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PREFACE

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我們幾位在行業一線的開發和管理人員共同努力,于2014年出版了《云計算服務:運營管理與技術架構》一書。該書主要介紹云計算相關的運營與技術。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上一版的基礎上,我們這十多位來自云計算與大數據一線企業的從業者,希望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思考,寫一本涵蓋云計算與大數據領域的技術書。

1.本書的內容

本書是《云計算服務:運營管理與技術架構》一書的延續和發展,是在其基礎上,結合業界最新的技術和理論做出的實踐與總結,包括大數據、數據智能、AIOps等內容。

(1)關于《云計算服務:運營管理與技術架構》。

《云計算服務:運營管理與技術架構》一書的撰寫用了近四年的時間。那時云計算在國內剛嶄露頭角。云計算從理論到實際應該怎樣落地,對國內云計算行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結合在美國硅谷的云計算的經驗,在理論和實踐上做了系統的探討。

當我們決定開始動筆時,并沒有想到寫作會耗費那么長時間,以為通過收集項目的系統結構文檔和管理文檔并對其進行排序,這本書就應該眉目清晰了。寫作經歷證明,這個方法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在實際寫作中,我們不得不多次重新構建全書的結構,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思考,重新組織材料,重新確定各個部分的重點和順序,甚至某些章節在寫成后還要推倒重寫。讀者最終看到的,已經是幾易其稿后的內容了。

此書的大多數作者是在云服務公司任職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架構師,雖然有很豐富的業界實踐經驗,個個都是工作中的高手,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又幾乎都是第一次寫書,因此被要求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所撰寫的內容做理論上的總結和提煉,也導致了本書的寫作時間和寫作難度超過了預先的估計。

在此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對云服務領域的管理和技術有了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思考,這的確是除去書稿付梓之外值得欣慰和驕傲的事情。

《云計算服務:運營管理與技術架構》主要包括:

· 商務運營:財務、成本、并購等。

· 技術運營:7×24小時生產線管理技術與流程。

· 技術架構:云服務的技術及構建。

· 安全技術與管理。

· 組織能力。

(2)關于本書。

距上一本書的出版已經過去七年了,云計算已經從理論階段到了實踐階段,有了大量的落地場景。在更多的實踐中,我們對云計算的技術架構和理論方法也有了更深入和更成熟的理解。同時,與云計算密切相關的大數據也從理論階段到了實踐階段,在技術和商業上日趨成熟,完成了自己的進化。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化也開始實施,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技術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特別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當然,這些技術也對云計算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要求,因為它們都是以大規模分布式的數據為基礎的。在數據驅動業務中,數據要求更高效的資源利用,因此在傳統云化基礎上,輕量級的容器化、應用層的微服務等新技術應運而生,這也是本書增加的內容。另外,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開發、技術運營的流程體系比之前更加優化了,所以本書更新了很多章節的實踐與案例,來闡述云服務的新特性和新發展。

本書內容更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大數據與數據智能:加入了完整的大數據技術與服務,以及數據智能的講解。

· 技術運營:基于更深入的實踐,提出了技術運營的“技術+管理”的雙維模型,并以此為中心,做了深入的講解。

· 智能實踐:根據一線的實踐經驗,在數據智能和AIOps上做了總結歸納、系統分析,并給出落地實施的建議。

· 云計算:系統講解新的技術與發展。

2.本書的重點:服務的實現

云計算的真正價值是云服務。

(1)推動云計算大規模發展的是云計算帶來的服務,如IaaS、PaaS和SaaS給商務帶來的價值。如果沒有這些服務帶來的價值,云計算只會像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和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ing)一樣,是實驗室的幾項技術或是某幾個公司的產品,而不會成為改變整個IT和互聯網產業的一項重大變革。

(2)本書著重于云計算與大數據服務的講解,是一整套基于標準化和可度量的系統理論及實踐經驗,而不是單純的技術本身。這也是在本書書名中強調“服務”的原因。

(3)云服務的落地仍然要靠“人”來實現,因此本書中也會介紹和云服務相結合的組織能力,包括團隊能力、團隊思維和團隊管理。

在過去的十年里,云計算在中國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版了很多書,在互聯網上也有很多文章出現。這些著作和文章討論了許多云計算的概念、商業模式、技術和未來的期望等。也有很多行業會議和技術論壇在談論云計算和大數據實施的各方面。然而,能夠全面、系統、詳細地闡述一個公司如何實現和運營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的書卻很少。

本書的重點在于講述如何實現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服務。換句話說,當一個公司在戰略上決定做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后,如何將該戰略進行逐步分解,最終落地實施。這個戰略的落地過程包括技術構建、運營管理、組織能力建設等一系列活動。

3.本書的特點

本書的特點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 豐富的實踐經驗:本書的作者都來自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并有多年的一線實踐(hand-on)經驗。

· 深入的理論講解:每個專題都有系統的理論講解。根據我們的實踐,講解我們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在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中的豐富經驗使得這本書有非常強的可讀性和實踐指導意義,書中的絕大部分案例都是作者親自主導完成的,因此案例的講解也比較深入,這是本書的特色之一。

在理論和案例的講解中,讀者可以汲取具體實踐中的抽象思想,體會案例中的問題和場景是否似曾相識,并且做推演和點評,最終化為己用。

4.本書的讀者群

本書定位的讀者群包括:

(1)資深的管理人員,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如CTO和CIO。

本書將幫助他們:

· 了解實現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戰略所涉及的各個主題的基本原理、主要思路和具體實踐,以幫助管理人員建立和制定公司云戰略落地的總體框架。

· 了解整個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的運營管理和技術架構的框架,以及在運營和技術層面上建立云服務。

(2)技術架構師。

本書將幫助技術架構師了解企業的商務和技術運營要求,如成本效率、服務的穩定性和可管理性等,以便技術架構師在搭建技術架構時能夠充分考慮商務和運營因素,將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的技術平臺建立在扎實的基礎上。

同時,對技術團隊而言,本書還可以幫助工程師了解高層管理者的決策背景和決策考慮因素,樹立“為實現戰略目標而做工程”的指導思想,而不是“為做工程而做工程”。

(3)高等院校的管理類與計算機類的師生。

本書希望幫助他們:

· 了解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這個領先的行業中,企業所用到的管理與技術的理論及框架。

· 了解服務型公司運營的核心目標、基本運行模式、挑戰等。

· 了解目前企業對最新技術的關注點及其采用的技術和實施的方式。

本書對目的、原理、挑戰和實際方案或案例進行了系統化的講解,是能夠幫助高校師生切入企業運作的一本很好的教材。

5.本書的作者

本書的作者有著豐富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的行業背景以及技術和管理經驗。

· 在經驗上,有10~20年IT產業中實際運營經驗和技術研究能力,并在云計算和大數據剛興起時就進入該行業,有深厚的實踐與研究經驗。

· 在職責上,或是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或是公司的技術架構師。

實際上,不同于一般的此類書的作者是跟隨著云計算的發展而進入這個產業的,本書的主要作者實際上是“被”進入云計算服務領域的。

SaaS是云服務體系中最大的一部分,也是云計算產業鏈中最早商業化的。追溯到2001年,當我們開始在硅谷的SaaS公司工作時,未曾刻意有過“云”的概念。真正的商業意義上的SaaS服務是2000年前后由發源于美國硅谷、后來非常著名的SaaS公司所推出的。這些公司包括Salesforce(全球最大的在線CRM服務提供商)和WebEx(全球最大的網絡會議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的CEO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更是直接提出了“軟件終結”(The End of Software)的理念來推動傳統企業軟件向SaaS服務轉型。

實際上,正是由于商業需求的驅動,才真正使云計算的技術和服務得到了快速發展,使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身在云中。

(1)講解的思路。

本書的每一章基本上都是按照以下思路來進行的。

· 目的:說明本章所講解的專題的目的。

· 基本原理: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框架。

· 挑戰:在所講解的專題上,云計算產業面臨的挑戰。

·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的思路、要點和難點。

· 案例分析:通過真實的案例,探索更深層次的關鍵點和難點。

在重要的專題上,本書會介紹相應的經典理論和框架,目的是告訴讀者這些專題研究和發展的歷史,使讀者有明確的思路,以作為他們實踐的參考。

寫作本書的目的是幫助讀者對云計算和大數據從基本概念、發展思路到解決方案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在實際環境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2)作者寄語。

我們希望本書是一本系統和全面的、理論和實踐兼備的、技術和管理統一的書,也希望本書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書。

在這一年多的寫作過程中,我們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在不懈地努力,也衷心地希望能夠得到讀者的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香格里拉县| 浦北县| 长沙市| 修武县| 久治县| 滦南县| 定南县| 大竹县| 镇宁| 闸北区| 大新县| 炉霍县| 民丰县| 科技| 麻江县| 买车| 日土县| 海淀区| 兴海县| 什邡市| 司法| 承德县| 永昌县| 宁都县| 天长市| 桃源县| 延寿县| 西城区| 房山区| 铜梁县| 抚州市| 综艺| 郓城县| 栖霞市| 武邑县| 涪陵区| 洪洞县| 钦州市| 绵竹市|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