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取法乎上,折乎其中;取法乎中,折乎其下”——沒有“野心”的人,終其一生也只能與庸俗為伍,甚至連瑣事都做不好。他們遇事、遇敵總是表現(xiàn)得非常軟弱,辦起事來往往瞻前顧后,尚未行動,就擔心失敗,于是畏首畏尾,人生始終沒有突破。
有野心的人則大不同,他們似乎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霸氣,斷不肯甘于人下。這是一種強者的風范。在強者看來,這世間沒有什么能夠泯滅自己的斗志、沒有什么能夠阻擋自己捕獲獵物,因為自己天生就是個狼一樣的強者!
有這樣一個故事,相信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fā):
據(jù)說法國曾經(jīng)有一位很窮的年輕人。后來,他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迅速成為法國排行前50的富豪。但是不幸的是,就在他的事業(yè)如日中天之時,他患上了前列腺癌,并于1998年在醫(yī)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國的一份報紙刊登了他的遺囑。在這份遺囑中,他說:我曾經(jīng)是一位窮人,很窮的人,在以一個富人的身份進入天堂的大門之前,我將自己成為富人的秘訣留下,誰若能答對“窮人最缺少的是什么”這一問題,就已得到我致富的秘訣,為了表示鼓勵,他將得到我的祝賀——我留在銀行私人保險箱內(nèi)的100萬法郎,這是我在天堂給予他的歡呼與掌聲。
遺囑刊出之后,有4萬余人寄來了自己的答案。這些答案五花八門,應(yīng)有盡有。其中,絕大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當然是金錢,因為有了錢,就不再是窮人;還有一部分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最缺少的是機會,窮人之窮是命運的安排;又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無所長所以難有建樹,有一技之長就能迅速致富;還有人說,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guān)愛等等。
在這位富翁逝世周年紀念日上,他的律師和代理人在公證部門的監(jiān)督下,打開了放在銀行內(nèi)的私人保險箱,公開了他致富的秘訣——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野心”,并為之篤行踐履,才有可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出類拔萃、不流于俗的人。野心可以激發(fā)出我們最大的潛能,始終讓我們斗志昂揚,很多看似難以實現(xiàn)的目標,正是由于有了野心的存在,才得以功成。與其相反,那些沒有野心的人,其人生往往形如一潭死水,久則生腐,毫無激情。
其實,這些人原本也可能志存高遠,只是面對生活給予的壓力、面對挫折所帶來的打擊,他們沒有一往無前,而是最終選擇了退避三舍。于是,原本無限的潛能徹底被壓制住;然后,人生變得麻木不仁;最后,對于苦、對于樂,他們似乎都沒有了感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橡皮人”。
或許,很多人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波瀾不驚”的生活,但從人生價值的角度看,它是毫無意義的。正如拿破侖·波拿巴所說的那樣“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有所成就的人生也必然是個不無遺憾的人生。人生究竟會是何等模樣,這,取決于你的野心。
從個人的角度看,人是否有野心,與他對自己的期許和定位高下有著密切關(guān)系。一個自視甚高但又狂妄自大的人,不會比一個志存高遠且踏實肯干的人有更大的成功概率。若一個人妄自菲薄,目光短淺,做一庸人而自樂,無疑則會成為一個失敗的凡夫俗子。
志存高遠,則意味你有贏定局面的機會,有大功告成的可能。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一種理想目標,在這個目標的刺激下,人生就有盼頭,就有希望。嬴政的一生之所以曠古爍今,就是因為他知道“鞭笞天下”才是自己的目標所在,也就是說,他能站在高處看人生,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達到贏定勝局的目的。
要培養(yǎng)自己的野心,我們完全可以有意識地締造一種“自我成就感”,以此來壓制人生中那些消極情緒,譬如自卑、自閉、自我放棄等等,從而形成一種心理上的良性循環(huán)。倘若你做了一件自認不錯的事情,那么不妨鼓勵自己“今天做得真不錯,再接再厲,我能做得更好!”如此一來,自信感、成就感便會油然而生,令你更有勇氣、更有毅力去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誠然你現(xiàn)在還未成功,但這種自我造就的心理會將你推得離目標越來越近。
當然,這里所謂的“野心”,并不是指忤逆不道、胡作非為,野心也要有一定尺度,最起碼不能脫離道德、逾越現(xiàn)實。在對待野心這個問題上,如何既做到促進人生的進步,又不損人損己,就需要我們好好地做一番衡量。
首先,我們一定要有“野心”這是最起碼的。對于心中的理想,只要它有實現(xiàn)的可能,就不妨去嘗試,唯有如此,你才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遇,將人生升上一定的高度。
其次要注意,看看你的“野心”是不是只有損人才能利己,如果是,那么就要將這份野心放入法律與道德允許的范疇之內(nèi),要懂得自控。
再次,要盡量使“野心”得到認可。只有一鍋肉,你全吃了,別人就只能喝湯,這種“野心”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受到歡迎。其實,在如今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是完全達到雙贏的。倘若你的“野心”既可以使自己飛黃騰達,又能夠為別人帶來好處,那你無疑就是“英雄”。
最后要注意,不要讓自己的“野心”過分膨脹。“野心”雖好,但過分膨脹就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當現(xiàn)實情況不能滿足你的“野心”時,便極易產(chǎn)生焦慮、暴躁、敵意、對抗等不良情緒,對外會嚴重影響人際關(guān)系,對內(nèi)則會殘損身心健康。這一點必須要有所警惕。
總而言之,一個人的“野心”是沒有止境的,但你絕不能放任自流,要懂得將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疇之內(nèi),要讓它激勵你而不是傷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