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 BI零售數據分析實戰
- 鄭志剛
- 1998字
- 2023-06-29 17:37:02
2.1 Power BI 基礎知識
Power BI 是微軟推出的商業數據分析工具,能夠幫助用戶在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下快速理清思路,發現數據中隱藏的見解和價值。對于企業,Power BI 是可以制定一整套商業智能解決方案的工具;對于個人,Power BI 是自助式商業智能分析軟件,即Power BIDesktop,可以快速實現自助式商業智能分析。本書的重點在于自助式商業分析,將著重介紹如何利用Power BIDesktop 搭建數據分析模型。
Power BI Desktop 是一款可在本地計算機上安裝的、完全免費的應用程序。它不同于其他數據分析軟件,是專門為數據分析師設計的,內置了業界領先的數據查詢轉換功能及數據建模功能,可將分析結果以專業、精美的可視化圖表展現,最后可將報告分享至云端,供團隊成員隨時隨地獲得見解。
2.1.1 Power BI Desktop操作界面
Power BI Desktop操作界面包含三大視圖,分別為“報表”視圖、“數據”視圖、“模型”視圖,對應于圖2-1中標注的3個小圖標。
1.“報表”視圖介紹
Power BI Desktop的默認界面即為“報表”視圖。“報表”視圖用于生成可視化圖表,包含6個主要區域,如圖2-2所示。
① 功能區:包含獲取數據、轉換數據、新建視覺對象、新建度量值、報告發布等一系列功能對應的按鈕。
② 畫布區域:用于創作和展現可視化圖表及報告的區域,是Power BI可視化效果的直接展現。

圖2-1 Power BI Desktop操作界面三大視圖對應的圖標
③ 頁面選項卡:用于選擇、新建、刪除報表頁面。
④ “篩選器”窗格:可在其中添加任意字段作為篩選字段,對可視化圖表的數據進行篩選。
⑤ “可視化”窗格:包含常用的可視化圖表樣式,可將字段和度量值拖入“可視化”窗格相應位置,制作各種可視化圖表。
⑥ “字段”窗格:用于顯示所有查詢報表的可用字段,可以將這些字段拖放到畫布區域、“篩選器”窗格或“可視化”窗格中,用于創建或修改可視化圖表,也可以在任意一個查詢中新建度量值或者計算列,以豐富模型的分析維度。
2.“數據”視圖介紹
單擊Power BI Desktop操作界面左側的“數據”圖標,進入“數據”視圖。“數據”視圖主要展示每張報表中每個字段的詳細信息。“數據”視圖包含4個主要區域,如圖2-3所示。
① 功能區:包含新建表、新建列、調整字段的數據類型等功能的按鈕或選項。
② 當前視圖:用于顯示當前視圖的字段明細,可以右擊視圖中的某一字段,進行排序、新建列等相關操作。
③ “字段”窗格:用于顯示所有查詢報表的可用字段,但是字段在“數據”視圖中不可通過拖曳進行可視化分析。

圖2-2 “報表”視圖的6個主要區域
④ 狀態欄:用于顯示當前視圖中選中列的行數及非重復值的個數。

圖2-3 “數據”視圖的4個主要區域
3.“模型”視圖介紹
單擊Power BI Desktop操作界面左側的“模型”圖標,進入“模型”視圖。“模型”視圖主要顯示模型中的所有表、列和關系。當模型加載多張表時,為了準確計算結果并在“報表”視圖中顯示正確信息,需要在表與表之間建立關系。
在圖2-4中,“產品信息表”和“銷售表”之間通過產品ID字段建立了一對多的關系。“產品信息表”包含主鍵產品ID字段,是關系的一端,“銷售表”是關系的多端。關系展現形式為一條從“產品信息表”(一端)指向“銷售表”(多端)的實線。這種建立關系的過程類似于在Excel中使用VLOOKUP函數,通過兩張表的共同字段產品ID,將“產品信息表”中的相關列匹配進“銷售表”。不同之處在于,在Excel中需要進行多次VLOOKUP操作才能將“產品信息表”中的多列字段匹配進“銷售表”,效率低;而在Power BI Desktop中,只需在“產品信息表”和“銷售表”間建立一次一對多的關系,“產品信息表”的所有字段就和“銷售表”產生了關聯,過程非常簡單、高效。

圖2-4 在“模型”視圖中建立表間關系
2.1.2 Power Query操作界面
Power Query 是Power BIDesktop的內置組件,專門用于輕量級的ETL。ETL 是英文單詞Extract(抽取)、Transform(轉換)、Load(加載)的縮寫,特指從數據源導入數據,將其進行數據轉換后加載到數據模型中的過程。作為專業的數據轉換工具,Power Query 可以實現個人自助領域絕大多數的數據轉換,而且大部分通過單擊鼠標即可輕松實現,這也契合了普通數據分析師的需求。Power Query 操作界面包含6個主要區域,如圖2-5 所示。
① 功能區:包含Power Query 中數據導入、轉換、加載等的各種功能對應的按鈕,完成各種ETL操作。
② “查詢”窗格:用于顯示所有可用的查詢視圖,包括從數據源導入的原生表格以及在數據建模中通過新建表功能創建的表格。圖2-5中展示的是剛剛導入的示例數據中的4 張工作表:產品信息表、日期表、門店信息表和銷售表。
③ 編輯欄:用于顯示每一步數據轉換使用的M 語言公式,或是在此處輸入M語言公式進行數據轉換。
④ 當前視圖:用于顯示當前查詢視圖的預覽。在Power Query中對當前查詢視圖進行的任何操作都可以在此處看到操作效果,也可以右擊某一列,進行數據轉換操作。
⑤ “查詢設置”窗格:用于顯示當前查詢視圖的名稱,并且記錄當前查詢視圖從數據導入到完成數據轉換的每一個步驟。如果某一步操作有誤,可以單擊“應用的步驟”中相應步驟右側的小齒輪圖標,對相應步驟進行修改。
⑥ 狀態欄:用于顯示當前查詢視圖的相關重要信息,如總列數、行數,列分析的執行范圍、執行時間。

圖2-5 Power Query操作界面的6個主要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