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去外婆家趕趟晚的
- 1974,激情澎湃的青春歲月!
- 少走30年彎路
- 2124字
- 2024-09-26 00:01:00
相較于鄭建國那兒,陳選生在張恒重家待的時間要久一些。
等出到來時,陳選生手里又提著滿滿當當?shù)狞c心、奶糖……,他們說是家里客人送的,吃都吃不完,讓陳選生分擔一些。
摸了摸鼻子,陳選生感覺自己這哪是去拜訪啊,分明是去進貨。
鄭建國那也是這樣,張恒重家也是這樣。
不管了,先回家吧。
雖然陳選生在每一家待的時間都不長,但算上來回的路,等他回到家,這會兒已經(jīng)很晚了。
家里,空落落,一個人都沒有。
也是,老媽還有兩個嫂子,一年就那幾次回娘家,咋可能這么快回來。
要不,去趟外婆家,正好趕個晚?
陳選生想想,還是覺得應(yīng)該去一趟。
也有蠻長時間沒過去了,記憶里外婆無論是對原身還是兩個孩子,都是很疼愛的。
沒有像話本情節(jié)那般,什么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外孫流著口水看著孫子吃糖的情節(jié)。
加上爹娘年紀也上去了,又帶著兩個小孩,這大晚上的,走夜路也不放心。
外婆所在的大隊,與衡水大隊正好在公社的相反方向,騎單車抄近路,也是要小半小時的。
當陳選生趕到外婆那兒的時候,這會兒大家已經(jīng)聊到尾聲了,可當他們見到陳選生時,還是發(fā)出一聲聲驚嘆。
“外公、外婆,大舅、二舅……”陳選生逐個問好,同時遞上帶來的一些點心。
剛好張恒重那邊給自己這玩意,外婆年齡也大了,牙口不好,陳選生就順手提過來了。
“這怎么要得,一會兒帶回去。”
這會兒外公、外婆已經(jīng)七十歲往上了,話都有些說不清,但陳選生還是能勉強分辨出意思。
陳選生笑著說道:“也不是特意買的,今天去領(lǐng)導(dǎo)家拜訪,他們給送的。”
“小時候外公、外婆不也常塞東西給我吃嗎,總得讓晚輩有機會盡一份心意的。”
陳選生這話說出來,外公、外婆也沒法拒絕了。
因為陳選生剛來,陳樹根、牛春花剛好又可以晚些回去,總不能兒子一來就走吧,那算啥。
牛春花繼續(xù)和外公外婆聊著,陳樹根應(yīng)付他的小舅子,陳選生則和幾個表哥聊著天。
陳選生的幾個表哥,年紀其實和陳選生差不多,不過他們常下田勞作,看著就比陳選生大不少,皮膚黝黑黝黑的,笑起來就很憨厚。
與他們聊了一會兒,淺淺回憶下童年,隨即話題又止不住偏向鄉(xiāng)下的收成,最近風調(diào)雨順,幾個表哥笑的十分開心,陳選生可能體會不大,但卻安心不少。
收成好,外公外婆也能好過一些。
也不得不說,老媽牛春花一家,確實是良善之家,前些年日子這么難過,硬是扛過來了,兩位老人照顧的也很好。
其實陳選生也不是沒想過怎么幫襯外婆家,但在這個年代,他能做的事情真的有限。
只是說以后多拿點肉回來,有機會再讓牛春花帶些到外婆家……
聊到很晚,當陳選生等人準備離開時,小落月才和幾個表哥、表姐從外面回來,這會兒小棟梁打著哈欠,他都在房間里睡一覺了。
路上,陳選生也不騎車了,將小棟梁綁在背上,一行人慢慢的走回去。
陳選生敏銳的發(fā)現(xiàn),牛春花對自己的態(tài)度好像變得更好了,這讓他十分自得,自己不愧是家中最貼心的棉襖啊。
回到家,這會兒大家都累了。
等陳選生洗漱完回房間時,小落月就雙手雙腳攤開,成大字狀睡著了。
至于小棟梁,這小子可不累。
剛在太姥姥家就睡了一覺,在陳選生背上又瞇了一會兒,這會兒可不就在搖籃床上望著墻壁,咳咳的笑著。
輕輕的搖著搖籃床,陳選生先是將小棟梁哄睡了,才開始自己的休息。
次日,來到供銷社。
雖然前兩天也很忙,但相較于中秋節(jié)今天,簡直就是小兒科了。
今天怎么說呢,就是排隊都得往外面排的。
買東西不利索點,就等著被后邊排隊的人問候全家吧。
趕到運輸隊的屋子,陳選生就坐回自己的專屬椅子上,今天還好,可以緩口氣,連著包了兩天月餅,著實有些累了。
與陳選生這個有點經(jīng)驗的老油條相比,錢老黑三個剛來的新兵蛋子此時可謂是激動與忐忑相交。
打槍誒今天。
男人就沒有不喜歡打槍的。
躺在椅子上,陳選生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昨晚那個小王八蛋,實在太難哄了,都大半夜了還不睡,也不知道平時姐姐都是怎么哄他的。
陳選生睡醒那會兒,趙武功、李火炎正準備帶三人去練槍,還問下陳選生要不要一塊,正好可以強化一下。
別說,陳選生確實有些意動。
倒不是陳選生多喜歡打槍,主要是出車在外,對槍多一點熟悉,關(guān)鍵時候保命的幾率就多一些。
不過就在他思考的時候,張恒重過來,剛好有事要陳選生去一趟,只能先無奈擱淺了。
“一會兒和我去一趟食品廠,明天急著出車,貨的話今天就要先裝上了,你和我各開一輛車過去。”
張恒重雷厲風行,同時悄咪咪說道:“食品廠可是咱們的大客戶,你不是有不少親戚嗎,年尾……”
聽見張恒重的話,陳選生腦海內(nèi)像是劃過什么。
“總得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知道你已經(jīng)能獨立開車了,你說是吧,陳老弟。”
張恒重的話在陳選生耳邊環(huán)繞,他知道,這是張恒重在有心幫自己一把。
果然,和老大打好關(guān)系總沒錯。
想通一切,陳選生頓時眉開眼笑。
先不管食品廠年底會不會找上他,認識認識,總不吃虧。
這段時間陳選生也有刻意去了解,現(xiàn)在一個工作的行情,大概在600塊左右浮動,也就是尋常正式工兩年左右的工資。
“那就謝過張大哥了”陳選生沒有推辭。
其實陳選生也有琢磨,現(xiàn)在花大代價弄幾個工作到底值不值得。
再過幾年,這些國營廠大多數(shù)都是要走下坡路的,最后工人是有一算一個,全都要下崗的。
但一回想,賬不能這樣算的。
至少五六年內(nèi)國營廠是過得去的,把大哥二哥弄進去,總好過他們在田地里日復(fù)一日……
等改開,廠子撐不下去了,自己再琢磨哪條路適合他們也不晚,畢竟那個年代確實是遍地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