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小冥河,現在你知道自己突破的大羅金仙和經過學習突破的大羅金仙的區別了嗎?我可不是你那種聽老師講道循規蹈矩的學渣,我是自學成才的天才!”
說罷就見那太陰陰云一舉擊破了那血霧血雨,望舒從中走出后也毫不在意,對那慘敗的冥河道人不以為意。
只往那三清道人身邊走去,行了一禮,道:“三位師兄,貧道稽首了。”
三清也不矯情,只齊齊還了一禮,由那帶頭的道德道人回復道:“師弟來了,我等還禮了。”
卻是那紫霄宮中客,都聽圣人教誨萬萬載,雖未有師徒之名,卻也有師徒之實,只是親疏有別,那有座者和那無座者如何能同道相處?
只是道德道人生性無為而治,不在乎這些,才會回了一句“師弟”,若是讓那最重尊卑有別的元始道人回復,在這定局未成之時他定然只會回復一句“道友”罷了。
不過現如今三人還正處于“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從來是一家”的親熱期呢,元始道人又及尊重自己兄長,絕不會在這種小事上否決對方的決定。
望舒看那靈寶道人興致缺缺,也知道他最挨不住那人情來往之間的相互客套,也不愿多說廢話,便當先開口:
“師兄如何?我看這靈根天成,造就三寶,我來的最晚,便請諸位師兄先選,我只取其一便可。”
那靈寶道人一聽望舒所言,卻是咋咋呼呼開口道:“望舒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們三人難不成分兩個靈寶不成!那是要我們兄弟誰分不得靈寶?”
望舒這還沒說話呢,一旁的冥河卻是也大聲嚷嚷起來:“好你個靈寶道人!端的不為人子!我等五人于此,你居然想將三件靈寶盡歸己身!天下竟然有這樣的道理不成!”
元始道人最好臉皮,如何能讓這冥河的指責真的落在了自己身上,日后若是傳了出去,豈不是墮了自己一身正氣!
于是他一觀那芭蕉靈根之寶,了然于心,然后開口道:“三弟!怎可如此行事!兩位道友千里迢迢而來,且冥河道友早于我們發現這靈根之寶,望舒道友又比試一場,勝過冥河道友。怎么看來也不能是我等三清獨占此寶!”
冥河一聽,立刻接話過去:“不錯,不錯!我最先來的,合該有我一份!剩下兩份嘛——那不歸我管!”
靈寶道人一聽,也是不愿意起來:“那不行,那不行,那豈不是說你獨拿一份,望舒獨拿一份?這要我們三人如何分得一寶?”
望舒也此時即刻開口道:“所以才說請三位師兄先選,我只取一寶,其余兩寶歸屬我絕不多言。”
“反正我不管!今日我敗于望舒手中,他拿不拿的到靈寶我不管,可要是沒了我的那一份,我萬萬不能愿意!”
如此幾人又扯皮了幾天,看那靈寶之光再難壓制,已然有了震動寰宇之態,元始道人卻是快刀斬亂麻開口道:
“不過是一上品靈寶,合四象而生而已。
三弟你日后難不成修為還不夠自身鎮壓水火四象不成!何苦糾結于一先天靈寶!這靈寶于我們而言不過是錦上添花之物而已。
我自愿退出,不參與那靈寶歸屬!”
靈寶道人看自己二哥生氣,也不好再死咬不放,又聽元始道人一說,才發覺那芭蕉靈根生成之寶,不過是合四象而生,天生能定水火而已。
自己乃是那盤古正宗,天生能避水火,日后修為再漲,重開混沌都說不定,這芭蕉扇實際上對自己實為雞肋。
于是也不以為意起來,只一個勁的強調:“那我等兄弟三人便合取一寶,只是我們要先選!”
這本就是望舒的主張,自無不可。
冥河看那五人中已有四人同意這主張,也不好再說什么,只擺了擺手,算作同意,讓三清先選。
既然定了先后,三清也不矯情,道德道人為三人大兄,直接上前,取了那太陽生火之扇。
“呵呵,我那爐中丹火不旺,這太陽精葉能生天下之火,我便取此葉為我那丹爐之火添一助力而已。”
冥河一看道德道人取了寶扇,生怕望舒仗著修為更深,插在自己前面,也忙不迭的上前選寶。
只是他本來想選那少陽活木之扇,好為那死氣沉沉的血海填點洪荒大陸上正常的仙草、靈根之類的植物。
可他一看那剩下的寶扇,是那太陰起水之扇,腦筋一動:若是我選了那少陽活木之扇,那該死的望舒道人豈不是就要取了那太陰之扇?合了他那太陰之名?
當即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伸手將那太陰起水之扇拿在了手中。
望舒本來還提心吊膽,怕自己蝴蝶翅膀扇的后面劇情變動,現如今看那冥河道人不知為何突然轉變選項,棄了少陽之扇、選了太陰之扇,卻是也長舒一口氣。
趕緊上前,將那少陽之扇取了下來,又突然想起來后世洪荒流小說里,豬腳們在收取葫蘆靈根時,總會本著不浪費的原則把那葫蘆藤也帶走。
當時也不顧那其余四人一臉鄙視的深情,右手一揮,把那枯萎了的芭蕉靈根收進了衣袖里。
然后冥河看分寶結束,當時就要回那地底血海。
望舒卻是手疾眼快,一把拉住冥河,從他手里把那太陰芭蕉扇奪了過來。
“這是昆侖山后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陰之精葉,有起水滅火之威也。
和道德師兄的太陽之扇不同,太陰精葉最善于扇陰風,下陰雨,只輕輕一扇,便能使人飄飄然八萬四千里,非得金性不壞方能止住。”
說罷,就見那望舒用右手把那一尺長的寶扇拿到眼前,然后伸出左手大指頭,捻著那扇柄兒上第七縷紅絲。
輕輕念了一聲“咽噓呵吸嘻吹呼”,太陰之扇登時就變得一丈二尺長短。
“好寶貝!好寶貝!果然變化無窮也!哪怕他前有八萬里火焰,我也可一扇便消也。”
望舒如何能知那太陰之扇的使用之法呢?不在乎是他后世知曉那火焰山、芭蕉扇之秘罷了。
這也是他一開始擔心冥河沒取太陰之扇的緣故,若是因為自己,導致后世猴子無法過那八百里火焰山,那自己的罪過可大了。
那為何要捻第七縷紅絲呢?卻是那紅絲代表那佛家慧根,道教七魄。
定鼎后世升仙之秘的陰宮死籍就在望舒手里,那七慧根、七魄之秘,如何能瞞的過他?
那“咽噓呵吸嘻吹呼”本為調理三焦五臟之法,本決為那“吹呼嘻呵噓咽”六字訣,對應的就是腎、胃、三焦、心、肝、肺,不過被后世調換了口訣順序而已。
后世《服氣療病》中就說過:
“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稲,皆出氣也。……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氣,稲以解極。”
所以捻住那第七縷紅絲,就等同捏住了成仙之法、慧根之秘,借用仙人之威、佛陀之力,如何散不得七魄之毒、滅不得那無根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