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沒找到司馬懿
- 白馬嘯三國,我父公孫瓚
- 敦而敏
- 2054字
- 2023-07-23 09:33:49
公孫續的大軍來到后都停了下來,公孫續來到那一堆堆的金玉珠寶面前,他也是睜大了雙眼。
太震撼了,最少有數十余里的路面上都是財物和糧草,這讓即使是靈魂來自后世的公孫續,也感覺到嘴唇發干。
公孫續知道,這時董卓舍棄財物想要逃命的。
但是公孫續也知道,他的這一次追殺之旅該結束了!
公孫續很清楚,他現在只有四千騎兵,身后根本就沒有什么諸侯聯軍。
甚至高順的四千步卒,也開始組織那些百姓向幽州遷移。
董卓不是逼急了,根本就不會舍棄這么多的財物來換取逃命的機會。
公孫續再要追下去,董卓一定會組織大軍和他公孫續拼命。
董卓如今手下還有十幾萬的西涼軍,只要是拼命公孫續還真不是董卓的對手。
之所以董卓沒有留下來拼命,還是以為公孫續身后有大軍跟隨。
公孫續追殺到這里,已經是收獲滿滿了。
首先,天下人以后都會說公孫續為了營救天子,只帶著四千士兵追殺董卓數百里,公孫續的到了名聲。
其次,公孫續得到了數百萬遷移的百姓,這其中有三成不少于一百萬的百姓愿意跟隨他去幽州,留下來的百姓也會感激公孫續的救命之恩,公孫續得到了人。
還有眼前的糧草、金玉珠寶,糧草可以保證公孫續帶領百姓返回幽州的消耗,金玉珠寶則是公孫續后續發展的財物保障。
所有的事情都要有個度,公孫續追擊到這里獲得的收獲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
“組織那些百姓,運送這些物質返回幽州!”
公孫續當即做出來撤軍的決定,對著太史慈命令道。
“唯!”
太史慈遵照公孫續的命令,開始組織那些百姓開始收集財物,并向幽州運送。
太史慈將這些百姓整編成臨時的軍陣,并答應運送了幽州后,會給這些百姓報酬,那些百姓有人同意。
有人雖然不同意,但是在士兵拿著刀槍,跟他們進行了一次公平、友好的協商后,也點頭同意了。
這些雒陽的百姓雖然行動依然不自由,但是卻不像是前些日子被西涼軍押運時那樣凄苦。
公孫續并沒有制止太史慈的這種行為,畢竟這時是漢末,一切都要遵從漢末的習俗。
只要不是大規模地傷害百姓,公孫續也不會插手此事。
為了防止董卓的軍隊返回偷襲,公孫續親自帶領一千名士兵又向前前進了二十里,并扎下了大營。
公孫續在這個臨時的營寨等待了半個月,并沒有發現返回的西涼兵,公孫續才撤兵。
公孫續這次可是上百萬人的遷移,他選擇的路線是從孟津渡過黃河,到達吉利進入河內,走孟州、溫縣。
公孫續的大軍來到溫縣后停了下來。
公孫續在溫縣停下,就是為了順便消滅一個隱患,那就是司馬家族。
這個司馬家族就是司馬懿的家族。
如今的司馬懿還小,只有十一歲,不過已經是聞名鄉里的神童。
司馬懿的父親是司馬防,此時擔任治書御史,已經跟隨董卓去長安了,此時在司馬家主事的是司馬朗。
此時的司馬朗擔任雒陽令的職務,但是由于司馬防狡兔三窟,沒有讓司馬朗一起跟隨去長安,司馬朗就返回河內保護鄉里。
可惜的是,公孫續來到這里卻撲了個空,司馬朗早就帶著家族的人離開了河內。
公孫續聽到沒有找到司馬朗,他也沒有傷害其他的司馬家族的人,而是帶領著大軍繼續前行。
司馬家族的人看到有軍隊來尋找司馬朗,這相信司馬所說的大禍不遠矣是真的。
其實司馬朗在離開家鄉之前,還專程與家族的長輩商議亂離雒陽去黎陽避難。
不過,司馬朗想預防的是亂軍,他可沒想到公孫續會專程來尋找他們一家。
司馬家族那些長輩都感覺故土難離,沒有聽從司馬朗的建議,依然留在河內。
司馬朗只能帶著自己的家人和議郎趙咨一家,一起去投奔
遠在黎陽的姻親趙威孫。
趙威孫可是在黎陽擔任監營謁者,管理有一營兵力,這也是司馬家族的儲備力量,在危難時候可以幫助司馬家族渡過難關。
要說司馬家族的人也確實厲害,他們的隱忍在其他家族中排名第一,司馬懿更是佼佼者,他通過隱忍熬死諸葛亮,迷惑了曹爽,為自己的家族爭得天下打下的堅實的基礎。
公孫續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了滅了這個司馬家族的心思。
不過事不湊巧,司馬望、司馬懿兄弟都不在河內,所以公孫續也沒有打草驚蛇,沒有傷害司馬家族的任何一個人就帶兵離去了。
除掉司馬懿,公孫續也是順便為之,能除掉最好,這次沒遇到以后找機會就是了。
公孫續既然知道司馬懿此人是個危險人物,他以后就不會再給司馬懿機會,公孫續也不可能專門去追殺司馬懿。
要說危險程度,曹操可比司馬懿要危險的多,公孫續此時也沒有對曹操有什么殺心。
要說殺死曹操公孫續還是有機會的,畢竟上一次曹操只有五百殘兵的時候,公孫續都沒有對曹操出手。
在公孫續的心目中,曹操和劉備這兩人都是梟雄,公孫續也有與這兩人一較高下的心思,所以他不想此時就下黑手。
至于想殺司馬懿,則是因為公孫續覺得司馬懿做事太卑劣,他才生出除掉司馬懿的心思。
但是沒有遇到司馬懿,那就說明此時的司馬懿不該死,公孫續也就把心思放到如何遷移百姓的心上了。
就在公孫續遷移百姓的時候,長沙太守孫堅也在返回長沙的途中。
卻原來自從公孫續解散了聯盟,又帶兵去追擊董卓,袁術回了南陽,陶謙回了徐州,其他的諸侯并沒有直接回去。
其他諸侯就又在袁紹的指揮下,一起奔赴了洛陽。
雖然眾諸侯都知道,董卓火燒了洛陽,但是他們沒有追擊董卓的膽量,也只能去一趟洛陽,看看有沒有什么便宜可占。
眾諸侯來到洛陽的時候,洛陽的大火也基本被早到的孫堅給撲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