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懸羊劍宗的故事
- 穿梭仙界,請公子別浪
- 有閑小神仙
- 2262字
- 2023-06-19 17:44:53
李長安這下是真的震驚了。
那白影竟然還是一名仙人?
看他狀態頗為詭異,似乎既存在于過去,又能影響現世,自己再在勿我峰上住下去,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懸羊劍宗三仙,其一便是創派祖師,聽說是一名太乙玄仙,以劍入道,登峰造極,在仙界一眾太乙玄仙中名列前茅。
“另外兩名仙人,就是那兩位天驕,其中之一成為懸羊劍宗掌門,至今姓名已不被知曉,至于另外一名劍仙……
“他叫李慕白。”
“柳師姐為何連他名字都知曉?”李長安疑惑問道。
“因為他在仙界實在太出名了。”柳十一雙眸異彩流轉,一反清冷不近人情的常態,多了許多懷春少女的傾慕:“即使相隔一千年,即使天庭有明令下達,要求禁止一切與他有關的記錄、討論,但有些人……
“無論在哪里,都像是黑夜中的星辰一樣光彩奪人。
“但是……”
柳十一在這里似是有無限的唏噓,長久地沉默不語。
“但是什么?”李長安心頭像是有小貓在抓撓,忍不住問道:“后來呢?”
“后來?”柳十一臉色恢復清冷,語氣重新歸于平淡,“沒有后來了。”
“后面就是一團迷霧。誰都不知道為什么,強盛一時的懸羊劍宗忽然一夜之間毀滅,所有的門人弟子一夜間死去。
“甚至連那創派祖師,也隕落于九重霄之上。
“至于李慕白……有人說他身中詛咒,無聲無息地凄慘死去;也有傳言說懸羊劍宗毀滅背后,有天庭的指使,而李慕白僥幸逃脫,但在知道真相后,一人一劍殺上天庭,曾經將天庭殺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
“不過傳言之所以是傳言,因為無據可查。一千年來,所有關于李慕白的記錄都僅限于口耳相傳,那些與天地同壽的仙人,雖然也時常有在九州上行走、現世。
“但是無一例外,都諱莫如深,所以真相就逐漸被埋沒在時間長河里了。
“而勿我峰,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
柳十一瞥了他一眼,“就是李慕白曾經的居所。”
所以這白影如無意外,就是傳言中在天庭殺得血流成河的李慕白?
李長安全身如有電流劃過,忍不住打了個顫抖。現在他心中沒有一點恐懼害怕,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升騰而起的羨慕、向往、崇拜。
殺伐第一的劍仙啊……
還曾經將天庭給殺得血流成河,這光景只需想一想,就能讓人心潮澎湃。
因為那些飲恨在他劍下的,可都是那些與天地同壽的仙人。
“那……師姐你有沒有聽過素素此人?”
“素素?”柳十一一臉疑惑,“素素是誰?”
“師姐你也沒聽過這個名字嗎?”李長安驚疑道。
“我還是第一次聽。”柳十一搖搖頭,“現在你有兩個選擇,其一就是找陳壽師兄,另擇一處山峰。”
“其二就是繼續呆在勿我峰上。”
柳十一頓了頓,“以前許多宗內前輩,也知道勿我峰的情況,但他們都選擇繼續住下來。”
“畢竟白影只會在月圓之夜出現,而且出現的時間不長,不言不語、行為固定,并不會對現實中人有什么影響。”
不言不語、行為固定……
李長安覺得自己昨天晚上碰到的情況,和師姐說的不太一樣。
“只需在月圓之夜避開即可,再及時將侵入體內的陰寒之氣排出,就不會有任何影響。我想二師兄之所以安排你住在勿我峰,也是想嚇一下你而已。
“他還不屑于親自下場來對付你,你需要重視的還是五年后的宗門小比。”
“感謝師姐解我心中之惑。”
李長安誠心誠意拜謝道。
……
3個月時間眨眼就過。
李長安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拍拍身子站起來。
從青秀峰上回來后,李長安就全身全意投入到修煉中,每天十二時辰,安排得滿滿當當。
三個月時間,他凝練竅穴23個,進展不可謂不快。
但是……
李長安看了眼手中的白玉瓶,里邊空蕩蕩,從人間界帶上來的聚氣丹已經消耗殆盡。
這些聚氣丹都是春華堂煉制,使用的是凡間的丹方和靈藥,在藥效上遠遠不及懸羊宗的聚氣丹。
不過起碼聊勝于無。
至于懸羊宗的兩枚聚氣丹,還安安靜靜在納物袋中放著。李長安打算最近回一趟人間界,看看何老是否分析完畢。
不過現在他還有要事要做。
懸羊宗留給他們全心修煉的3個月時間眨眼已過,今天二師兄陳壽會在傳功閣中設壇開講,傳道受業解惑,這種機會當然不容錯過。
此舉當然也有檢驗十名新進弟子修煉成果之意,不過李長安并不在意。
他這進度,肯定排名前列。
即使是孫恒,沒有強買過來的聚氣丹支撐,他的進度也不會快過自己。
李長安來到相隔不遠的陶行廣居所,見到這名好友愁容慘淡,心中了然,他應是還沒有感應到氣機,所以才如此苦惱。
李長安勸慰他幾句后,兩人隨后來到主峰上的傳功閣。
十名弟子排排坐,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外門、雜役弟子在場。
李長安很早就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懸羊宗,內門弟子極少,他這批弟子只有區區十名,柳十一這批入門更早的弟子,數量更是少得可憐,目前已知的只有可憐的5個。
總共也才15人而已。
懸羊宗此種規模,在人間界只能算是小型宗門。
但是宗內外門以及雜役弟子卻不少,聽說加起來足有三四百人,與內門弟子數量對比,比例極為懸殊。
不過李長安也不太在意,他知道自己這批人中,如若有人一年內還感應不了氣機,也會成為外門弟子,如若在一定年限內還不能成功,則是會進一步被貶為雜役弟子。
兩者間數量相差懸殊,較大原因就在此。
內門弟子,一般是精挑細選、身具靈根者。
外門弟子,除了由內門被貶而來外,最大的來源其實是那些上山拜師者。
靈根混雜,或者天賦不佳,雖然能煉氣,但上限有限。
等了好久,二師兄終于姍姍來遲,他架著一道虹光,衣袂飄飄,謫仙般自天而降,瀟灑地落在講壇蒲團上。
“三個月時間已過,諸位師弟師妹不妨將各自修行成果一一道來。”陳壽掃了眾人一眼,微笑著道。
孫恒驕傲得像個公雞,迫不及待地第一個跳出來,3個月時間,他凝練竅穴36個,竟然踏入了煉氣期二層。
是這一批人中,踏入煉氣期二層的第一人。
甚至只差一點就能踏入下一個境界,如此進度簡直驚人。
當陶行廣等人還在為感應不到氣機而苦惱時,孫恒已經將其他人遠遠甩在后頭。
即使是李長安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