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說,東漢時期的章和元年(公元87年)間,西域大月氏國的使者來到大漢朝,向當時的皇帝漢章帝劉炟進貢了一頭獅子,我的這位祖先當時是被關在一個非常大的鐵籠子里,祖先一次又一次地張開血盆大口,對著人們吼叫,叫出來的聲音可以說是聲震蒼穹,把這些好奇的人類嚇得都不敢靠近他。但是漢章帝看到我的祖先后則表示非常喜歡他。第二年、章和二年(公元88年)間,大月氏國和安息國(今伊朗)的使者又向朝廷進貢了兩頭獅子,從此獅子在中國大地就逐漸變得越來越多,后來隨著古印度,也就是天竺的佛教傳入中國后,人們開始崇拜我們,把我們視為神獸。在佛教中有這樣一段神奇傳說:佛教的創始人、佛祖釋加牟尼出生時,有五百頭獅子從雪山上走下來,他們站立侍候于門前迎接釋加牟尼的降生人間。
獅子說完后,我的貓抱枕青青想起來另一段佛祖出生時與獅子有關的傳,于是它說道:“獅子,我記得還有一段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出生時,曾一只手指向天空,一只手指向大地,然后作獅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而且傳說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頭青毛獅子,也有人類說他的坐騎是龍和獅子生下來的第五個兒子狻猊。”
獅子聽后高興地說道:“青青,你說的很對,并且在佛教中有許多關于我們獅子的傳說。”
這時,我注意到獅子頭上的卷毛,于我對獅子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獅子,我們在電視上、動物園里看到你們頭上的鬃毛都不是卷的,而在故宮我看到的是你們頭上的鬃毛都被中國古代的工匠雕刻成像現代女子燙了大波浪卷發的卷毛造型呢?”
獅子回答:“墨青,是這樣的,中國古代的工匠把我們獅子頭上的鬃毛雕刻成卷毛是從唐朝時期開始流行的,到了清朝時期,為了區分清楚大臣們的品級高低,工匠們就把我們頭上的卷毛肉髻數量做了規定,一品大臣官衙大門外上兩座石獅子的卷毛肉髻分別要雕刻成十三個,是大臣里品級最多的,所以也被稱為‘十三太保’,然后依次是二品分別雕刻十二個肉髻,三品分別雕刻十一個肉髻,四品分別雕刻十個肉髻,五品分別雕刻9個肉髻,六品和五品一樣,最后七品和七品以下的大臣官衙大門外就不允許安放石獅子了。
皇宮里因為住有皇帝,所以皇宮內每座獅子頭上卷毛肉髻的數量就都要比一品大臣的官衙大門外多的多,比如故宮內太和門前的這一對宮里最大的銅獅子的頭上就分別雕刻有四十五個卷毛肉髻,另外在中國許多建筑大門外兩座石獅子,分別代表了一公一母,如故宮太和門前的公獅的腳下要踩繡球,代表了國家統一、天下太平;母獅因為守護著自己幼小的孩子,所以腳下要按著調皮、可愛的小獅子,表達了繁衍子嗣、子孫延綿,以及日子長長久久的美好愿望,并且在故宮里面除了太和門前這最大的一對銅獅子外,在乾清門、養心門、寧壽門、養性門和長春宮前也各有一對銅獅子,總共是六對銅獅子,同時,每座銅獅子的頭都是圓形的,下面的底座都是方形的,代表著中國代‘天圓地方’的古老思想。”
我和貓抱枕青青、御貓白點兒聽后一起大聲地感嘆道:“獅子,哇塞,在中國在古代在你們的身上賦予了這么多美好的寓意!”
接下來,第四只蹲獸海馬,他的背上有許多火焰,此時,海馬正準備跳下來向我們介紹自己,這時,后面的第五只蹲獸天馬看見后對他說了一句:“海馬,你等一下跳,我和你一起下去。”
海馬聽后感覺奇怪,他問天馬道:“天馬,我為什么要和你一起下去呢?”
天馬回答:“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天馬回答完后,他先是在垂脊上“嘶嘶”地叫了兩聲,然后他伸展開翅膀,接著他就直接飛起來,依次越過前面的海馬、獅子、鳳、龍、仙人騎鳳的頭頂,然后天馬和跳躍起來的海馬一起飛奔下去,來到地面上后天馬穩穩落地,而海馬因為在往下跳躍時用力有點大,跳到地面后,他感覺有點眼冒金星,搖搖晃晃的就要倒下去了,天馬趕忙用一只蹄子伸到他的背后,穩穩地扶住了還在說胡話的海馬:“我的眼前怎么這么多星星。”
過了幾分鐘,我看出了他們身上的區別,于是我興奮地說道:“天馬、海馬,我已經看出了你們背上的區別了,海馬的背上有許許多多的火焰,而天馬的背上則是有一對美麗的翅膀,怪不得你先面叫海馬:等一下,一起下去。原來是怕我們三個分不清楚你們。”
天馬聽后高興地表揚我道:“墨青,你說的非常正確,想不到你的觀察力還挺強的。”
這時,海馬已經回過神來后說道:“原來是這樣。”
海馬說完后,我和青青、菜菜一起想起海馬剛才落地的樣子,就一起哈哈地大笑起來。
地面上的天馬和屋頂上的其它瑞獸都看出我們三個是什么意思后,他們也跟著一起哈哈地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