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了解孩子的內心 02:媽媽是孩子的人生準則

為什么孩子認為媽媽是完美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準則,它決定人的價值觀、想法和行動。例如,基督徒以上帝的話為人生準則,佛教徒則將佛祖的話作為人生準則。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一樣,因為至少每個人都會遵循其所屬社會的法律和秩序。

那么孩子的人生準則是什么呢?其實孩子的最高人生準則就是媽媽的語言和行為。媽媽的語言和行為構成了孩子思維的框架,同樣塑造了孩子心靈的形狀:圓形、三角形或者心形。媽媽為孩子塑造不同的心靈形狀,孩子也就擁有了不同的人生準則。對孩子來說,媽媽比法律或《圣經》更重要。媽媽就像一個指南針,在孩子做人生選擇時,總是能為孩子指明方向。

將他人當作自己的人生準則,這是建立在完全信任的基礎上的。而孩子對媽媽的信任是本能的,也是無條件的。讓我們來看一些生活中孩子所說的話。

柳斌:我媽媽做飯很好吃。

勝宇:我媽媽每天給我買禮物。

俊瑞:我媽媽說給我買活的恐龍。

世姬:我媽媽說她只愛我。

觀察兒童的行為可以發現,不滿6周歲的學前兒童對媽媽的完全信任尤為明顯。例如,學前兒童即使知道“紅燈停”的規則,依然會跟隨媽媽闖紅燈;而對欺負自己的朋友,他們則會說“我要告訴我媽媽!我媽媽力氣特別大”。對孩子來說,媽媽是優先于法律的行動準則,是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百事通。這正是出于孩子對媽媽的完全信任。

其實每個媽媽的力氣都不夠大,也沒有媽媽能真的買到活恐龍。但是由于孩子對媽媽完全信任,孩子心中產生了媽媽無所不能的錯覺。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孩子們知道自己是弱者,而弱者需要可以依靠的對象。因此他們相信媽媽是完美的,這樣的信念塑造了假想中的完美媽媽。很多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或自立意識薄弱的孩子長大后會成為“啃老族”,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他們想要依靠別人,所以無論父母的境況或能力如何,他們都將父母假想為完美的存在。

媽媽是孩子在世上最想信任的人

下面我通過一些案例說明孩子對媽媽的完全信任,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禹成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每周要接受游戲治療。有一天,禹成遲到了,他氣呼呼地和媽媽一起走進了咨詢室。

咨詢師:生氣了?

禹成: (沒有說話,敲打墻壁表示憤怒)

媽媽: (走近咨詢師小聲說)我們在來的路上出了交通事故。

禹成: (流著眼淚)媽媽你為什么這樣!都是你的錯!

這個情況看似難以理解,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是完全可以說得通的,這是因為孩子意識到現實中媽媽并非那樣完美。媽媽本是自己完全信任并希望一直依靠的人,但孩子突然發現媽媽原來像自己一樣會軟弱,會失誤,還會犯錯誤。這時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受到沖擊,他意識到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這樣,孩子內心不安也就不難理解了。越是心中缺乏安全感或是越年幼的兒童,當他們心中無條件的信任受到沖擊時,就越會產生更大的失望。因為孩子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容易歪曲和神圣化他們試圖依靠的人。而當他們意識到媽媽的脆弱時,那種信任就會轉化為更大的挫折和不安。

再舉一個例子,和同齡人不太合得來或是情緒不夠穩定的孩子總是會說“我最喜歡媽媽”,動不動就過分地表達對媽媽的愛意。但如果他們某一刻對媽媽失望了,他們又會過分地說“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討厭的人”,與平時的表現完全相反。即使只是發生了些小事情,他們也會感到非常憤怒。一個孩子對媽媽表現出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也是基于上述原因。

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自己

最近看到有些年輕的媽媽們為了尊重孩子而放低自己的姿態。比如玩游戲時,媽媽會說:“媽媽不太清楚怎么玩,你教教我吧。”“這個媽媽做得不好,你來做吧。”再比如,很多媽媽是上班族,白天努力工作,晚上疲憊地回到家后,常常會對孩子說:“媽媽對不起你。”其實,如果媽媽沒有遵守約定或做錯了事的話,向孩子道歉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媽媽是上班族,只不過是認真完成工作后再回家而已。作為媽媽,已經竭盡全力照顧孩子了,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感到抱歉。同樣,孩子也不希望看到一個軟弱的、總是道歉的媽媽。

你是不是也常常習慣性地每天對孩子說很多次“對不起”?如果是這樣,孩子就可能會產生不安,認為媽媽軟弱從而無法建立信任。如果媽媽生活粗心,就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創傷,給孩子樹立錯誤的榜樣等,這些才是媽媽真正需要感到抱歉的地方。媽媽沒有必要通過貶低自我來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媽媽是孩子心中的準則,只需要在每一刻盡力展現幸福生活的樣子就可以了。這樣,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信任并依靠媽媽,以媽媽的美麗心靈為準則,健康地成長。

媽媽解憂所


問答

Q. 孩子有時會誤以為媽媽什么事都會為自己做好,是否需要盡快糾正孩子這樣的想法?如果孩子以后一直依賴媽媽該怎么辦?

A. 在孩子自然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正確的想法,沒有必要對其刻意糾正。比如孩子常常認為“萬物有靈”(例如幼兒會相信桌子、云等事物有生命),而媽媽不會糾正這種認識。與此相似,幼兒對媽媽的完全信任和神圣化也可以暫且放任不管。當孩子從幼兒期過渡到兒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時,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明白媽媽并不是完美的,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媽媽是自己要保護的人。

Q. 如果孩子完全信任媽媽,那為什么還是不聽媽媽的話呢?

A. 雖然對孩子來說,媽媽是最重要的人之一,但很多媽媽困惑于為什么孩子不聽自己的話。這就需要反思一下孩子與媽媽的依戀關系是否穩定了。如果依戀關系不穩定,孩子就好像是戴著墨鏡看世界。戴上墨鏡,即使是美味的紅蘋果,在孩子眼中也會變成灰色的。而當孩子摘掉墨鏡之后,就會明白媽媽的話對自己大有裨益,并對媽媽心存感激。

Q. 為了讓孩子信任并跟隨媽媽,媽媽可以獨斷專行嗎?

A. 孩子想要信任和依靠的人并不是強人或獨斷專行的人,而是寬容、給自己嘗試機會,并且可以從對方那里感受到溫暖愛意的人。

Q. 媽媽是不是絕對不可以犯錯誤,一定要成為完美的人?

A. 并非如此。如果媽媽平時就開朗、活潑、積極向上,對每件事情都表現出誠實、正直的態度,那么孩子就不會因為媽媽偶爾身體不適臥床休養或者偶爾出現失誤而認為媽媽是軟弱的、無法信任的。相反,這時看到與平時狀態不同的媽媽,孩子會表現得更加穩重,會為保護媽媽而努力。如果平時孩子與媽媽形成了穩定的依戀關系,那么越是在危機中越會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新民市| 安平县| 子长县| 封丘县| 读书| 龙游县| 水城县| 博野县| 桃源县| 敦煌市| 文化| 绥中县| 洪泽县| 舞钢市| 东方市| 儋州市| 黄山市| 依安县| 峨山| 旬邑县| 甘洛县| 沙湾县| 留坝县| 荔浦县| 英山县| 焦作市| 吴江市| 朔州市| 汉中市| 安吉县| 阳城县| 甘洛县| 白山市| 佛冈县| 泰顺县| 定日县| 阜南县| 岑溪市| 卓资县|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