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法律顧問
- 是俊
- 1234字
- 2023-06-16 16:54:46
5.同居后未婚先孕,孩子誰來撫養?
小妮與小李在工作的地方相識,因同屬異鄉人,慢慢產生了情愫,兩人開始了同居生活。但是雙方家長對這段關系不認可,百般阻撓,兩人也一直沒有領取結婚證。同居一年后,小妮懷孕了,小妮父母對小李的意見頗大。小妮天天聽著父母的嘮叨,又覺得小李經常忙工作、沒時間關心她,兩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于是小妮回到父母家待產。直到產下一子,小李也沒來探望一次,小妮徹底心灰意冷。于是在孩子1歲半的時候,小妮向法院起訴,非婚生子由小妮來撫養,小李支付撫養費。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規定【非婚生子女的權利】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養費。
小妮回到娘家后,就一直沒有見過小李,長期分居慢慢導致感情不和。雖然兩人沒登記結婚,但是生育一子,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一樣的。孩子還不滿2周歲,原則上是由母親小妮直接撫養的,而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小李則應當負擔孩子的撫養費。小李月收入5000元左右,于是法院判決孩子歸母親小妮撫養,生父小李每月支付1000元的撫養費,直至其能夠獨立生活為止。生父小李同時享有探望權。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條【父母的探望權】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
法律解析
本案系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確認子女撫養權應以利于該子女的健康成長為前提。確認子女撫養權應綜合考慮雙方當事人經濟、家庭生活環境、與子女建立的情感等各種因素。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本案因小妮懷孕期間和生產后都在其父母家生活,孩子1歲半了,一直由小妮及其家人撫養,已經建立了深厚的親情。而在此期間,生父小李因與小妮父母存在矛盾,一直沒來探望,與孩子未能建立起父子親情,亦未支付過撫養費、未能盡到撫養義務。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故法院認為,該子應由小妮繼續撫養為宜。
關于支付孩子撫養費和探望權的問題,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養費。結合當地的生活水平和小李的收入情況,小李每月向孩子支付撫養費1000元為宜,直至其能夠獨立生活為止。小李同時享有探望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