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茍或者說1
- 相似性短篇集
- 相似性
- 690字
- 2023-07-25 18:10:54
茍或自幼便是荀彧的心腹之人,對荀彧的死深感悲痛。他決定繼承荀彧的遺志,為了實現荀彧的理想,他毅然選擇投身曹操的陣營。
茍或的才智和忠誠很快得到了曹操的賞識,他被任命為曹操的重要謀士。茍或不辭辛勞,竭盡全力為曹操出謀劃策,幫助曹操鞏固了統一的局面。在茍或的建議下,曹操終于稱王,并且一統了天下。
曹操已經平定了北方,赤壁之敗和漢中之敗后,似乎已經再無一統天下之能力。然關羽北伐失敗被殺,孫權偷襲荊州,劉備敗于夷陵。天下三分之勢已定。茍或的策略是先滅劉備,再滅孫權。
茍或言:孫權割據東南又占荊州之利。本可憑借長江天險,一鼓作氣滅西蜀劉備。但卻只顧眼前之利,劉備伐其便上表臣服于大魏。夷陵之勝后又撕毀條約,復叛大魏。可謂鼠目寸光不足慮爾。反觀劉備,雖荊州失,但西蜀易守難攻足以自保。若先滅東吳孫權,劉備必趁機攻我大魏,兩線作戰我大魏毫無優勢。若先攻打劉備,孫權必不會用心協助,只需安撫防止他趁火打劫即可。
曹操聽從茍或建議,舉全國之力滅蜀。孫權果然作壁上觀,收到賄賂后按兵不動。孫權不相信西蜀劉備會被輕易滅掉。漢中失掉后,劉備派諸葛亮親自去東吳求援。孫權猶豫不決,諸葛亮還未歸蜀,劉備便兵敗自盡。其子劉禪投降,西蜀歸大魏。
孫權得知后,悔不當初。懇請諸葛亮輔佐,諸葛亮認為若曹魏三路齊發,東吳難以自救。且孫權非明主,大漢氣數已盡。便婉拒孫權,隱姓埋名遠走高飛了。
諸葛亮的離開,令曹操大喜過望。立刻下令滅孫權。在人心惶惶之下,孫權士兵無力對抗,孫權投降東吳歸魏。自此,天下一統,曹操稱帝。大漢四百年江山亡了!
面對曹操稱帝,完全不是大漢忠臣荀彧的遺愿。但茍或立志讓曹操的魏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