更加傲氣地說:“周邊諸國,誰敢攻我大赤王朝?”
“我大赤三千城,精銳之兵逾三百萬,民眾不下十億,又皆是神民,但凡有變,全國盡可成兵,誰來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反觀你大靖,城不過千余,神民不超三億,就算逆起仁念,庇護有數億凡民那又如何?豬狗一般的東西,還不是讓你們自累己身,為人所魚肉??”
神民,即神武運朝的國民,都是能修行的人。
而凡民,則是字面意思,指沒有命源,一般不被神武王朝接納,甚至隨意祭用的,如恒河沙數般散落在廣袤大地上自生自滅的普通人族。
兩相對比,大赤王朝的強盛一覽無遺,絕對有晉升皇朝的底蘊。
即使大靖君臣如何憤怒,也都知道大赤主使說的是事實,不由得陷入沉默。
盡管他們也清楚,大赤主使話語之中不無恐嚇成份。
因為舉兵百萬不是三兩下就可以做成的事情,大赤王朝肯定會損耗甚大。
但這種損耗,只要拿下定靖關,隨便就可以補上來。
舍不舍得派出七十萬大軍一戰而畢全功,盡在大赤王朝一念之間。
事到如今,誰敢賭他們不舍得??
唯有沉默,仔細斟酌是要死戰到底,還是割讓兩百座城池給大赤王朝繼續茍延殘存。
......
王座屏風后。
庇護凡民乃我大靖祖訓,怎么就是逆起仁念了??
李青姝氣得臉都漲紅了。
即便不提組訓,她自小在太平宗長大,也不覺得神民、凡民有什么區別。
大家都是人族,活在同一片大地上,怎么可以這樣粗暴地做上下尊卑之分。
看著大赤主使鼻孔朝天俯視大靖王朝和所有凡民的那幅傲氣樣子,她恨不得一劍劈過去,把這老貨的鼻子砍掉。
大靖君臣沉默,大赤主使假模假樣地嘆了口氣。
“唉,大靖王,你畢竟是王朝之君,一下子割讓五分之一的國土,我知你心中為難。”
“你我兩國毗鄰,多年以來也算友好,我大赤王朝也不忍心見到你們國破家亡。”
“所以,我這里還有另外一個建議,你們可以再聽聽。”
大靖君臣聞言一愣。
大赤主使也不等他們詢問,笑吟吟地再次開口:“我大赤王君仁義,交代我若是你們為難,可以只取定靖關最西邊百城。”
“如此,給了你們緩沖的余地,我大赤,也算是還了開國先祖互相扶助的同鄰之誼,如何??”
大靖王一聽這話,心里更加窩火。
無故攻打我大靖,你還知道同鄰之誼?
說什么互相扶助,如果當初不是我大靖開國先祖顧念私誼照應你大赤,你們早就滅了,哪里能有今日的強盛與威風!!
大靖王忿忿不平。
而大靖百官,不少人則是有點動心。
如果只割讓最西邊百城,大靖還不算門戶半開,對比國破家亡,確實值得考慮。
眼看大靖百官開始動搖,大赤主使繼續加大力度,掏出了第三個提議。
“怎么?你等這都不肯接受嗎?”
“也罷!!”
大赤主使假惺惺地說:“我大赤王朝早有預料,我家王君也實在是仁義,給你們還留了第三個選擇。”
“你們可要聽聽?”
“實話說,作為使臣,我對這最后一個提議,是有點不太愿意說給你們的,但是沒辦法,誰叫君命不可違呢。”
還有選擇?
大靖百官再次一愣。
就連心中窩火的大靖王,聞言也少了幾分火氣。
如果能割讓更少城池,大靖緩沖的余地就更多。
數百年來,大靖丟城失地也不是第一次了。
不超過一百座城池的話,不是不可以考慮。
“說!!”
大靖王咬著牙吐出說字。
實力不行,不得不動心。
大赤主使見狀,點了點頭。
“我家王君愿只取最西邊五十城,不過,有一個條件!!”
他頓了頓,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自己身上了,才緩緩開口。
“聽聞你大靖公主年已二十,剛巧與我家小王子赤風同齡,如果你大靖王肯把公主嫁入我大赤和親,那我方馬上退兵,還你西北望西城等城池。”
“并且,你我兩國締結盟約永不相犯。”
“諸位,你們看如何?”
“大靖王,你又是肯與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