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智慧城市:數字化賦能社會治理新路徑
- 胡雙全等編著
- 1847字
- 2023-06-29 17:30:50
從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可視為智慧城市的升級。新型智慧城市是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驅動城市創新發展的新模式、新形態。新型智慧城市可以更好地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城市活力,促使城市實現精準治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的推進過程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在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呈現以人為本、以建設成效為導向、統籌集約、協同創新的特征。
新型智慧城市與傳統智慧城市的相同點在于都要做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同點在于新型智慧城市更注重全面采集城市中的各類數據,推進數據共享,創建一個統一的城市大數據運營平臺,消除城市中原有的“信息孤島”,對各類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充分發揮數據價值,切實保障城市安全。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新型智慧城市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目前,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走過了以技術為導向、注重建設的階段,進入以成效為導向、注重運營的新階段,技術架構逐漸成熟,業務板塊逐漸穩定,要解決的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既要從宏觀層面做好規劃,也要抓住重點,聚焦某一個領域發力;既要注重創新,也要關注應用,創建高效的組織機制、管理機制、運營機制與合作機制。
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內涵
新型智慧城市的研究要以研究智慧城市內涵為基礎,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踐和理論探索成果相結合,提煉出新時期智慧城市的新內涵。
具體來講,新型智慧城市以信息、知識、數據為支撐,通過多個渠道全面獲取城市信息,對信息進行科學處理與安全傳遞,在最大范圍內實現信息共享,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推動城市公共服務不斷升級,提高居民對各類公共服務的滿意度,賦予城市自感知、自運行、自服務能力,擴大智慧城市各類服務與應用的使用范圍,最大限度地實現普惠共享。
具體來看,智慧城市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驅動因素、價值承載、建設重點、數據共享等方面。智慧城市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對比分析見表1-1。
表1-1 智慧城市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對比分析

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放在了基礎設施與各個技術層面,包括不斷完善基礎網絡建設、在城市內大范圍安裝各類感知設備、搭建統一的平臺、推進基礎信息資源流通與共享等。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則從整個城市的視角出發,注重數據的采集、利用與共享,大力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融合,不斷完善政府治理體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最終打造一個更加靈活、更加敏捷的城市生態系統,促使城市運行更有智慧、更加安全。
新型智慧城市的五大特征
新型智慧城市的五大特征如圖1-1所示。

圖1-1 新型智慧城市的五大特征
(1)新范式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倡以人為中心,聚焦優政、惠民、興業、強基四大重點,繼續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通信息流通渠道,提高數據信息的共享水平,促進產業融合,不斷豐富數據中臺、業務中臺的功能,以更強大的能力滿足政府、企業與個人的服務需求,統一數字政府、數字經濟與數字社會的建設步伐,增進各主體的協同與配合,加強各要素的支持,形成智慧城市建設新范式。
(2)新要素
數據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要素,這些數據的來源廣,橫跨自然空間、物理空間、經濟空間與社會空間,類型多種多樣,它們的相互融合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可以將隱性信息轉換為顯性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城市運行、產業發展賦能。
(3)新基建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新的基礎設施作為底座,這些基礎設施是指以5G、數據中心、“城市大腦”、產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通過在整個城市范圍內布局智能感知設備,形成一個全覆蓋的新型基礎設施網絡。
(4)新算力
數據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要素,但這些數據的來源多種多樣,且存在大量異構數據,涉及很多隱私信息,與居民安全、城市安全息息相關。為了保證數據安全,必須做好數據的計算與保存工作。這就對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邊緣計算可以在靠近數據源的位置對數據進行處理,無須將數據上傳至云端,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信號時延問題,提高數據處理的速度與效率,還可以更好地保障數據安全,降低數據泄露的風險。
(5)新生態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形成一個共生、共治、共贏的生態體系。從參與主體看,這個生態體系涵蓋政府、企業、供應商與民眾等多個主體;從建設過程看,這個生態體系涵蓋規劃、建設、運維、服務等多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