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智能制造的內涵、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1.1.1 智能制造的內涵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資源和生產要素跨國優化配置促進生產成本降低,用戶個性需求快速變化,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發展和先進制造理念的推動下,全球制造業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2009年,美國制定重振制造業的“再工業化”戰略,以高新技術為依托,發展高附加值的制造業,并于2011年正式啟動包括發展機器人在內的先進制造伙伴計劃;2013年作為歐洲工業模式代表的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1],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將物聯網和智能服務引入制造業,推進第四次工業革命。歐盟在歐洲“2020智慧可持續包容增長”戰略中,提出重點發展以智能為核心的先進制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發展成為制造大國,有世界工廠之稱。但制造業大而不強,許多環節處于產業鏈低端,距離制造強國仍有較大距離。打造中國制造新優勢,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對我國新時期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將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國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以應對制造業轉型升級與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以及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歸本國所帶來的挑戰。

當前,世界范圍內先進制造技術正向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能制造日益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內容[2]。《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聯規〔2016〕349號)指出,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與傳統制造相比,智能制造涉及4個層面的智能化:①產品的智能化,智能制造的產品均趨于成為智能終端,可通過物聯網相互連接。②裝備的智能化,從智能制造的單元、單機、機器人向智能的生產線、智能的生產系統演變。③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的組織架構、企業之間的交互,需要重新構建與調整以適應產品和裝備的智能化。④服務的智能化,制造服務化就是制造企業為了獲取競爭優勢,將價值鏈由以制造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因此將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泛在網絡技術以及其他新興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到服務中是智能制造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保德县| 通州市| 武功县| 丹东市| 亳州市| 淅川县| 保亭| 富裕县| 赣榆县| 浮梁县| 新干县| 淮北市| 丹江口市| 大新县| 溆浦县| 永川市| 防城港市| 贵南县| 扎囊县| 上思县| 呼玛县| 怀仁县| 罗平县| 天峻县| 莆田市| 宁陕县| 营山县| 平顺县| 天门市| 萝北县| 安龙县| 修水县| 辛集市| 华池县| 鄢陵县| 宁强县| 莆田市| 焦作市| 河北省|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