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思維領域,示弱應該是一種無能、懦弱的表現。而主動示弱就不只是無能、懦弱的表現了,而是在此基礎上的犯癡的表現了。然而在許多情況下,這種犯癡是懂得藏心的表現。恰恰是這種犯癡才能起到力挽狂瀾,化險為夷的作用。生活中,我們必須在必要時把自己的弱點展開來給別人看。因為它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比如,在具有博弈性質的交往中最好不要在被逼無奈的時候才服輸稱臣,而應知道在即將遭遇惡戰或需要付出沉重代價前就主動示弱,爾后再另外尋找獲勝機會,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曾有一位記者去拜訪一位政治家,目的是獲得有關他的一些丑聞資料。然而,還沒來得及寒暄,這位政治家便首先對記者說:“時間還長得很,我們可以慢慢談。”記者對政治家這種從容不迫的態度大感意外。
不多時,侍者將咖啡端上桌來,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燙!”咖啡杯隨之滾落在地。等侍者收拾好后,政治家又把香煙倒著插入嘴中,從過濾嘴處點火。這時記者趕忙提醒:“先生,您將香煙拿倒了。”政治家聽到這番話之后,又慌忙將香煙拿正,并表示了謝意。
平時趾高氣揚的政治家出了一連串洋相,令記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覺中,原來的那種挑戰情緒消失了,甚至對對方懷有了一種親近感。
這整個的過程,其實都是政治家有意安排的。當人們發現杰出的權威人物也有許多弱點時,過去對他抱有的威懾感就會消失,而且受同情心的驅使,還會對對方產生某種程度的親密感。
在為人處世中,要使別人對你放松警惕,造成親近之感,只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在他人面前暴露某些無關痛癢的缺點,出點小洋相,表明自己并不是一個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這樣就會使人在與你交往時松一口氣,不與你為敵。這就是故意示弱給人看的藏心術。
故意示弱可以減少乃至消除他人的不滿或嫉妒。事業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運兒,被人嫉妒是在所難免的,在一時還無法消除這種社會心理之前,用適當的示弱方式可以將嫉妒的消極作用減小到最低程度。
示弱能使處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與人交往時掌握主動。
示弱,必須善于選擇適宜的內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不要展示自己的顯赫,應表明自己實在是個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別人面前要多說自己失敗的記錄,現實的煩惱,給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萬事大吉”的感覺。對眼下經濟狀況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適當訴說自己的苦衷:諸如健康欠佳、子女學業不好以及工作中的諸多困難,讓對方感到你“也有一本難念的經”。某些專業上有一技之長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對其他領域一竅不通,坦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鬧過笑話、受過困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觀條件或偶然機遇僥幸獲得名利的人,更應該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
示弱可以是個別接觸時推心置腹的交談,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有意以己之短比人之長。
示弱有時還要表現在行動上。自己在事業上已處于有利地位,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條件和別人競爭,也要盡量回避退讓。也就是說,平時的小名小利應看得淡薄些,離得疏遠些,因為你的成功已經使你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標,不可以再為一點微名小利惹火燒身,應當讓出一部分名利給那些暫時處于弱勢中的人。
示弱是收而不是放,是守而不是攻,是善用藏心術的大智慧,因此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說,為人處世中,懂得示弱是人際交往中掌握主動權的“靈丹妙藥”,也是謙遜為人、低調處世的制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