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姚廣孝幫助朱棣登上皇帝寶座
- 跟著貓咪去故宮
- 水墨丹青隱士
- 2062字
- 2023-08-12 18:26:40
慈其對我們說: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間),傅友德的軍隊被劃給燕王朱棣管轄,19歲的馬和因為模樣十分英俊,而且聰明能干,做事老練持重,被燕王朱棣選中,就進入了北平(今北京)的燕王府中,開始伺候燕王朱棣的起居。
我對慈其問道:“慈其,那么鄭和進入燕王府后又發生了那些故事?”
于是慈其繼續說道:“后來馬和因為曾在跟隨朱棣征戰時,他謙虛、喜歡學習,并且聰明、機靈、能干等品德得到朱棣的賞識,成為了朱棣身的貼身侍衛。接著馬和在燕王府上認識了朱棣的師傅、謀士姚廣孝,法號‘道衍’,后來馬和成為姚廣孝的弟子,姚廣孝給他取了一個法號‘福吉祥’。
姚廣孝(公元1335~1418年),法號道衍,字斯道,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一代高僧,“靖難之役”的籌劃者之一。朱棣成為皇帝之后,姚廣孝參與了許多朝廷大事,后來姚廣孝被人們稱為“黑衣宰相”。
我聽到慈其提到了歷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后,我想到:近幾年,有兩部講述明朝歷史的熱播電視劇《大明風華》和《山河月明》,在這兩部古裝電視劇里“姚廣孝”都有出場,并且出場的次數都非常多。
想到這里,我對姚廣孝這位高僧的傳奇經歷充滿了好奇,于是我對慈其請求道:“慈其,那你能給我們講一下姚廣孝這位歷史上著名的高僧的傳奇經歷嗎?”
慈其聽完后答應并說道:“好的,墨青,元朝時期的后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間,姚廣孝出生在長州一個世代行醫的家庭里,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間,年齡只有14歲的姚廣孝剃發出家,法號道衍,從此成了一名和尚。
后來他竟然拜了一個道士為自己的師父,這位道士師父名叫席應真(公元1301~1381年),常熟雙鳳沙頭(今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人,元末明初時期的一位著名道士。姚廣孝跟隨席應真一起學習陰陽術數(它包括了宗教、哲學、歷法、中醫、書法、建筑和占卜這些多方面的學問,如果有人能把陰陽術數研究透了,這個人可以說算是成為一個奇人了。)
接下來姚廣孝把這門學問研究透了之后,他有一次來到嵩山上,姚廣孝在這座山上遇見了一位叫袁珙的著名相士。袁珙(公元1335~1410年),元末明初時期的著名相士,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人。袁珙看見姚廣孝后說了一句:‘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意思是說:你長有一雙三角眼,好像一只生病的老虎,你這個人一定是喜好殺戮,是一個像劉秉忠(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身邊的一位奇人)那樣的人。姚廣孝聽后非常高興。
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間,明太祖朱元璋下詔要精通儒書的僧人到禮部參加考試,后來姚廣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朱元璋召入南京,但是他沒有被朱元璋授為僧官,只得到朱元璋賞賜的一件僧衣。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間,經過僧錄司右覺義來復和右善世宗泐兩人的推薦,姚廣孝進入天界寺,得到了僧職。
雖然這次得到了僧職,但是姚廣孝仍然在等待一個機會,到了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機會終于來了,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從民間選拔出了姚廣孝等10名僧人,同時,命各地的藩王來京,這些藩王來到南京后,朱元璋命他們分別從這10名僧人中挑選出一名,并帶回自已的封地去講經說法和禱念祈福。當燕王朱棣當走到姚廣孝身旁時,姚廣孝馬上抓住了這次機會,他在朱棣耳邊小聲地說了一句:‘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與大王戴。’意思是說:大王,讓老衲跟您走吧,老衲愿意獻上一頂白帽子給大王戴上。
朱棣聽完后心里時立刻驚了一下,接著他馬上反應過來,他已經理解到姚廣孝說的意思是:‘王’字上面加上一個‘白’字,就是皇帝的‘皇’字,他是想讓自己當皇帝。同時,朱棣斷定這個老和尚不簡單啊!從此姚廣孝成為了朱棣身邊一名重要的謀士和師傅。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間),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皇太孫朱允炆(公元1377年~?)繼承了皇位,史稱‘建文帝’。后來建文帝在老師黃子澄和齊泰等大臣的支持下,他開始對自己的叔叔們開始進行‘削藩’。
接下來他先把周王朱橚貶為庶人,流放云南,緊接著又先后削去了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和岷王朱楩的爵位,同時,下旨把這些叔叔都全部貶為平民。然后朱棣也被建文帝削了藩,朱棣被削了藩后開始每天裝瘋賣傻,后來建文帝派探子來監視朱棣,探子看到朱棣每天臟兮兮的,并且經常在說瘋話,認為朱棣真的變成了瘋子。遠在北京城里的建文帝聽說叔叔朱棣成了瘋了,于是建文帝對朱棣開始放松警惕,起了惻隱之心,于是就沒有對朱棣繼續下手,沒有把他貶成平民,而是讓他繼續留在自己的封地。
后來朱棣在裝瘋賣傻的同時采納了姚廣孝的計策,他開始在暗中拉攏軍官和士兵,招募勇士,開始實施自己奪取皇位的計劃。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間,朱棣以‘清君側’之名起兵,開始對抗朝廷,著名的‘靖難之役’爆發了,隨后朱棣在朝廷一些大臣和宮里太監的幫助下,終于在建文4年(公元1402年)六月間,朱棣率領大軍攻入南京城的金川門下,鎮守金川門的谷王朱穗和魯國公李景隆等人投降。接著宮里發生火災,大火被撲滅后,朱棣等人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尸體,他失蹤了,從此下落不明,成為了一個歷史懸案。
六月十七日,朱棣拜謁父親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接著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史稱‘永樂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