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渾水摸魚搶先機
- 燕燕于歸
- 玉石蝸牛
- 2059字
- 2010-01-10 14:42:51
********************************
陶陶立刻紅了臉,低下頭。耳邊一聲低笑,那悠揚婉轉愛意綿綿的笛音飄蕩在整個小院子里,清風拂過,幾瓣淘氣的花瓣肆意的在卓華的頭頂旋落,一切都是那般美好。
已在門外站了一會的黎朝終究忍不住心里酸楚吭吭咳了兩聲。陶陶和卓華齊齊回頭看他,他有些無話找話的走到兩人身旁。靜默了一下才說道:“燕國與西秦要打仗了。”
陶陶雖然有點介意黎朝來打斷她和卓華談情說愛,不過看他似乎真的有話要說,也只好耐著性子問道:“說的具體點,我和卓華也好早做打算。”
卓華也是點頭向外喊道:“清姨,你也進來吧。”陶陶大燕瞅過去,正是黎清有些不好意思的走了進來。
四人聚齊,這樣就是要談正事了。陶陶轉眼示意,卓華黎朝和黎清均領悟,都進了屋找地方坐下。
黎朝看到一切就緒,慢慢說道:“想必你們都知道,燕國有個很受寵的公主叫玉圣,半個月前正是那公主十七歲生辰。”
看到三人神色各異點頭,又接著說道:“西秦的太子秦穆熙,本欲來燕國洽談一些政事卻湊巧趕上玉圣公主的生辰,于是對玉圣公主深深癡迷,也許是私下對玉圣言語有些放肆,所以驕縱的玉圣就告到了她父皇燕合皇帝那里。而西秦太子秦穆熙趁此機會向燕合帝求親,被燕合帝斥責一番毫不留情的拒絕,回國之前惱羞成怒放下狠話一定要娶玉圣。所以,”
“難道就因為這樣兩國就要開戰,戰爭豈是兒戲,那秦穆熙要沖冠一怒為紅顏?”陶陶忍不住歪頭打斷問道。
卓華卻是掰回了陶陶的小腦袋輕笑道:“不要著急,聽黎大哥慢慢說,國事戰事不會如此簡單。”
黎朝已經強行讓自己對他們的親熱動作麻木無視,可是每每他們那么自然的動作與眼神還是讓他渾身發冷。此刻只得強行逼迫自己去想接下來要說的事。
淡淡噓口氣,揉揉眉心又接著道:“這個只是原因之一,另外卻是兩國之間長久的矛盾天河國界之爭。還有最近天河之東頻發蝗蟲災情,很多靠土地為生的貧苦百姓顆粒無收,大量逃向西秦。
這次西秦太子秦穆熙來大燕正是要求經濟援助,理由便是他西秦替大燕養了很多流民。不過燕合帝通通拒絕,說天河兩岸本就是大燕的國土,而西秦自古以來就認為天河西岸是他們的領土。
所以,矛盾如此之多,大戰一觸即發。玉圣公主的事只不過是個引子讓兩國撕破了臉皮而已。以前的和平是假象,以后的戰爭才是真相。”
卓華眼神幾經思索,疑惑問道:“那么燕國派出的作戰大將是誰,那西秦又是如何安排?”
一直安靜的黎清忽然抖了抖眉心,猜測道:“不會是西秦的古老家族姜氏出戰吧。”
陶陶徹底混亂,她對這些打仗的事情一點不懂,何況是她所不了解的異世大燕王朝還有什么西秦,聽了這么一會腦袋都亂啪啪的。
而黎朝卻是詫異的看了黎清一眼問道:“黎清,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黎清抬頭看到卓華也是疑惑的看著她,只好猶豫的回道:“我并不是很確定,我只是覺得卓華的母親恐怕并不是戰亂孤女,她的周身氣質那樣高貴清雅,總覺得應該是皇室之人。
可是,西秦現今皇宮里已經沒有姓姜的妃子,但是姜氏卻是西秦的古姓,西秦大部分軍政權利也都是握在姜氏老頭子的手里。他的兒孫也多,多數參軍為將。所以你一說兩國打仗,我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這塊。”
陶陶聽得眼睛睜大,這個,難不成卓華有西秦的血脈?或者他根本就不是皇甫余烈的親子,他跟那皇甫余烈一丁點兒都不像。
卓華聽到這些只是沉思并沒有反應,最后看大家都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只得無奈微笑道:“這一切都是猜想,就算我有西秦的血脈,我也只想過平凡的日子,不會有什么圖謀,黎大哥接著說吧。”
黎朝點點頭又道:“這次大燕卻是年輕有為的朱嚴將軍統帥全軍為正帥,另外配了幾個年老的副帥,現在已經準備就緒,而朱嚴卻是快馬輕騎,昨天已奔向天河邊關。至于西秦,不僅有姜老將軍的兒子姜仲還有她女兒姜紛。另外聽說太子秦穆熙會去督戰。”
說到這里黎朝失笑搖搖頭總結道:“之所以嘮叨這么多,我的意思是,到時候邊界大亂,去西秦尋玲瓏姑娘便輕松許多,我等四人容貌太過突出,此次只要稍微裝扮,跟著流民混進去是最好的辦法。但是只怕又會出現不可知的意外。”
不待卓華和黎清做出反應,陶陶卻是頭疼的拍著桌子喊道:“就這么決定吧,人算不如天算,抓住混亂的時機才行,如果真等打了仗,邊關檢查肯定會很嚴厲,到時想出邊境就會難上加難。”
卓華和黎清皆是贊賞的看向陶陶,而黎朝的眼里卻是涌動著莫名的情緒。
說出發就出發,陶陶和卓華的傷,因為配了香香谷的丹藥早已好的不能再好,但是顧慮到此行有兩個女子,黎朝還是弄了架結實的馬車。
一路上倒也是相安無事,頂多就是路上遇到些小毛賊或小土匪,再不濟就是翻山越嶺時有大砍刀的山賊擋路,這些全給了卓華練笛子。這一路的逍遙瀟灑真是讓人感覺不到國家要打仗的氣氛。
先前陶陶還擔心唐東明會再來找她,可是一直沒有,安靜的詭異。只得去煩了黎朝,而黎朝去打探過后告訴她,唐東明比他們先一步向邊境出發,暫時還打探不到目的,不過身邊跟了幾個唐門的資深長老。而唐東明從頭至尾都坐在馬車里,很少露面。
陶陶噓了口氣,只要沒有來找她,管他是干什么去。最好以后別再見面了,多難受。
就這么順順當當的要進入邊境離城。離城的民眾很多,出入城的更多。守城門的將士不耐煩的大聲呼喝,不停的揮著長槍維持排隊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