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抱著手機到了凌晨1:30才睡下,想著明天又要困死,起不來很痛苦,蘇珩的身體爭分奪秒、迅速入睡,期間還做了一個夢。
夢里的場景大概是民國,有個畫面場景是坐馬車赴宴。
馬車有三排,趕路的車夫在最前排,中間一排坐著一個男人和他的女友,自己是一個年輕貌美性格任性的高個子姑娘,坐在第三排,馬車類似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那種車。通身黑色,金屬材質,和車頭的原始馬形成有趣的對比。又古又今。
她早早下樓,坐進最后一排,冷眼旁觀男子紳士般牽著他女伴的手上車,在第二排入座。她聽著女子嬌滴滴的聲音,以及男子厚重的低語聲,像個局外人靜靜看戲。
所有人都已上車,車夫開始趕路。
馬車由馬作為原始的動力來源,馬車夫操控方向,很像古代的交通工具,但車身現代的很。黑色金屬質感,坐著很舒服,露天敞篷。
到了宴會地點一樓,主人熱情上前招待男子和他的女伴,而她則像寵物一般,被大家默認吉祥物,看著就好,不需要過多交談。夢里的她并不在意。早已習慣這般場面。愿意出來社交,不過是在物色逃走時機。
在一樓的室外,面前是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大家坐著聊天,說些她根本不感興趣的社交場面話。她聽不懂也不想去聽。吉祥物不用參與社交,被拴在男人身邊,跟著被人觀看就行。但她一直渴望自由,找機會逃離。
觀察四周,保安在暗處,嚴防死守,正常逃一定會被抓住,只能出其不備。
她坐著無聊,借口上二樓,四處看看。她似乎也不用爭得誰的同意,無關緊要的人離場,并不影響場面。
長長的木樓梯通往二樓,木構建筑配了一個現代鋁合金的窗戶,透過窗戶往左側看,有個類似長方形的入口,但無門框,入口頗有現代建筑的極簡風格味道。
看到現代元素的設計,她義無反顧認為:逃離,就是此刻。
把隨身物品扔過去,然后自己努力爬窗戶,進入那個入口。以為入口對應著新的路,結果是個廢棄的、封閉的狹窄空間。她很無語,無奈,只好原路折返,在過程中面臨兩個選擇。
選擇一是從這個現代元素的口子跳下去。下面是一口井,井上堆砌著、漂浮著很多雜物,還有很多龐大的不規則磚頭。
此時腦海里閃現一句話:“代價是一塊磚?!?
另一個選擇是原路返回,通過窗戶爬回原來的二樓木建筑。
她看看下面的井,思考:并不是被一塊磚所傷害的事,而是跳下去很可能沉入井底,喪命。她追求的不是死,也不是解脫本身,而是更好的生活。
權衡之下決定先爬回去,再謀逃跑計劃。但是包已經被帶到這個封閉空間了,力竭,無法準確扔回,無奈之下只能扔下井里,眼睜睜看著包裹墜入水井。
自己費勁爬鋁合金窗戶回到二樓。
此時身邊有個年輕男子的聲音:“你為什么不跳下去?自由就在一瞬間?!?
“代價不過是被一塊磚所傷?!?
她回嘴:“看似被一塊磚所傷,但實則磚很可能讓我毀容,或者刺破我的身體,喪命的危險性太高?!?
年輕男子笑:““一塊磚的代價而已?!彼坪踉诔靶λ呐袛嗔?。一塊磚的代價換取自由,這筆賬都算不明白。
她還企圖說服年輕男子,就在滿頭大汗灰頭土臉辯駁之際,她的神通提前告知:那個囚禁自己的男子馬上要上樓了。
男子發覺寵物上二樓遲遲未歸,心生疑惑,于是上來查看情況。
不想被他發現自己逃跑+逃跑失敗的事實,于是她假裝捧起一本言情小說讀,讀得津津有味仿佛忘記一切。
男子上來環顧四周,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淡淡的笑了笑,也不戳穿。漫步走過她面前,坐在了距離她幾米開外的左手邊木椅上,兩人此時關系很像封建時期,一家之主和主母之間的那種疏離,表演和睦相處,實則心懷鬼胎、同床異夢。
她隱隱能感覺男子似乎不想她逃走,但是分不清是愛還是對寵物的控制欲。
他只是想要征服吧。
因為她不太順從,即使順從也只是表面偽裝。
就像來的時候,他帶著女朋友坐前面,其實她內心不嫉妒,而是翻白眼。心想:你倆快點恩愛,然后她就自由了。
男子看上去儒雅、穩重大氣,給好吃的好喝的,還帶著出席社交場合,刨開腳踏幾條船,交往其他女伴的事,他給她的已經算不錯了(比起那口井,填滿著各式各樣的物品,木頭,磚頭,看似安全,但都是浮著的,一旦跳下去,這些一定會下沉,承受不住人的重量。而男子這里,除了沒自由,其實也沒怎么受委屈。
她想要的從來不是“破罐破摔的逃離”,而是“帶著期待的奔赴”——不是為了擺脫什么而倉促上路,而是心里清楚“更好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哪怕暫時沒找到路徑,也不愿意放棄尋找任何一個潛在的機會。
從夢中醒來,蘇珩意猶未盡。
這個夢的場景和情緒很有畫面感,而且隱喻也很有意思。
民國+英式馬車這種跨時空的元素,新舊交織——就像生活里既有傳統、束縛感的部分,又有想突破常規的沖動。
夢里覺得自己像被拴在身邊的“吉祥物”,其實很像現實中感受到的“被安排”“不被重視真實需求”的狀態。對應著職場里的邊緣感。
一直在找漏洞逃跑則直接呼應內在需求——即使意識到周圍有“保安”(象征阻力、規則),還是主動尋找出口,說明心里其實很清楚自己想要“自由”,并且在暗暗積蓄力量準備打破束縛。
入口是封閉空間,本以為是新出路,結果是廢棄、狹窄的死胡同,這種“無語”感,很像現實里鼓起勇氣嘗試打破束縛,卻發現路沒想象中好走。計劃了很久的改變,實際做起來才發現有沒預料到的阻礙,失落又無奈。
這個夢的細節越來越像內心的“權衡戰”,每一步都藏著對“自由”和“代價”的糾結——
井給人“深不見底”“難以逃脫”感,而“一塊磚的代價”,輕描淡寫和實際“喪命”的沉重后果形成反差,很像現實中“看似容易的選擇”:表面代價很小,“忍忍就好”“試試怕什么”,但她心里清楚,一旦踏錯要承擔遠超預期的風險,所以本能警惕“捷徑”,選擇爬回去再謀計劃。
暫時退回,再找機會。
對自由的渴望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更傾向于“有準備的突破”,不接受“賭一把”式的冒險,是一種理性的自我保護。
夢里的互動細節,像一場無聲的心理博弈。
她逃跑失敗后偽裝讀言情小說,用沉浸在愛情里來掩飾真實逃跑意圖,騙取男子信任。男子像掌控者,她像配角,即使坐在一起也隔著距離,和睦更像給外人看的殼。表面維持著平衡,但心里清楚彼此的目標、需求并不一致,甚至隱隱覺得對方在“掌控”而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