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頌我魔說
- 綜武丁春秋,開局截胡北冥神功
- 聶悲
- 2041字
- 2023-09-04 17:00:00
張翠山將幾人救下,也沒有繼續插手。
老者心里慶幸,也不敢再招惹中原群俠,便退到虛空上等待著。
可是,月圓時分漸漸過去,卻不見丁春秋出現。
“怕了嗎?”
有人喃喃道。
“不對!”
一個格魯派的喇嘛大喝一聲。
他發現了什么。
“看月亮!”
聽到他的話,所有人向著月亮看去。
“沒有問題啊?”
只見月亮正在一點點被吞噬,逐漸消失。
與此同時,天空也在一點點黑暗。
顯然,這是月圓時分正在過去。
“不對,不對,天暗得太快了!”
“不好,他已經出手了!”
有強者反應過來。
然而,隨著月光的消失,他們的所有感應也消失了。
“這是什么功法,竟然能蒙蔽我的感知!”
他已經是天人強者了,想要蒙蔽他們,很難很難。
突然,一道白衣身影出現。
他身著之前出手的那位黑衣老者走了過去。
“噗呲!”
他的手掌洞穿了老者的頭顱,捏碎了他的元神。
丁春秋張口一吸,將那道元神吞了下去。
隨著他的出手,其他人終于能感知到他的方向。
“混賬!”
黑龍潭的另外兩位長老怒喝一聲。
“諸位道友,一起誅殺此賊!”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幾聲佛號響起。
蓮宗的和尚,格魯派的喇嘛一起出手了!
和尚身上釋放著金光,為其他人照亮了黑暗。
他們施展如來神掌,向著丁春秋拍去。
三個喇嘛不斷敲著人頭做成的木魚,手中拍著人皮鼓,恐怖的音波襲向丁春秋。
與此同時,長白峰的三個老者也加入了戰斗。
最后,三個天災騎士舉起了手中的符文長劍。
“沉睡在冰冷廢土的戰士們,起來吧!”
隨著他的話音響起,黃河兩岸,寒霜之下的凍土中,突然爬出了無數恐怖的尸體。
那是無數年來死在黃河的戰士、武者,竟然都被神秘的力量復活了。
可是,他們都沒有了靈智。
這些尸體中,不乏大宗師,乃至陸地神仙的強者。
它們還保留著一些生前的能力,沖向天空,向著丁春秋撲去。
“可惡,他們竟然如此褻瀆死者的靈魂!”
中原的強者們看到這一幕,憤怒不已。
丁春秋身影一動,直接脫離了亡靈的包圍圈。
他來到那三個格魯派的長老面前。
“敲什么敲,吵死了!”
丁春秋一掌拍出,格魯派的一個老喇嘛直接被打成了血霧。
他的人骨木魚和人皮鼓也被打成了齏粉。
丁春秋張口一吸,那喇嘛的元神也被他吃了。
“魔頭,魔頭!”
看到這一幕,那三個蓮宗的老和尚大驚失色,全力催動如來神掌,打算除魔。
“佛光初現!”
如來神掌,源出佛祖釋迦摩尼求道、悟道、得道的大智大慧,結合天靈、地氣、人力維護三界,導惡從善。
佛祖俗名喬達摩·悉達多,古印度迦毗羅國王子,地位高崇,在當時貧富懸殊的社會,深受人民敬重愛戴。
為尋求解脫人生、老、病、死之苦難,悉達多不惜拋棄尊貴身份,到處流浪修行。
經歷眾多波折,悉達多禪思靜慮,終大徹大悟,在菩提樹下悟法,通六識出世成佛,法體出現萬華圣光,妖邪辟易。
佛光初現這一式,便是取自于此。
此式神掌,乃是佛祖從黑暗中求得光明真理之時所悟。
因此,此式乃是持衛正道,代表光明的一式。
然而,后世的佛子佛孫,卻用此神掌來作惡,正應了當年波旬對佛祖說的話:“末法之時,當有我之魔子魔孫,穿你袈裟,入你寺廟,頌我魔說,腐化你之信徒。”
丁春秋張開手掌,恐怖的黑暗從掌中釋放,竟然蓋過了神掌顯化的萬華佛光。
仿佛有一張巨口一般,將那些佛光全部吞噬。
不僅是佛光,還有施展神掌的人也一并吞噬了。
頓時,三個和尚全部被身死。
見到這一幕,剩下的人又驚又怒。
沒想到,剛一開始,他們這邊就去了五人,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的戰斗力。
“逍遙門主,你竟然偷襲!”
長白峰的一名白衣老者指著丁春秋怒吼道。
丁春秋面色淡然,他白衣勝雪,立于虛空。
“月圓已至,何來偷襲?”
眾人愕然。
確實如此。
白衣老者氣息一滯。
他們如今已經損失了這么多強者,一定要殺死丁春秋,不然就功虧一簣了、
“黑龍波!”
“阿彌陀佛!”
剩下的十人瞬間出手了。
丁春秋面色淡然,從容不迫。
他在恐怖的攻擊的之中行走著,萬法不加于身。
其實,這是因為他的速度太快。
就連時間也落在了他的身后。
丁春秋來到一個喇嘛身前。
他隨意地揮手,一掌拍死了一個喇嘛。
只剩下最后一個喇嘛了。
頓時,他感到有些不妙。
還未等他做出反應,丁春秋的手掌已經印在了他的頭上。
噗呲一聲。
最后一個喇嘛也被拍成了肉泥。
他的元神想逃,卻被丁春秋張口吞了下去。
嘎吱嘎吱……
丁春秋仿佛在咀嚼著什么。
那是喇嘛的元神。
“魔頭,吃人的魔頭!”
長白峰的老者也學起了佛門的人說話。
“學什么不好,非要學佛門!”
丁春秋呵呵一笑,他對于佛門最為厭惡。
現在的佛門,已經不是最初的佛門了。
或者,只有釋迦摩尼還在世時的佛門才是真正的佛門。
至于后來的經教典籍,都不過是阿難后來的記載。
佛祖共有十大弟子,阿難排名第十。
阿難,又名阿難陀。
他在十大弟子中排名第十。
佛祖五十五歲時,他被選為常隨侍者,專注服侍佛陀二十五年,謹記佛陀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
佛祖入滅后,正是由阿難誦出佛祖的經藏。
然而,阿難所述的,真的準確無誤嗎?
就連佛陀的其他九位弟子也保持懷疑。
因此,佛陀入滅后,十大弟子很快就產生了分歧。
他們各自保持著自己了理解,創立了自己的學派。
又過了無數萬年,佛門勢力越來越多,對于佛祖的本意,與就越發曲解。
佛門,早就不是原來的佛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