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源點療法:一“點”即通的經絡診療方案
- 彭銳
- 939字
- 2023-09-21 16:09:50
三、元氣與臟腑
元氣是人體先天之本原,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具有抵御外邪入侵、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溫煦和激發臟腑生理功能的作用。若元氣虧虛,可導致臟腑功能失常;反之,臟腑功能失調,亦可導致元氣的耗傷和虧損。
(一)元氣與腎的關系
腎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元氣之根?!毒霸廊珪るs證謨》曰:“然人以腎為根蒂,元氣之所由生也,故由精化氣,由氣化神,使腎氣一虧,則元陽寢弱。”闡述了命門元氣的重要地位及元氣對臟腑功能的溫煦、推動作用,腎中精氣對元氣有充養作用。
(二)元氣與脾胃的關系
脾胃為后天之本、元氣生化之源。李東垣《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曰:“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后能滋養元氣……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元氣充足則脾胃健運,運化水谷精微以資先天之元氣;元氣不足可導致脾胃升降、運化功能失常,元氣失于充養,以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三)元氣與肝的關系
肝為罷極之本,主疏泄,調暢全身氣機,與元氣關系密切。張錫純提出“是以元氣之上行,原由肝而敷布”,升發肝氣即能助腎施布元氣。指出肝與元氣息息相關,肝主疏泄,能促進元氣的生發、敷布,只有肝氣疏泄正常,元氣才能通過三焦輸送到全身;若肝氣虧虛,疏泄不及,則元氣不能上達,易致元氣上脫;若肝疏泄太過,則耗散腎氣,元氣由下而脫。張錫純認為在疾病治療中,元氣不但要升補,更要收澀。
(四)元氣與肺的關系
肺主氣,司呼吸,元氣是呼吸的根本動力。《難經·八難》提出原氣為“呼吸之門”,呼吸之氣由元氣主導。孫一奎《醫旨緒余·原呼吸》曰:“呼吸者,根于原氣,不可須臾離也?!睆娬{元氣對呼吸功能的推動作用,是維持人體呼吸的關鍵。
(五)元氣與心的關系
心主血脈。生理情況下,心、肺配合,保證氣血正常運行,維持機體新陳代謝;心行血與脾統血、肝藏血功能配合,維持血液的正常運行;心腎相交,維持兩臟生理功能的協調。元氣充沛,心與這些臟腑的功能正常;也只有心與相關臟腑功能正常,才能保證元氣充沛、正常輸布。心藏神。神為精氣所化生,元氣充盈,神則安定;神能統精馭氣,故心能御氣。如《類證治裁·內景綜要》曰:“神生于氣,氣生于精,精化氣,氣化神。”《類經·攝生類》曰:“……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因此,心與元氣關系密切。