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妥協
- 大明血魂
- 懶一只貓
- 2103字
- 2023-07-27 23:56:23
獨青山。
即便是赤那已經跋涉數日,回到了家中,可是心底里卻一直不怎么安穩。
這幾日,他對于這位八都王所行之事的后果,越想越感覺后怕…
可如今,讓他去攻擊這位八都王,他還真有些不敢了。
若是在見到其之前,他若狠下心來,打也就打了,即便是日后背鍋,他也能有話說,可是如今,在見到八都王之后,他完全不知道這位年輕的八都王,到底會給草原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將軍,所有兵馬已經安置妥當!”
等那日松來報,赤那才緩緩反應過來,擺手讓那日松坐。
“那日松,你和八都王的軍隊相處日久,你覺得,他們是一支怎么樣的隊伍?”
那日松愣了愣旋即搖頭道:“精銳。”
“很厲害的精銳。”
“根據末將所知,八都王最早帶來此地的軍隊,只有幾十人,可是這些人,卻皆是常年廝殺之人,這樣的人,即便是在咱們的麾下,也極少有這樣的。”
“畢竟咱們常養的軍隊,也就是您的親衛營,其余的兵馬,都是戰事臨時征召所得。”
“可即便是您的親衛營,也并不是時常都在廝殺之中。”
“要說他們像什么人,在末將看來,這群人,倒是和鷹探很像。”
“鷹探?”赤那眉頭微蹙,腦子一個激靈,瞬間有一種感覺,可隨即便被其迅速揮去,這種想法太過大膽,漢人不可能這么做。
而且也沒有那個漢朝的官員,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來。
長久和漢人作對的赤那,熟諳大明官場的那一套規矩,別說是將這么多人派遣到此地來成為一個單獨的勢力,僅僅是這件事情若是暴露出去,所帶來的風險便無法想象。
就像是自己這個將領,卻派了一群人去漢地,不是為了做生意和劫掠,而是要在那邊營造出來一方勢力。
這種事情,都用不到歸化城,僅僅是那木大萬戶就能將他弄死了。
更別說,還有這么一群,對于整個天下的局勢,明了到如此地步的八都王作為領頭。
他不敢相信,是什么樣的一個人,能夠對天下的形勢掌握到如此地步。
“和他們相處,這些人對你們如何?”
“很好。”
那日松并沒有遲疑的回答道:“這些人很好相處。”
“雖然他們也很抱團,可是無論是對于此前明顯是新加入他們的人,還是對于我們,都是一樣的。”
“尤其是在那些小旗軍官方面…”
赤那眉頭深皺的看著那日松:“那你覺得,如果他們是明軍的夜哨,能做到這一步嗎?”
那日松面色微凝,旋即猛然看向赤那。
“將軍…您不會覺得…”
“難道不像嗎?”
那日松怔了怔,半天才反應過來:“像,確實很像。”
“要是這么說來,他們的很多行進過程,都有著明軍夜哨的痕跡,和我們在草原上的行軍方法完全不同…”
“可……”
赤那知道那日松想說什么,只是緩緩苦笑搖頭:“是啊,可是太過匪夷所思了…”
“如果他們真的是明軍的夜哨,那么這么一群人,在烏蘭夏勒站住了腳。”
“更是引動了整個草原的震動,無論是襲殺和吉貝子、將可汗特使解兵,還是襲殺達爾扈特部。”
“甚至于,我都有些理解他們,為什么會這么做了…”
“而且,我也可以想象,如果我們不同意和他們的合作,未來的獨青山,會面臨什么樣的結果…”
“而無論他和大明有沒有合作,這群人是不是明軍都不重要。”
“一旦這位八都王和大明的人達成一種潛意識的共同陣營,對于我們獨青山而言,就是莫大的災難!”
“那我們……”
那日松想要再說什么,卻被赤那抬手擋住。
“你讓查干管事準備一下。”
“你派遣一行人,準備送查干管事去烏蘭夏勒,同時準備一下東西。”
“名義嘛,就當是我們恭喜八都王此次擊殺敵軍,護衛民眾安全。”
“是!”
那日松雖然不怎么理解,可是卻也不敢拒絕赤那的命令…
烏蘭夏勒,雖然楊觀不在。
可隨著一件件事情的逐漸推出去,對于整個烏蘭夏勒的民眾而言,這個八都王無疑是他們從未見過的一種人。
他們對于民眾的好,是切切實實看得到的。
而對于他們的管理,也并不像原來的和吉貝子那般,將他們當做奴仆,可以任意斬殺,尤其是曾經在和吉貝子的幾座大帳內當過奴仆奴隸的人,更是深深的有著這種感覺。
對于漢蒙雙方的民眾,江南這邊將楊觀的原話拿了出來,作為雙方政策的核心思想。
安定、共生。
這兩個詞,在經過江南和張羣等人的商議后,逐漸演變成了一句話。
‘親如兄弟、互存互佑。’
兄弟,自然沒有什么貴賤之分,兄弟團結,自然也說不上什么再互相敵視之事。
此前的積怨,想要化解,只能讓所有人都為之努力,尤其是政策上的平等和習俗上的尊重。
所以,趁著這幾天的春節。
江南他們首先便同意了讓那些曾經的漢族奴隸,如今的民眾來過春節。
其實兄弟們哪個心里不羨慕?只是介于身份,并不好參與其中。
到底是鄭航等人,實在是著不住下面幾個人的折磨,帶著江南等人,以同慶的名義,參與了進去。
隨之這一場春節之賀,開始蔓延向整個營地。
木板年畫什么的,是有些難的,即便是那些此前帶來的工匠,有那么一些技藝,可是想要在短時間內做出雕版,也是個技術活。
所以,年畫自然是沒有了,只不過換上了寫著神荼郁壘名字的桃符。
鞭炮雖然沒得,但是放幾桿鳥槍火銃的火藥還是有的吧?
窮樂呵,窮樂呵,終歸是一場樂呵的事情。
管理者對雙方習俗不禁,反而是參與其中自得其樂,對于民眾而言,這種形象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加分項了。
而對于那些剛剛陣亡兄弟的家屬,自然有鄭航和江南幾人,分別帶人前去慰問安排。
這一件件的事情,不斷的在拉近著雙方的距離。
而此時,江南一直在準備的七殺營的建設,也終于要提上流程了…
可這件事情,最難的第一個環節,自然就是選人。
“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