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本書奉獻的《鄒云翔手錄孤本張簡齋醫案》,是父親鄒云翔先生傳我收藏的最完整孤本醫案。父親當時已是名醫大家,仍孜孜以求,研習歷代幾十位名家醫案,并親自抄錄簡齋先生的醫案學習研究。父親在學醫行醫過程中,師事六人,一日師、一事師者更多,所以能融流派所擅,采百家之長而為己所用,在醫學實踐中千錘百煉,鑄成一代名醫。正如父親所說:“醫無宗派之分,術無流派之囿。中醫要像蜜蜂一樣,采集百花之精英,為臨床實踐服務。”父親以尊師好學的精神抄錄這份珍貴的醫案,對于張氏醫術的研究功不可沒。

張簡齋(1880—1950),字師勤,祖籍安徽桐城,出身于中醫世家,17歲時便在其父張厚之的指導下專攻岐黃術,其醫道是從張仲景醫著及《本草經疏》入手,精通《內經》醫理,博采明代王肯堂及清代葉天士、尤在涇等吳門醫派各家之長,對清代徽州醫派程鐘齡的《醫學心悟》尤有心得。因此,兼通臨床各科,尤善治療疑難雜癥,有“醫林奇才”“一代醫宗”“南張北施”之譽。他曾任中國國醫學會理事長、南京國醫學會理事長、中央國醫館常務理事、南京國醫傳習所所長、南京中醫學校校長等職,是著名的金陵大醫,當代金陵醫派的奠基人。民國時期,父親的診所和簡齋先生的診所相鄰,兩人也曾在重慶的“中央國醫館”共事。因為簡齋先生醫術精湛,且長我父親17歲,父親常向他請教醫術,關系親近,亦師亦友。

此醫案是張簡齋先生晚年在南京行醫時所留的臨證實錄。是時,簡齋先生的醫術已臻化境,爐火純青。父親在20世紀50年代初抄錄醫案時,為了保護患者隱私,僅保留了患者的姓(如李左,即代表姓李的男性患者;楊右,即代表姓楊的女性患者)。簡齋先生一生奉獻于臨床診療,無暇整理自己的醫案,原有珍貴的醫案也未保留下來,所以父親所抄的醫案便成了孤本。當年,父親曾要求后輩們抄錄研習此醫案,并交于我收藏,囑咐我要勤學研究,還親自指點分析案中精要。父親從事醫、教、研70余年,是其被頌稱為“仲景功臣”“一代名醫”的輝煌階段,在他擔任江蘇省中醫院院長28年、中央領導人保健會診醫生30余年后,專門囑咐我適時將他抄錄的張簡齋孤本醫案整理出版。我遵照父親遺愿,將他傳給我親手抄錄的全部12冊625個醫案貢獻出來,予以出版存世。這12冊醫案不僅記錄了張簡齋先生一生行醫的經驗和心得,對廣大的中醫工作者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從中可窺見金陵醫派奠基人張簡齋先生臨床是如何運用四診分析病人的癥情、病因、病機,診療時如何精準辨證、應用原汁原味的中醫治病大法和獨特的經方、溫病方、時方、經驗方等交相組合方藥,以及配合漸已失傳的“煎藥代水”“丸藥包煎”“膏丹另吞”等特殊用藥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中醫辨證論治水平,以解決廣大患者的痛苦,促進人民群眾的健康幸福,并對金陵中醫學派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名醫醫案是中醫的瑰寶,向為醫林所重,若渾金璞玉。而名醫之醫案處方手跡,歷代甚重書法精美,流傳至今者鳳毛麟角。由鄒云翔這樣的醫界鴻儒,手書張簡齋這樣的神奇國醫的稀珍醫案,堪稱珠聯璧合,醫林瑰寶,彌足珍貴。父親在書法上皈依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根植二序(蘭亭序、圣教序),并融合趙孟頫書體,是現代中醫界杰出的書法家。其手抄的醫案原跡娟娟小字,行云流水,既秀麗飄逸,又嚴謹端莊,讓觀摩者賞心悅目,是醫案中難得的書法佳作。

為了傳承簡齋先生的醫學精髓,2017年5月,經我整理由中國書店出版了宣紙線裝本《鄒云翔手錄孤本張簡齋醫案》(上下冊),受到金陵醫派傳人和許多中醫工作者的好評。同年7月,王鋼教授召集在南京的弟子,建立了學習整理《張簡齋醫案》的微信沙龍群,對每個醫案安排一位精讀分析主講者,群中所有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們進行集體會診研討。弟子們覺得簡齋先生每個醫案的醫理深奧,上承仲景,下繼孟河,博采眾家醫學之長,內外婦兒各科自成一家,病機治法方藥獨特,價值頗高。由于簡齋先生原始的臨證醫案未加任何整理注釋,每個醫案中精練的古文用詞、淳樸獨特的治法,每張處方又無藥物劑量,加上父親手抄的小楷行草瀟灑飛揚,給現代中醫學者的深入研習帶來不少難度。

2018年2月,我和王鋼教授萌發了將《鄒云翔手錄孤本張簡齋醫案》再深入挖掘分析的想法,遂率領鄒氏中醫學術團隊骨干組成編撰小組,歷時4年余,將每個手書醫案配上相應的標準簡體文字,并對每個醫案的病名、辨證要點、證候分析、病機特色、處方用藥經驗等進行反復思考推敲,力爭提煉出簡齋先生每個醫案的經驗精粹,特別是對簡齋先生獨特的臨證經驗進行分析統計、對比研究,篤實挖掘出簡齋先生原創獨特的寶貴經驗。同時,對每個醫案以第一病名進行病種歸類,按證型分類排序,將其精華濃縮為各章節的概論。此外,還對625個醫案進行了統計學處理,分七個專題深入研究、探討了簡齋先生用經方治療內科雜病、用溫病方治療內科雜病的經驗,以及簡齋先生獨特的治療大法、用藥特色、對主要病種的辨治經驗等。

在此,由衷感謝102歲的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95歲的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92歲的國醫大師夏桂成教授為本書寫序,肯定了編者們的成果,鼓勵我們在“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道路上邁步前進。感謝仝小林院士熱情洋溢、真摯中肯的序言。還要感謝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華中健、張鋼鋼編輯4年來對本書的撰編,從編寫大綱,到目錄編排、寫作要求等方方面面所給予的細致指導。為了能讓讀者很好地欣賞到一代名醫鄒云翔當年手抄的張簡齋醫案真跡,陳逸墨先生、張葉先生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書籍設計師對書的版式和整個書籍做了精心設計,力求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讓讀者既能方便地欣賞到原始醫案真跡,又能很好地品讀醫案的精華。感謝我的弟弟、書畫家鄒孚庭,他跟隨父親學習文學、書法,此次幫助我們對父親手抄的張簡齋醫案原文進行審校指導!感謝父親最夸贊的博士生、我的女婿王鋼教授,在繼承、創新、發展鄒氏中醫(腎病)學術研究中始終刻苦、努力,發揮了核心作用,而使整個團隊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整理編撰此書中,他帶領團隊在繁忙的工作之時,不辭辛勞,四易寒暑,完成了這一艱巨的任務。也要感謝我的兒子、女兒、媳婦及團隊弟子們的家人對此工作的大力支持。

我和王鋼及弟子們都是張簡齋、鄒云翔兩位中醫大家的后輩,此次整理前輩的著作,也是我們再次潛心學習和努力傳承的一個過程。

謹以此書紀念張簡齋先生誕辰142周年、鄒云翔先生誕辰126周年!

2022年2月22日于金陵,時年八十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贵南县| 女性| 新源县| 江津市| 颍上县| 泰来县| 团风县| 镇远县| 通化市| 进贤县| 青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丹阳市| 锡林浩特市| 元谋县| 水富县| 蒲城县| 崇左市| 肥乡县| 霍林郭勒市| 松滋市| 怀来县| 永定县| 高阳县| 南宫市| 五大连池市| 霍州市| 沾益县| 博白县| 黑山县| 宁海县| 上蔡县| 乌兰察布市| 广安市| 郁南县| 达州市| 巴青县| 清新县| 延寿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