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馬與漢武帝的傳說
- 跟著貓咪去故宮
- 水墨丹青隱士
- 1664字
- 2023-07-10 13:48:57
通過貓抱枕放出來的資料和瑞獸海馬的介紹,我們了解道,瑞獸海馬非常高大、威武、勇猛,它們在人類的印象中是狂野、不受拘束,而且英俊帥氣,是一種充滿了青春和活力的神奇動物,同時,海馬能在洶涌湍急、驚濤駭浪的大海中自由自在的穿行。另外海馬具有超出其它動物的感知力,以及無畏的犧牲精神,能夠驅趕、打敗大海中的妖魔鬼怪,代表了忠勇吉祥,是護衛古代帝王的勇士。
接下來天馬開始介紹道:“你們好,我是排在第五的蹲獸天馬,我的背上有一對美麗的翅膀,我能在天空中自由飛翔,是戰斗力最強的瑞獸,象征著能夠逢兇化吉,是護衛古代帝王的天空戰神,同時,我和海馬還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兄弟。
關于我們天馬的來歷,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傳說在漢武帝年間,南陽新野有一個叫暴利長的人,他因為犯罪被流放到敦煌的渥洼池屯田,后來有一群經常在渥洼池里喝水的,有一次,暴利長發現在這群喝水的野馬有一匹好馬。他想抓住這匹好馬,但是這群馬的警惕性比較高,只要是看到人就會立刻飛速逃跑離開,有什么辦法呢?暴利長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一堆泥土捏出一個假人,然后他把這個假人放在這群馬喝水的岸邊,接著他在假人的手上掛上馬籠頭和韁繩。
最開始時,這群馬看見這個假人后都不敢靠近,但是后來它們漸漸發現這個‘人’一動不動,時間長了后它們就放松了警惕。于是,有一天暴利長悄悄地替下了這個假人,同時,他也在手里握著一模一樣的馬籠頭和韁繩,接下來他就一動不動就地站在岸邊,等待一個有利的抓捕時機。
過了一會兒,那匹好馬開始靠近暴利長,接著暴利長趁它沒有注意,一把就將馬籠頭套在這匹馬的頭上,最后他用力使勁地抓住韁繩,終于馴服了這匹好馬。
那么為什么暴利長為什么要想方設法地抓到這匹好馬呢?原來,他想把這匹馬獻給漢武帝。我們都知道,漢武帝是一位十分喜歡好馬的皇帝。后來暴利長來到了皇宮向漢武帝獻上了將這匹馬,獻上馬后暴利長向漢武帝撒謊說:皇上,這匹馬是罪臣親眼看見從水中飛出來的,它是一匹神馬。
巧合的是,漢武帝經曾占卜尋找神馬,卦象上顯示“神馬當從西北來”。于是,漢武帝馬上派大臣到烏孫一帶去尋找神馬,暴利長獻上這匹好馬正好迎合他的喜好。漢武帝看到這匹好馬十分高興后,他認為這是太一神賜給他的,于是他就創作了一首天馬的歌曲——《太一之歌》。
當時西域的大宛國境內產有一種馬,這種馬在每次進行飛速奔跑之后,肩膀會鼓起來,然后流出像鮮血一樣的汗水,于是這種馬就被稱為‘汗血寶馬’。漢武帝命今大將李廣利率軍遠征大宛,前后一共打了4年,才得到了數十匹非常優越的大宛馬,漢武帝就稱它們為‘天馬’。
接下來經過你們歷代人類的神話,我們天馬被你們想像成會飛的神獸和最強戰神,于是我們就都有了一對翅膀,并且成為了被安放在屋頂上的瑞獸之一。”
海馬和天馬這兩匹傳說中親密無間的好兄弟先后分別介紹完自己后,第六只蹲獸狎魚也開始向我們介紹自己:“你們好,我叫狎魚,也叫押魚,是中國神話傳說一種生活在大海中的異獸,我長有和龍一樣的腦袋,魚一樣的身體和尾巴,所以我的身上布滿了鱗片,并且我還長有兩只爪子,我們不僅能在大海里生活,游來游去,而且也能來到岸上,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傳說我們狎魚能興云作雨,能噴出長長的、巨大的水柱,把房子周圍熊熊燃燒的大火澆滅,因此在古代人們就把我們狎魚安放在房頂上,寓意是滅火防災。明清時期,故宮內的太和殿等許多宮殿都發生過火災,所以我狎魚就被工匠們帶進了故宮,成為故宮屋頂瑞獸中的一名主管水,并能燒滅大火的‘消防員’。”
長著龍首、魚身、魚尾的海中瑞獸狎魚說完后,接著是第七只蹲獸狻猊開囗說道:“你們好,我是蹲在故宮太和殿屋頂上的第七只瑞獸狻猊,我的父親是前面的第一只蹲獸龍,母親則是第三只蹲獸獅子,所以我是龍生九子之一。我的父親龍先面說過我是他的第五個兒子,是一個喜歡安靜,不喜歡動的孩子,并且我喜歡聞煙味和待在煙霧繚繞的地方。雖然我長得很像母親獅子,但是古代工匠喜歡把我頭上的鬃毛雕刻成向上飄揚的造型,而把我的母親獅子頭上鬃毛則雕刻成卷毛的造型。另外,古代工匠把我們安放在宮殿的屋頂上是為了保護帝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