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異界中,東方人族為尊,西方妖族稱雄,在東西方,有一條橫亙南北的巨型山脈,長達億萬里,寬百萬里。
這條山脈就叫夢魘山脈,是妖人兩族的緩沖地帶,也是兩族高層的禁區。
夢魘山脈地域廣大,靈氣充足,資源極其豐富,且因為沒有中高層修士的干擾,內里生長的修仙資源無數,可謂是靈花靈藥遍地,靈禽妖獸無數。
這樣的寶地,卻因人族和妖族共同定下的契約,人族中高層修士禁止涉足,只有望著空流口水的份。
后來,因夢魘山脈這個地方物種繁茂,每年都為西邊的妖國特別是西荒妖盟提供了無數底層妖修,壯大妖族根基,一些高層人修舍下臉皮,偷偷違背共同契約,潛入其中大開殺戒,消滅了不少中底層潛力妖修,這樣的行動實在很難隱瞞下來,后來妖族發現后,直接懟上門,狠辣報復回來。
這才有三千年前的妖族人族局部戰役,就在那場戰爭中,臨近妖族的人族西方大國天方古國直接被妖族滅國,天方古國的修士百不存一,幾乎全部戰死,血流成河。
楚國這個小國也是在天方古國滅國后,分得天方古國三成的國土資源,才慢慢發展起來的中型國家。
那場戰爭中,人族固然損失慘重,但客場作戰的妖族也付出極大的代價,隕落中高層妖修無數。人族支援速度極快,幾乎傾巢來援,除了一部分高層妖修逃回去,中層妖修幾乎全軍覆沒。打斷了妖族長驅直入、覆滅人族的美夢。
雙方不得不隱忍克制,再定下補充契約,允許金丹以下的人族修士進入夢魘山脈獲取資源,而妖修也要在突破筑基后離開夢魘山脈。
如此一來,夢魘山脈禁地天然就適合成為宗門入門考核的寶地,人族高層修士相信,經過這樣的血腥試煉后成長起來的人族修士,必將會有很大一部分成為人族修士的中流砥柱,而不是空有修為沒有戰斗力的“菜修”。
夢魘山脈中有大量的筑基妖修,雖然妖族修士在元嬰期之前戰斗力差距很大,強弱差別懸殊,在這個階段,人族因為擅長利用靈器靈丹增幅戰斗力,實力遠勝妖修,但因修為和數量上處于劣勢,因此在試煉中折損率一直不低。
后來的宗門試煉中,折損率漸漸擴大,大部分修士不是死在妖人兩族的戰斗中,而是死在自己人族修士的手中。
在宗門聯合的默許下,內部人族修士打著弱肉強食,勝者為王的旗號,自身產生激烈的斗爭,才會把折損率拉到令人驚駭的程度。
這種養蠱式的競爭,不知道是好是壞,但在這樣的政策下,成長起來的修士更加謹慎兇猛,狠壓同階妖修,甚至在元嬰以上的戰斗中,也是一改頹勢,這才是人族高層修士默許的原因所在。
張澤聽聞后,雖然不認同這樣殘忍的競爭,這會極大削弱人族底層修士的向心力,把修士變得更加自私自利,但這樣的大策輪不到他來置喙,他只有適應的份,并強大自身,摧毀一切對他不懷好意的敵人。
大清晨,夢魘山脈東,千珠水澤。
張澤和洛水坐著飛舟,穿行在其間,不見天日,只見遠方一處無邊無際的大湖,云蒸霞蔚,在空中翻騰,似有龍騰虎躍、萬馬奔馳,湖面巨瀾飛動,驚濤拍岸,氣勢迫人。
近了,才發現這里遍布大小湖泊無數,被水煙云霧所籠罩著,朦朧看不清晰。中間是一塊塊沼澤地將之連接起來。
前方十余里的天地間,水汽云霧在這片大湖大澤間升騰,似幻非幻的霧氣,彌漫籠罩了這片不知幾萬里神秘的水澤大地。
朦朧的前方,數聲靈雁長鳴,湖泊中驚起一群水鳥,張澤才發現水澤間生活著飛禽異獸無數。
古老相傳,這里曾經是一片修士也難以跨越的內海,無邊無際。滄海桑田,海水干涸,陸面上升,天地間多了一片水澤神國。
張澤和洛水初見水澤的浩瀚,也難掩震撼之色。
降落在水澤邊緣的地面上,蒸騰的靈霧淡了一些,憑著修士的神識,他們可以看清楚水澤內五里方圓的情況。
在這種地方,肉眼的作用不大,百丈以外,完全無法看見任何景物。
這水霧中的水木兩系的靈氣非常濃郁,比金源城任何地方都要高上許多,若是能在此修煉,不亞于一處修行的福地。怪不得能誕生數量如此龐大的妖修。
水澤間,地勢隆起之處,形成條條逶迤的小山丘。山丘上叢林密布,蒼勁有力的藤蔓纏繞著一株株數百上千年的森綠古樹,如同一條條猙獰的古蟒巨蛇,窺視著過路的修士。
地面上長著一些奇花異草,還有各種飛禽走獸的尸體,倒在林間,或肢體殘缺不全,或全身發黑發綠,中毒身亡,可見此處不是面上見到的那般平靜,絕不是一處善地。洛水剛剛不小心靠近一株外形艷麗的大花骨朵,花骨朵一下子噴出大片粉紅的毒霧,若非張澤救援及時,恐怕她下場不妙。
湖泊面上看似平靜,五顏六色的水草生長茂密,波瀾不驚,但卻不知湖底下潛伏著多少妖獸,但有飛禽掠過時,時有恐怖的水中妖獸飛躍而出,將天空中的飛禽拖入水中,水面浮現大團的血水。
看得洛水和張澤都是心驚肉跳,那空中被拖下去的飛禽,修為高的,甚至已經有筑基的氣息,卻死得不明不白。
在一些山丘見,也有陸地妖獸出沒,筑巢搭穴。
這里屬于千珠水澤外圍,算是比較安全的,一路上就見到不少修士,三五成群,進入其中獵殺妖獸,尋覓挖掘靈藥,獲取修煉資源。
也有不少修仙者往回趕,一臉喜色,看來已經得到不少好東西了。
在試煉沒有開始前,人族修士在這夢魘山脈中,多是合作互助,保存性命。當然,一旦利益惹人眼紅,動人心魄,殺人奪寶之事也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