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注意事項
1.關于命令(令)這一文種的特殊發文字號的問題
鑒于這一文種的特殊性,由國家領導人發布的命令和由國家相應機關發布的命令所使用的發文字號有其特殊的編制規則,目前我國所使用的這一文種的發文字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國家領導人發布的命令(令),在這種情況下,發文字號需要以發令人的任期內所發布的命令(令)的流水號進行排序,當國家領導人任期屆滿后,由下一任國家領導人重新進行編號,如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立法方面,我國就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二種是由國家機關發布的,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發文機關按照其所發布的此類文件進行順序編號,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56號;另一種是按照一般公文行文格式進行書寫,也就是將發文字號放在標題下方正中位置,一般是在以有關機關的名義發布的時候使用。比如:
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
國發〔2014〕43號
2.關于用詞
命令(令)是一種權威性的文種,因此在進行擬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言的嚴肅性和明確性,不要用修飾性文字,以免削弱其莊重性、權威性和嚴肅性。同時,在擬制的時候,一定要對行文語言進行嚴格的審查,嚴禁出現任何行文不規范、不合理甚至錯誤用詞等問題,以防止受文者無所適從、發文者朝令夕改等現象。
3.關于相關要素
命令(令)中所涉及的有關時間、地點、數量等相關要素一定要精確,堅決不能有任何錯誤、比如在有關晉職的命令中,如果把時間寫錯了,那么所造成的后果就絕不僅是這份公文的擬制問題,或者撤回重新下發的問題了,這會直接涉及被晉職人的任職時間問題,而任職時間問題又涉及很多問題,如所受的相關待遇等。因此,在相關要素信息上,要慎之又慎、精之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